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文化研究
陳怡秀
1 月 16,2019
【日本想想】出家人不打誑語,但「#穿僧衣也做得到」幽默抗爭!
一般人對「和尚」的印象,大多都是寺廟中嚴肅正經、清心寡慾的一面,不過最近在日本Twitter上,出現了許多僧侶們身著僧衣高速跳繩、前空翻甚至是秀雜耍的影片,彷彿一場大型的網路才藝展示會,這些貼文中都附上了同一個hashtag—— 「#穿僧衣也做得到」(#僧衣でできるもん),規模擴及日本全國,其實是一項走幽默基調的「抗議」串連活動呢。 事情要從2018年9月16日開始說起,...
文化研究
王泓亮
1 月 10,2019
【男人想想】「預設的加害者」:男性的誣陷焦慮(上)
在被誣陷性侵後,一名少年自殺了。 2018年12月12日,一場訴求「終止性暴力」的遊行活動,在阿根廷巴里洛切市(Bariloche)舉行。18歲的少年奧古斯丁‧穆諾斯(Agustín Muñoz),與好友安妮(Annie)一起參加了這場遊行。為了紀念因為性暴力而身亡的女性,人們開始大聲誦讀涉嫌性侵者的名單——忽然間,穆諾斯聽到自己的名字。 遊行者咆嘯著他的名字。穆諾斯不知所措,...
音樂藝術
楊婉儀
1 月 10,2019
通往缺席他者的舞台:「愛慕劇團」第九號作品《嬋聲》
歷史因而不再只是過往事件,而成為人們面對自身時代的視域 50公尺縱深,兩側是昔日公路總站辦公室的狹長走廊化身為舞台,而九個觀眾坐在走廊的一端。2018 年 12 月 16 日的晚上8點,在高雄建軍跨域基地演出的高雄愛慕劇團第九號作品《嬋聲》,將在場的9個觀眾帶到了阿月和盧娜的對話所鋪展出的歷史氛圍中。這一場演出,並不是將某個政治迫害事件搬上舞台,而是以獨特的表演空間與演出形式,...
歷史書寫
張肇烜
1 月 08,2019
【人心人術】一代仁醫!台灣精神醫療開拓者葉英堃
感恩為這片土地付出的每一個人!他是台灣第一代的精神科醫師,也是台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葉英堃醫師是台北市立療養院的創院院長,經過20年的努力將一間原本位於五分埔公墓旁的療養院,成功轉變為台灣及亞洲最重要的精神醫學重鎮...... 精神醫學在過往的台灣,是很冷門的領域;台灣早期甚至「神經」與「精神」兩科沒有分科,對於精神醫學一知半解,幾乎是最落後的醫學領域之一。...
環境經濟
林新雅 Xin-Ya Lin
1 月 06,2019
【荷事生非】從兩個平台看荷蘭解決食物浪費的群體戰思維:零浪費網絡(No Waste Network)& 廢物也很可口(Verspilling is Verrukkelijk)
近年來,有關「食物浪費(food waste)」的討論越加熱烈,帶出困擾人類且至今在全球消費系統依然無解的兩難:「當世界某些角落有大量人口飽受缺乏糧食之苦時,地球另一端卻出現糧食過剩且被丟棄的問題」。 這問題有多大?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簡稱FAO)統計,每年全球約有三分之一(13萬噸)生產的食物,在消費過程中被浪費...
文化研究
黃彥瑄
1 月 03,2019
政治如何改造藝術和愛情?談《沒有煙硝的愛情》中的知識份子與愛人
《沒有煙硝的愛情》(Cold war)作為波蘭道德焦慮電影的延續體,故事內容緊扣於五〇年代時期,受政治勢力影響下的愛情羅曼史。這部片極具私密性的描繪男女間的情愛關係,然而這種情愛關係卻脫離不了現實的政治處境,從而體現出時代的紛亂。 導演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Pawel Pawlikowski)憑藉本片贏得第七十一屆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獎」,並將角逐於第九十一屆奧斯卡金像獎「...
文化研究
邱振瑞
1 月 02,2019
【日晷之南】詩人的特權──松尾芭蕉
自從文友三國大介捎來訊息說,「近年來,日本的網路上有一則傳言說,有俳聖之稱的松尾芭蕉,並非只是單純寫作俳句的俳人,他很可能還具有另一種身分:忍者和密探。」由於這種說法,實在太具顛覆性了,我真的不敢置信,因為這若屬實的話,無異於把松尾芭蕉在我心目中的俳諧師肖像地位,徹徹底底地翻個四腳朝天。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則誘人的流言,還展現著使人欲窺究竟的特質。最後,我決定改變想法自己不妨扮演偵探的角色,...
環境經濟
邱陽
12 月 27,2018
停建輕軌是短利民粹,還是公共建設的遠見?
您希望您的家人和孩子有平安通勤回家的路嗎? 高雄市長韓國瑜一上任就宣布停建輕軌二期工程,說輕軌造成塞車爭道、反對建設論的人,可以去看看高雄點、輕軌好行社團,先了解高雄處於轉型的百年城市建設,要脫離工業都市,輕軌和捷運帶來的效益絕對是正面,可以疏通觀光客、方便學生老人去各地,並減少汽、機車車禍、減少排廢氣空汙、降低酒駕、還地給民,同時減少車流,增加大眾運輸工具搭乘,這是曾經住在國外的經驗感想...
教育文化
張肇烜
12 月 18,2018
【人心人術】用愛填補人間殘缺!上帝給台灣的天使羅慧夫
「您是上帝給台灣的天使!」台灣醫療40年的羅慧夫醫師日前逝世,他曾說:「最歡喜的就是,『缺嘴』的囝仔變『真水』」,羅慧夫用愛填補人間殘缺,點亮了好多人的生命⋯⋯ 被譽為「補臉天使」的羅慧夫醫生日前辭世,享耆壽91歲。他從美國來台行醫超過40年。羅慧夫醫生用愛填補人間的殘缺,讓先天不完美的孩子們,有一個更完整的生命。 「我小時候住在鄉下地方,我的父親是一位教師,...
教育文化
李公元
12 月 11,2018
【春風化雨】走出學校 「貴人老師」處處在你身旁
已經在小學教書超過20年的我,實在不算是一個很厲害的老師,既沒有辦法把學生各個都教的超級無敵聰明有成就,也無法讓學生每一個人的學業成績頂尖又拔萃,然而,如果說,我還有什麼地方值得學生回味,值得畢業後回來找找老師敘敘舊,那應該是我是一個喜歡「校外教學」的老師吧!或許,很多學生早已經忘記小學時,我教他們什麼數學或國語了,但是我相信,他們一定記得,我曾經帶他們去過哪裡校外教學。...
‹
…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