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全球脈動
,
政黨政治
楊佳恬
11 月 30,2021
【奧地利想想】奧地利首位共產黨籍女市長出爐
奧地利首位共產黨籍女市長出爐 格拉茲 (GRAZ)位於奧地利東南方,新出爐的市長愛克・卡爾(Elke Kahr)在十一月下旬正式上任。這是這所城市歷史上首位民選女市長,也是首度市長和副市長(綠黨籍的Judith Schwentner)皆為女性。 而最引人注目的並不是女人出頭天,而是新市長愛克・卡爾的背景: 她是一名共產黨員。 共產黨在市議會選舉拿下近三成票數...
林修民
11 月 08,2021
先進半導體戰略意義想想——歐盟篇
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於2021年9月15日表示,將在幾週內提出歐洲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交由歐盟議會通過,效法美國半導體晶片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集結歐盟27國政府資源,補助歐洲半導體製造產能,目標到2030年能倍增至20%。除了歐盟外,...
社會安全
邱曉英
11 月 06,2021
【勵馨想想】找回真正的自己破解看臉時代
視醜如惡的看臉時代 前陣子熱播的韓劇「女神降臨」中,只要醜女在班上、校園中、公車行進間,路上走著走著,身旁就會出現一些自以為「正義」的狂人,他們「視醜如惡」大辣辣的辱罵醜女:「晚上不要出來嚇人!」滿臉青春痘的模樣,不也是你我曾經有過的青澀的歲月嗎?為何劇中人見到醜女/醜男,就急著要想把她/他清除掉? 這類的劇情相當常見於校園愛情劇,人物設定多在高中生階段,滿臉青春痘的女主角,...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林修民
10 月 15,2021
台積電在日本設廠之後——2奈米邏輯製程在日本
台積電在2021年10月14日宣布將在日本設立第一座工廠,其透過日本政府以及客戶的支持,2022年開始在熊本縣建置22-28 奈米的特殊製程工廠,此為日本政府開始推動半導體戰略復興的重要步驟。 日本經產省首先在2021年3月24日召開了第一次半導體、數位產業戰略檢討會議,其後執政黨自民黨也於5月21日成立了推進半導體戰略議員聯盟,由前首相安倍晉三與前任副首相麻生太郎擔任了最高顧問,...
文化研究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10 月 06,2021
【影像內外】兩位台南作家戰後的觀影記事
電影史不是只有電影名稱與上映年代的組合,我們希望能夠進一步知道某部電影在上映的年代引起什麼樣討論?什麼樣的人喜愛這部作品? 也因此,台灣電影史的研究有時就像歷史偵探,在各種可能的線索當中找尋蛛絲馬跡,探求可能的答案。近20年來陸續出版的日記、回憶錄是基本的資料,反覆翻閱過程當中,時而能夠觸類旁通,另開新局。 蘇聯電影在戰後台灣 舉例來說,《跨世紀電影實錄1898─2000》...
全球脈動
王輝生
9月 24,2021
【時事想想】日本自民黨黨魁之爭暗潮洶湧
自從菅首相宣布不再續任後,自民黨內群雄(雌)並起。岸田文雄首先表態,野田聖子最後加入,四人爭鋒角逐未來的黨魁。 1:河野太郎歷任外相及防衛相,民間聲望高,民調支持率暫時領先,可惜四人中只有他仍未經過自民黨黨三役(幹事長、總務會長及政調會長)的歷練。而特立獨行的個性不為黨內大老們所青睞。 2:岸田文雄,在外務大臣卸任之後,為了打算參選總裁,所以換跑道充當黨三役的政調會長,...
全球脈動
,
司法人權
陳威臣
9月 23,2021
【鐵份補給】台灣人權在日本
1970年代的台灣,經濟開始成長,但人民對於政治上的箝制,開始爆發不滿,黨外反對運動逐漸蓬勃發展,雖然國民黨當局企圖持續以高壓的手段,管制人民的言論自由,但面對民眾的反抗與節節敗退的國際地位,國民黨政權可謂是兩面受敵。 自1949年國民黨在中國內戰中敗北,而「轉進」滯台並展開威權統治以來,不但實施長達38年的戒嚴令,禁止民眾組黨結社與禁止新的報紙發行(黨禁與報禁),...
電影戲劇
李政亮
9月 03,2021
【影像內外】1960年代台日電影合作變奏曲
武漢肺炎肆虐之際,多位日本知名藝人不幸過世,近日是82歲的動作巨星千葉真一。他的演藝生涯當中,以動作片成名,也以此與美國、香港的電影合作,成為國際級演員。其實,千葉真一也與台灣有些淵源,1966年的《カミガセ野郎 真昼の決斗》正是日本與台灣電影的合作,他也親身來台灣拍攝。不過,讓人困惑的是,在網路搜尋這部電影的相關資料時,將會發現兩個中文片名——《白日之銀翼》與《海陸空大對決》,...
全球脈動
陳威臣
8 月 30,2021
【鐵份補給】創造夢想與感動的藍色衝擊波
命運多舛的2020東京奧運與東京帕運,在歷經武漢肺炎的嚴重衝擊、大小醜聞等打擊之下,最終還是在2021年順利舉辦,成為百餘年現代奧運歷史當中的驚奇,也展現了日本人總是能在逆境中努力向上的民族性。 在這次的奧運與帕運之中,除了各國選手表現不俗,也有許多感人的事蹟之外,最讓日本人驚艷的,恐怕是擔綱奧運及帕運開幕日飛行表演的航空自衛隊藍色衝擊波飛行表演隊了。 事實上,...
歷史書寫
馬非白
7 月 22,2021
【被遺忘的歷史】曾經用機關槍來防疫的國民黨
中國武漢肺炎侵襲肆虐全球,一年多來,多國因疫情嚴峻而實施「封城」措施,國內數家網路媒體轉載筆者多年撰寫的〈機槍封鎖布袋鎮的傷人事件〉,說明台灣七十四年前也曾封城;連《維基百科》也引用拙文建立〈布袋事件〉條目。因為撰寫該文當時資料太少,以及受限於報紙篇幅,只能在1500字內,以致難免疏漏。 筆者近年又蒐集了一些資料,有關事發日期、涉及人士、相關情節,都必須增修、增補;另外,從資料中發現美國、...
‹
…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