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4 月 30,2018
黃昆輝、鄒景雯
黃昆輝 生於1936年,從台中師範學校,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士、教育研究所碩士,再到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教育行政學博士,一路研讀教育,並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任教育研究所所長兼教育學系系主任。 後因緣際會被拔擢轉任行政工作,歷任台灣省政府委員、台北市教育局局長、台灣省教育廳廳長、國民黨文化工作會副主任、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副主委、國民黨青年工作會主任、行政院政務委員、...
4 月 22,2018
王輝生
京都大學醫學博士,曾任留日京都大學校友會會長、京都大學日台交流會會長 職歷: 島田市民病院醫長。 京都大學附屬病院醫長。 三菱京都病院醫長。 大津赤十字病院醫長。 醫療法人 輝生產婦人科內科小兒科醫院院長理事長。
全球脈動
張肇烜
4 月 10,2018
【人心人術】越南勇敢女孩阿巒的台灣奇蹟
「這裡有滿滿的愛!台灣是全世界最棒的地方!」她叫做阿巒,來自越南,罹患先天性下肢淋巴血管瘤,左下肢腫如象腿,越南的醫生都說她必須截肢;受到越南台商幫助,阿巒跨海來到台灣醫治,她的腳保住了,終於穿上鞋子!台灣之行對她來說就像奇蹟一般...... 「我希望擁有一雙漂亮的鞋子,但是我從來沒有擁有過它們、我有兩隻腳,但是很難說他們是一對......」...
文化研究
南方客
4 月 04,2018
掃墓能與清明脫鉤嗎?
最近有人投書,建議政府宣布:從明年開始的清明節回歸到農曆二十四節氣的正確日期,而不是現在的國曆4月5日,並認為那是轉型正義的一環,將掃墓的日期(清明節)與蔣介石的忌日脫鉤。 把四月五日蔣介石去世之日定為「民族掃墓節」,固然是威權時代國民黨的傑作,但與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是4月5日則是兩回事。 認為二十四節氣是依農曆(陰曆、舊曆)的日期來訂,是大家習以為常的盲點。...
歷史書寫
李中志
3 月 18,2018
美國記者約翰包威爾(上)
包威爾父子是二戰前後兩位具有代表性的美國記者,老包威爾親歷了日本發動戰爭的殘暴,被日軍監禁虐待,失去雙腳;而年輕包威爾卻在麥卡錫主義獵共的時代,受到自己國家的凌辱,失去紙筆,退出記者生涯。歷史捧紅了許多明星記者,卻逐漸忘記包威爾父子以記者身分投入大時代的艱辛。 做為台灣人,尤其不該忘記年輕包威爾在台灣最黑暗的時刻,勇敢進入台灣,向世人報導了1947年的三月大屠殺。...
歷史書寫
Ko Tsì-jîn
3 月 11,2018
轉型正義:學校黨國天龍化簡史
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的三月大屠殺,以及後續的清鄉白色恐怖獵殺,打造台灣人集體的政治恐懼歷史記憶。國民黨在台灣的統治,在接續大屠殺與白色恐怖之後,即是教育與宣傳來建構黨國意識形態,洗去台灣人的歷史與文化,而學校就是建構黨國意識形態最基礎的單元。 身為建中、師大附中兩大「天龍高中」在學生家長,透過對兩校歷史的觀察,大致可認識國民黨建構黨國意識形態的方法與手段。...
環境經濟
黃萬傳
3 月 11,2018
農產品產銷秩序化有這麼困難嗎?
前些日子,因北農休市導致蔬菜產地價格崩盤,除引發政治究責問題外,再度重演農產品產銷失衡的舊戲碼。此一失衡問題,已是多年沈痾,且近年來越趨嚴重,如水果、蔬菜、水稻、毛豬及一些家禽,窺其原因,不外乎農產品具生物性、淺性市場結構及產銷制度不健全。 任何生鮮農產品皆具生命週期,即所謂生物性,致衍生農產品在生產面有一些特性,如季節 性、易腐性及一定生長期間,進而衍生農產品的產量每年不一、...
全球脈動
,
司法人權
Nam Quốc Văn
2 月 26,2018
【越南想想】越南二二八的啟示(上)
此刻正值台灣國殤日二二八之際,筆者在此先向所有受害的台灣英靈及其家屬表示萬分的悼念及感謝。其實,不止台灣有二二八事件/大屠殺,在越南也有二二八事件。雖然台灣和越南的二二八不完全一樣,卻都有共通的特質,就是與獨裁者蔣介石的藉機入侵有關。 公元1946年2月28日,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與法國臨時政府簽訂了「中法關於法國放棄在華治外法權及其有關特權條約」、「中法關於中越關係之協定」、「...
歷史書寫
陳亮宇
2 月 25,2018
【荷事生非】光榮故事的另一面:反思荷蘭東印度公司(VOC)在亞洲的殖民歷史
荷事生非先前為讀者提供相當知性的歷史季主題──「荷蘭歷史月:回首荷蘭黃金時代」,無論歷史教室、章回小說、藝術畫作或博物館展覽介紹(註1),都是以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Dutch Golden Age)為背景,凸顯荷蘭人曾經風光的一面。與此同時,位於海牙的荷蘭國家檔案館(Nationaal Archief),也在2017年11月底舉行了一場論壇:「重新思考荷蘭東印度公司」(...
文化研究
劉仕傑
2 月 20,2018
士林夜市、全台老街、墾丁旅館——我們需要何種城市行銷?
1998年我讀大一,當時有個同班同學家境不錯,一天他跟我說:「X,今天帶女朋友去夜市吃晚餐,你知道我們兩個人吃了多少嗎?500耶!」當時心頭一驚,暗自佩服這位同學出手闊綽。 20年過去了,不知為何,上面這句話不時出現在我腦中,還多了一股苦笑及感慨。2018年的台灣,人民實質所得跟我大一時相較並沒有顯著提高,甚至以購買力平價(power purchasing parity, PPP)換算,...
‹
…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