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文化研究
Snayian
10 月 25,2014
【時事想想】「台灣光復節」談「你光復了沒?」
這個問句搭配剛剛過去的「台灣光復節」似乎很應景,但一定也有人摸不著頭緒,到底是要光復什麼?在回答這個問題前,也許我們要先理解「光復」這個名詞的意義。從字面上來解釋「光復」兩個字,指的是「把失去的再收回來」,而台灣光復節便是為了紀念、慶祝失去的台灣被收回來。 等等!台灣一直都在這,島上也一直有人居住生活著,那到底是被誰失去?又是被誰收回? 根據維基百科,...
歷史書寫
薛化元
10 月 18,2014
我所認識的張炎憲教授與台灣史研究
張炎憲兄是我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的學長,他研究所畢業後,赴東京大學留學,在1983年3月以「1920年代台灣的抗日民族運動」獲得東京大學文學博士。我和他初次見面,則是他取得學位返國後,拜訪鄭欽仁教授時,不期而遇的。那時只知道他是一位關心台灣前途的學長。以後在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台灣歷史學會、二二八基金會有了更多的共事、互動而熟悉。 我認識的炎憲兄對台灣史研究的態度,...
路向南
10 月 10,2014
【得獎作品】假如我是忠德里里長
一、南萬華的在地風情 臺北市萬華區可分為北、中、南三個分區,年輕人聚集的西門町在北萬華,艋舺龍山寺與華西街夜市在中萬華,而我們居住的忠德里則屬於南萬華,各有不同的歷史脈絡與在地生活圈,值得細細述說。 南萬華地區,大約是西藏路以南、新店溪環繞之範圍,古地名「加蚋仔」,最初是凱達格蘭族雷裡社的活動範圍,清代有漢人到此開墾,逐漸形成「加蚋仔庄」,日治時期建置「艋舺-枋寮道」,...
新一
10 月 08,2014
【打狗吹水】「佔中」是香港的最後一戰?!
香港「佔領中環」爭取民主普選的運動,沸沸揚揚;台灣公民運動團體也不吝給予聲援,表達相挺之意。事實上,香港此次「佔中」運動的導火線,乃在於香港特首直選的遊戲規則如何制訂。雖然,台灣「白」副總統的香江好友、疑似地下港共的香港特首梁振英,趁著10月1日中國國慶酒會致詞時重申:「從2017年開始以一人一票方式選出行政長官。不同人有不同的政改理想方案…有普選一定比無普選好,...
司法人權
林濁水
10 月 02,2014
【華山論劍】搞垮醫學研究?搞垮國家安全都不在乎了── 置國家存亡於度外的檢察官(一)
在教授研究費案風波中,柯文哲被檢察官追殺到掉淚,他說檢察官全面追殺教授尤其還挑對象的作法是「這個國家瘋了」。幾件研究費案一再被法院判無罪,檢察官們鍥而不捨地上訴,直到最高法院刑事法庭不得不透過會議統一見解才罷休。 但對研究費案罷休並不表示對柯文哲罷休。在國民黨強大壓力下,現在檢察官又開始緊鑼密鼓地對柯文哲MG149案進行傳訊偵辦,國民黨人士更逼教育部、...
林濁水
9月 25,2014
【華山論劍】 蘇格蘭公投,台灣要不要公投?
蘇格蘭獨立公投,並不意外,並沒有通過,統派獲得約55%支持,獨派僅獲45%的得票。雙方差距只有10%,仍然比2016剛決定要公投時,民意調查出來的達30%差距,獨派支持有飛躍性的成長。 無論結果如何,英國採取民主公投的方式處理讓一般國家陷入激烈的非理性衝突的獨立糾葛,仍然蠃得國際很大佩服。在公投之後,幾位綠營立委接連質詢行政院長對我國舉行公投的意見,江揆的態度一成不變,...
9月 19,2014
邱垂亮
前國策顧問、澳洲昆士蘭大學教授。生於台灣苗栗鄉下,成長於台南山上,客家人,有原住民血統。台灣大學唸外文,想當文學家,不成,去美國改唸政治,專攻國際關係、政治文化和民主發展。拿到加州大學(河邊)博士後,在澳洲昆斯蘭大學執教40多年,身在象牙塔,心在台灣和中國的民主化。寫了政論文章40載,還偶爾涉入台灣的政治事物,在澳洲為台灣發聲,爭取台灣的國際承認、生存空間。
王乾任
9月 18,2014
北市長選舉,沙豬與神豬之戰?
最近柯文哲的失言頻率開始超越連勝文。先是尊蔣論被泛綠人士狂炸猛轟,接著又有歧視女性言論引來婦女團體圍剿。 不過,也有人出面替柯文哲緩頰,認為像柯文哲這樣醫科出身的熟年世代本土籍菁英,本來就屬於保守中產階級路線,在某些議題甚至言行上不可能符合進步主義人士的想像,還有醫界的大老跳出來緩頰,除了表示柯文哲的某些話被斷章取義並非真實之外,還說柯文哲所談那些洞洞論是婦科裡長年流傳的笑話。 其實...
朱真一
9月 15,2014
你們台灣人不要有意識形態
看到藍士博在9月1日的大作〈展書如見人,峨然矗百年──史明及其《台灣人四百年史》再版的時代意義〉,我特別注意看因為史明的書是我最常用及偏愛的參考書。看後第一個聯想是,一位來自台灣的大學教授,會議中的發言「你們台灣人不要有意識形態」。 先說藍文中我印象深的幾點,藍先生說「證明台灣獨立並非只是悲情、苦悶的訴求,而是具備本土立場的政治思潮」,但是「殖民地社會的台灣迄今猶未正視的精神資產...
史努比
9月 13,2014
【開往台灣的慢船】 台灣2008-2016:待定義的年代
我很喜歡看諸如「回顧1960年代」、「80年代搖滾音樂史」或二次大戰史之類的時代回顧性影片。儘管這些類紀錄片的影片,往往會因為製作單位的史觀和詮釋,無可避免展現出某種程度的以偏蓋全或疏漏,但能在沈澱之後回過頭去檢視歷史,總能讓人獲得不同於當時的體認。 這類影片的製作,本身就註定引起爭議,它們多數由歐美大電視台製作,例如BBC、Discovery、國家地理頻道或是MTV、VH1等等。...
‹
…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