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教育文化
陳茻
6 月 19,2015
反正老師就欠戰啊!──談現今教育現場的艱難
國中會考結束,作文分數公布,幾篇被選出來的樣卷,長久存在的教育問題再度浮上檯面。從會考題目一直到考試制度,各個層面的問題皆吵得沸沸揚揚。 幾天前,我和一個在小學任教的朋友通了電話,她問我對這次公布的那篇「掉手機」的六級分作文有什麼看法。簡單聊了幾句,她告訴我其實她看到網路上專家名人對該文章的批評感到十分生氣,甚至有點委屈。面對這樣的反應我有點意外,於是我仔細詢問了她的看法。 「...
文捷
6 月 16,2015
滅你台語 選前再跟你搏感情?
近日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初選民調聲勢大漲,民調支持率大幅上升,一股輿論與民間偏藍聲音開始在討論洪秀柱與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之間的差異性,除了對兩人家世背景、人格特質、國家走向論述等做比較,近日部分偏藍輿論及網路論壇也在討論洪蔡兩人的台語能力,認為洪秀柱雖是外省籍,但台語講得卻比本省籍且又是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來得好。 但即使洪秀柱台語說得好,就真代表認同台語所代表的台灣文化意涵嗎...
教育文化
蔡穎杰
6 月 15,2015
微調課綱其實是生活世界的差異
課綱微調的爭議,暫且不論黑箱作業的部分,我們可以嘗試由Jürgen Habermas所提出的「生活世界的被殖民」(colonization of life-world)的觀念來探討隱含在中國史觀 vs 台灣史觀背後的根本問題。 Habermas所定義的生活世界,用通俗的解釋,應可理解為生活常識,生活世界可分為三部分 1.外部世界:主體對外部物理世界的常識。2.社會世界:主體對社會規範(法律...
國防外交
賴怡忠
6 月 15,2015
蔡英文成功訪美對台灣的意義(三) ──鞏固台灣得來不易的戰略契機
不要忘了第三勢力的正面影響 蔡英文訪美期間,受到來自前主席林義雄為立委選舉協調的諸多質疑。但是第三勢力在小英訪美期間也扮演了不可忽視的正面作用。 就在小英出發訪美隔天,時代力量於五月三十一日召開「面對美中,蔡英文應彰顯台灣價值、捍衛台灣主權」記者會。黃國昌於記者會還提到「美國作為台灣重要的民主伙伴,應支持台灣民主自由與保障人權的普世價值,美國更應切實履行其一再公開表示的承諾,...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林睿奇
6 月 04,2015
柏南奇台灣之行的啟示:低薪、產業風險、貧富不均
「QE之父」柏南奇首次來台參加論壇,央行總裁彭淮南、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和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等人都對柏南奇實施的QE有著不同力道的質疑。美國的QE政策固然造成台灣金融市場震盪、房價飆漲和貧富不均,但筆者認為台灣結構性的問題也因此被凸顯出來,值得我們深思與探討。 QE實施之時,台灣為了壓制台幣升值,只好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因應,因而對經濟產生不少副作用。彭淮南曾比喻QE就像一艘航空母艦開過,...
歷史書寫
文捷
6 月 03,2015
阿公阿嬤的新竹空襲記憶
2015年適逢二戰終戰70週年紀念,台灣除了1945下半年以後才正式來台的國民黨政府,正在進行所謂「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外,近來民間也逐漸從二戰終戰前台灣本島角度,看待1943─1945年這段期間同盟國對當時屬軸心國日本正式國土台灣各地空襲事件的論述,除了網路上撰文省思,台灣教授協會等也從5月30日起,於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展出1945年發生在台北市的「台北大空襲資料特展」,...
歷史書寫
晏山農
6 月 01,2015
二戰修羅雨滄桑談──空襲的集體記憶
二十世紀的戰爭,全然改變了戰爭的形貌。除了毀滅性的武器逐一登場,一戰之後的「空權論」─由義大利將校杜黑(Gen Giulio Douhet,1869-1930)倡議,他主張飛機是犀利至極的攻勢工具,擁有獨立而強大的空軍,可爭取制空權以求戰略上的主動。他更強調「毀滅性轟炸」,即運用強勢空軍迫使敵人屈服─漸次發酵,飛機投入戰場後,戰爭已由平面而立體,前後方不再涇渭分明,從而就變成全民戰爭。換句話說,...
社會安全
陳鄭為
6 月 01,2015
殺人償命的社會基礎何在
近年來,只要一有重大社會新聞躍升版面,台灣內部對於廢除死刑與否的討論便沸騰一回;個案的亡者越無辜、越弱勢,輿論的激憤程度就越高,兇嫌的個人特質與差異相對而言則不是左右輿情的關鍵,因為殺人償命,天經地義,結論是:都該死。 對於你我,殺人償命是一組毫不陌生的字句,十分簡潔也毫無贅字。但殺人償命的觀念從何而來?又為何能為台灣為數眾多的人所接受?答案可能與社會如何看待生命本身的價值有關,...
歷史書寫
,
政黨政治
蔡亦竹
五月 24,2015
所謂大和解,絕不是叫你忘記歷史
看完了民主前輩施明德的參選聲明全文,百感交集。但是在述說感想之前,我們來聽個來自日本的故事。 大家應該都知道日本會變成一個強國,關鍵在於一百多年前發生的明治維新。但是在大河劇裡看來像是全國勵精圖治、上下一心而且相對和平的明治維新,其實也經歷了一個血腥的幕末時代。在經過了近三百年的江戶幕府時代之後,就算這三百年來一直在政治上擔任「外人」角色的強藩薩摩(鹿兒島縣)、長州(山口縣)領導時代,...
教育文化
謝宇程
五月 19,2015
【學與業壯遊】 教改潰敗二十年,從未深究檢討大考中心
每當社會對教育失望,看見教改灰頭土臉,許多人的直覺反應是大喊:教育部長下台!教育部長換了一個再一個,變好了嗎?沒有。怎麼就沒人想到,教育部長是誰,也許不是關鍵,至少不是唯一的關鍵──除了歷任教育部長之外,還有什麼是台灣教育體系進步最大的阻礙? 舉手提名:台灣教育的沉淪,它有責任 在此提名: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它長期擔任大學入學考試出題單位,現在仍主辦指考/學測/英聽。 當然,...
‹
…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