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全球脈動
林琮盛
7 月 17,2015
【中東想想】曾經滄海難為水,以色列和伊朗曾有過的美好時光
經過多年的糾葛和矛盾後,伊朗與國際六國的核子談終於在7月14日畫上休止符。國際社會決定,逐步解除多年來對伊朗實施的制裁,換取伊朗同意對其核項目的長期監管。幾家歡樂幾家愁,伊朗「重返國際社會」,並獲得大量讚譽之聲之際,以色列這個和伊朗誓不兩立的國家十分憤慨。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抨擊這份協定是「歷史錯誤」,宣稱「會用一切方法防止伊朗取得核武」,也暗示以色列已做好軍事行動的準備。...
教育文化
賴天恆
7 月 13,2015
寫作該考什麼?
每年羨慕完法國的哲學會考之後,就出現檢討指考作文的聲浪:相對於思辨與論證,我們似乎只剩下堆砌無意義的華美辭藻、做作假掰。當然,也是會有人為指考作文辯護,說「作文不是邏輯或哲學測驗」。 我不同意這種辯護。這就好像在探討「是否該修憲降低選舉年齡至十八歲」時,主張「憲法規定二十歲才能投票」。這樣根本就沒回答到問題:「現狀如何」跟「現狀好不好、該不該改變」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張肇烜
7 月 08,2015
為何課本沒有「陳澄波」?
最近有一個烏龍新聞,已經去世的台灣國寶畫家「陳澄波」畫作遭竊,有線電視新聞台主播播報時說:「同時陳澄波自己本人也相當緊張」,引發外界嘲諷,主播竟讓陳澄波死而復生!作家張大春更批評說:「台灣的電視新聞人真他馬的智能無下限啊!」 「主播有錯,但是更該怪的是教育。」 筆者曾在去年故宮90周年院慶「陳澄波壓軸大展」時,在貴刊投書〈請教故宮:「陳澄波」是怎麼死的?〉一文,...
Mattel
7 月 05,2015
【島嶼邊緣】洪秀柱「不能說」的秘密
2015年究竟是七七抗戰70週年,還是終戰70週年?最近在台灣揚起一陣漣漪,這也說明台灣歷史地位的尷尬。對中華民國歷史而言,2015年的確是七七抗戰70週年;然而,對台灣這土地而言,卻是終戰70週年。因為,台灣當時是日本的一份子,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207,083名台灣籍日本兵投入太平洋戰爭;而台灣則是中華民國與美國等聯軍空襲轟炸的對象。 或許,回到台灣這塊土地的立場,...
林耀盛
7 月 02,2015
八仙粉塵爆炸事件的災傷時刻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人人相同,不幸的家庭人人不同。」年輕人利用週末至八仙樂園派對,青春洋溢的氛圍下意外粉塵爆炸事件,粉碎了近五百個家庭,造成不幸傷害。從此,事件受害者後續的漫長艱辛身心復健生涯的版本,進入台灣風險社會的敘事空間。 Ulrich Beck曾指出,當代社會產生著過量的風險,這些多樣的風險有時是相對化的、有時是互補的、有時又是對抗的。因此,在根本意義上,風險既是「...
文化研究
噶瑪蘭心湄
6 月 19,2015
誰的噶瑪蘭,誰的宜蘭?
清中葉時,中國沿海居民因生活困頓,不顧危險逕自渡海開墾,連橫稱之「篳路藍縷」,但他們冒的風險應比此四字更為驚心動魄,因為生理上的辛勞終究不比性命脅迫可怕,尤其是面對「荒昧未開」的番族,往往一言不合便獵首奪命,是以現在史書工筆對來台先民大抵秉持敬重尊仰態度,而恣意貶抑原民先祖,甚至塑造出狂妄、無知、殘暴等負面形象。這種寫法屢見各地方志內,而我的家鄉宜蘭,同樣存有同樣修辭痕跡:吳沙,俗稱開蘭第一人,...
政黨政治
mlkj
6 月 18,2015
投票年齡限制的上太空跟殺豬公
當台灣還在討論投票年齡要不要下降到十八歲時,半個地球以外的蘇格蘭、乃至蘇格蘭所屬的聯合王國,則已經在討論是否要將投票年齡由十八歲向下調到十六歲。 由聯合王國派勝出的蘇格蘭獨立公投,讓境內某個族群有了新體驗──十六跟十七歲的青年人。雖然目前聯合王國境內的最低投票年齡是十八歲,不過蘇格蘭政府在去年的公投中,將年齡限制降低到十六歲。這次實驗性的結果尚稱成功,因此蘇格蘭政府研議,...
Doge
6 月 11,2015
苗栗頭屋鄉,這群真正的魯冰花
因緣際會下,我參加了一個兒童課輔計畫,也讓我踏進這塊先前從未聽聞的偏遠鄉間──苗栗縣頭屋鄉。多數人除非曾到此遊歷或本身就是苗栗人,否則大概跟我一樣,對這片土地的名字與它的風情感到全然陌生。然而,若要簡單道出這個小鄉的代表性,講個關鍵字應就足以激起廣大共鳴──魯冰花。 相信這部電影大多數人都接觸過,但在熟悉多年的同時,應該大都跟我一樣,不知道頭屋就是其拍攝地點。頭屋鄉正因茶葉產量豐富...
6 月 10,2015
吳明杰
作者為中山大學政研所碩士,曾任自由時報政治組副召集人、中國時報撰述委員、壹週刊資深記者,現為自由作家。
辛亞蓓
6 月 08,2015
社會「新鮮」人,真的都準備好了嗎?
如果在求學歷程裡一向是表現優異、出類拔萃,甚至具備一般同儕所沒有的留外體驗、一技之長抑或是多張專業證照,就能代表進入職場後會比較順利生存下來嗎?反之,求學期間沒有特殊才能或條件平凡的畢業生,是否在「成人世界」中就會生存得較大不易且困難重重? 坊間有許多教導涉世未深或不懂世故者的職場相關書籍,眾多的道理都是在灌輸如何做一個能夠成功生存的人。然而,職場上的戲碼可能不只有千百態,...
‹
…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