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國防外交熱門
國防外交
陳清泉
7 月 29,2014
北京挺進拉美衝擊台灣外交
面對美國「重返亞太」,習近平六年內四度訪問拉丁美洲,中國強勢挺進「美國後院」,反制美國在亞太地區圍堵中國的戰略佈局。 延續門羅主義的外交準則,冷戰時期拉丁美洲因地理位置被美國視為地緣政治的禁臠。除卡斯楚政權極端反美外,拉美國家幾乎都置於美國的保護傘之下。1999年以對抗「華盛頓共識」為開端,左派浪潮興起,拉美國家集體向左轉,不再信服美式經濟處方。中國崛起和俄羅斯復甦,...
國防外交
艾瑪
11 月 18,2013
【時事想想】又少了一個小朋友
甘比亞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相關評論與斷交原因臆測頻出;馬英九堅不死心,一相情願認為與中國無關,還想挽回甘比亞的心。今日,馬英九終於拍板定案:斷交。 坦白說,「斷交」、「建交」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中,並不是一件新鮮事。 自從中華民國軍隊在1945年代表二次大戰盟軍接收台灣以後,台灣和中華民國就產生了千絲萬縷的糾葛。下方的圖表是1945年以後,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數量變化。1971年...
國防外交
蔡佳勳
6 月 23,2013
當國軍遇上性別
當兵是每位台灣生理男性都會經歷的一個「成年儀式」,雖然「目前看來」1994年後出生的生理男性的生命中多了一年時間可以「自由」運用,不用再被約束,管制在準監獄般的軍營中。由一群生理男性所掌控、管理、生活和詮釋的國軍,應該可以說是台灣社會中陽剛味最濃厚也最難以驅散的角落。除了歷史上真實或被虛構出來的人物:聖女貞德、花木蘭等具有卓越軍事功勞的生理女性圖像之外,生理女性在軍隊中已經缺席了幾千年,...
國防外交
吳尚書
3 月 31,2020
【南洋想想】第二個東南亞F35用戶?印尼戰機的演變
今年三月有多起媒體報導印尼在美國施壓下將停止採購俄國的Su-35戰機,改引進美國的F-16V(Block 70 或72),但是印尼卻提出購買F-35的需求,有可能成為繼新加坡之後第二個東南亞F-35使用國。這個牽涉東南亞最大國與俄美兩強的戲碼看來還要演一陣子,不過印尼本身發展空優的歷程卻提供瞭解該國條件的機會。 從與荷蘭的四年獨立戰爭(1945-1949)起,印尼就對空優有高度的重視。...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楊佳恬
11 月 17,2019
小國無法伸展?被世界各國重視的永久中立國奧地利!(下)
往前閱讀:小國無法伸展?被世界各國重視的永久中立國奧地利!(上) 奧地利實施永久中立國的體制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然而,要當中立國,不是自己關起門來決定,寫到憲法裡面,然後告知各國:「我們現在是中立國,以後都不會選邊站,我們不會進攻你們,你們也不能侵占我們喔!」即可獲得保障。 在實務外交上,中立國的身分必須被他國(尤其是強權)承認尊重,才有真正實踐的可能。憲法也規定,...
國防外交
陳威臣
9月 01,2019
【鐵份補給】一年一度的聲光秀:富士總合火力演習
近年來頗受日本民眾歡迎,每年八月舉辦一次的「富士總合火力演習」,8月25日在東富士演習場,舉行正式演習,吸引近萬民眾到場參加,向隅的民眾也透過NICONICO網路直播,觀賞這精彩的聲光秀。 今年的富士總火演,共動員了2400名自衛官,80輛各式甲車、60門火砲、各型車輛700輛與20架航空器,共發射35噸的彈藥,讓現場民眾大呼過癮。這項一年一度的聲光秀,之所以可以讓民眾趨之若鶩,...
國防外交
林士清
11 月 06,2018
《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顯現華府聯台制中的戰略佈局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生效的《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對北京來說是極具威脅力的法案,象徵華府的「聯台制中」的戰略方向已定,牽動美-中-台戰略三角的平衡。美國在軍事、外交上將中國大陸視為「威脅」(中國威脅論)也已是政府與國會多數的共識,相對於美中貿易戰如火如荼的當下,台美實質關係得到空前的進展,讓北京內部的對台政策失效的壓力漸增。 其實,川普2016年上任後,和其所屬占國會多數的共和黨,...
國防外交
吳尚書
1 月 28,2018
【南洋想想】東南亞軍備競賽的迷思
自從冷戰結束後,東南亞國家的軍事現代化(Military Modernisation),如採購潛艦,成為學界與媒體常見的議題,甚至被稱為軍備競賽(Arms Race)。有時這些軍備投資又被連結到南海爭端,被視為區域國家對抗中國軍事強權的對策。然而,這些觀察與此區域國家的作為有相當的差距。 軍事現代化通常泛指國家獲取先進武器系統等軍事能力,...
國防外交
陳宥樺
6 月 20,2017
巴拿馬斷交啟示──台灣人應該如何繼續往前走
巴拿馬政府上星期轉移了對中華民國的外交承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事件引起許多台灣學者與官員對於台灣未來一連串的政策辯論,政策辯論極其豐富但少從區域安全的角度著手,這正是本文想要補充之處。 美國消失 川普上任後「美國消失」因素開始在東亞的國際結構上產生作用。直言之,從1949年以來,中華民國可以在台灣生存至今,一個非常重要的結構性因素是美國在物質能力上遠優於中國,...
國防外交
林原
1 月 25,2017
中共是否會武力犯臺的幾個關鍵因素
中共是否會武力進攻臺灣?不同人有不同看法。王丹在〈中國會不會對臺動武?〉一文中指出:「只有當這些臺灣內部的親北京勢力足夠強大,能夠在中國對臺灣動武,推翻臺灣合法政權之後,迅速建立起來一個穩定的新政權的情況下,中國對臺灣動武才有戰略勝利的可能。」 他以為中共要對臺灣展開的是「政權更迭戰爭」,其目標是讓親北京的勢力接掌政權,其前提則是該勢力足夠強大,在戰爭結束後能迅速建立「一個穩定的新政權...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