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國防外交熱門
國防外交
王俊評
1 月 18,2017
中國海空軍進出日韓:天朝體系的初步展現
近日,中國海空軍頻頻接近日韓兩國。據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的資訊,由2艘中國海軍「江凱II級」護衛艦,及1艘「福池級」補給艦組成的小型艦隊,在結束於太平洋的演訓後,於1月5日穿越日本北海道與本州島之間的津輕海峽進入日本海,隨後在1月10日穿越朝鮮半島與日本之間的對馬海峽,進入東海,返回中國。而在1月9日,統合幕僚監部又指,6架轟6轟炸機、1架運-8哨戒機、1架運-9情報收集機,...
國防外交
林登峰
1 月 11,2017
中美軍力比較──以遼寧號航母為例(上)
川普當選以後,中美之間已經發生過幾次的口角衝突。再加上川普所任用的國安團隊幾乎是清一色的鷹派,許多人都很擔心會不會變成軍事上的衝突。 不過國務卿提名人Rex Tillerson或國防部長提名人James N. Mattis都是相當的穩重,美國人也沒有興趣打仗。美國應會積極的爭取他們的利益及安全保障。大部分的專家都認為也許會有小規模的衝突,但是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應該會盡量避免。...
國防外交
王俊評
12 月 27,2016
中國海軍遼寧號航空母艦進入西太平洋的戰略意義
12月25日,中國海軍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與另外5艘護航軍艦組成的編隊,經日本沖繩縣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進行遠洋訓練,後於26日上午經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水域執行跨海區訓練。宮古海峽因為寬達300公里,近年來早已成為中國海空軍跨越第一島鏈進入西太平洋演訓的主要通道,包括2016年11月及12月,中國空軍戰機編隊兩次環繞台灣飛行。 這是遼寧號首次遠離中國近海水域通過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
國防外交
許又方
12 月 26,2016
中生納保、聖國斷交觀察:外交要從民間打底
最近有二件看似不相干卻性質有些類似的事件:一是中生納健保的爭議;一是聖多美普林西比與我斷交後,其在台求學的國民是否仍應予以獎學金的問題。反對者的意見多半認為政府應該將資源優先運用在自己的人民身上,更何況中國始終與我為敵,如今聖國又助其令我難堪,台灣實在沒必要如此充大方。這樣的觀點基於義憤,可以理解;但若就長遠來看,筆者認為這有助於幫台灣的外交打底。 眾所周知,外交粗分「政府」與「...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林飛帆、陳為廷、林倢
12 月 10,2016
肯認台灣絕非傷害美國
(本文為作者美國華盛頓郵報投書之中文翻譯版,徵得作者同意後轉載,原文標題為「Americans should stop using Taiwan to score political points against Trump and China」) 如同許多支持進步理念的美國群眾,台灣的年輕世代也極少將川普視為理想的美國總統。但是,美國媒體和外交政策建置派對「川菜事件」的焦躁反應,...
國防外交
張國城
8 月 17,2016
【時事想想】戰車墜河需要有效檢討
8月16日漢光演習預演「聯勇操演」不幸發生戰車翻覆墜河意外,造成三死二傷的慘劇。誠然原因尚待調查,但是除了對殉職官兵表示哀悼以外,我們的社會仍有值得檢討的地方。 首先,軍隊操作的是殺人的武器,演訓中有所意外固然非常不幸,但是任何國家都在所難免。和領導人是不是「德不配位」實在沒有任何關係。兩蔣任內,以及李登輝、陳水扁和馬英九三位民選總統任內,國軍都發生過有死傷的不幸意外;...
國防外交
呂欣潔
7 月 18,2016
【欣潔想想】發展國際非政府組織 軟體重於硬體
前幾日在媒體報導看到一則報導,標題為<省議會改造為iNGO中心 中市府:國際人才培訓>,內容討論到台中市政府打算將過去的省議會改造成國際的非營利組織中心,希望能夠吸引國際的NGO到台灣設立基地,同時也能培訓台灣的國際人才,配合「新南向政策」的外交目標,拓展台灣的外交軟實力。 台灣的國際事務工作,向來非常艱辛,處處受到中國的打壓,台灣官方角色要在國際上發聲,...
國防外交
張國城
3 月 31,2016
【國防想想】 高級教練機需要國造嗎?
近日蔡英文主席前往漢翔公司訪視,對漢翔推出空軍高級教練機的自研自製計劃,據媒體報導她有三點期待:「其一是需符合空軍需求,提高自製的產值比例;其二是為下一世代戰鬥機的研發打下基礎;其三則要求儘速完成原型機進行試飛。」筆者對於這幾項觀點原則上都贊成,但是仍有一些問題,或許新政府需要予以考量。 第一是空軍的需求問題。基本上,先進國家的國防採購應該是依據威脅評估下考量資源分配,...
國防外交
,
司法人權
全面真軍
3 月 08,2016
「戒嚴傳統,全新感受」──賣茶小商人白色恐怖初體驗
一個國家的民主自由程度,往往與它對人民的手段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一個國家對其人民最為嚴重的手段,則莫過於藉由刑事程序的強制處分,諸如逮捕、羈押、搜索及扣押等各式方法,都是可能嚴重侵害人權的行為,也因此愈是先進的人權國家對於實施這種處分的限制也越是嚴格。回顧白色恐怖時期,當時的人最害怕的就是人走在路上莫名其妙被警察帶走,或是警察莫名其妙上你家就拿你的東西順便把你人也帶走。...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KARMA
2 月 01,2016
不太平的太平島──「總統登島」能在國際法庭保衛台灣權益嗎?
近年南海爭議不斷,中菲越及台灣都在該區強調主權。而我國總統馬英九(1月28日)以保衛國家權益之名,登上編制在高雄旗津的南沙太平島,造成兩極評價。在此試著還原各方說法,再代入近期國際仲裁、南海爭議的時空脈絡,進行討論。 一、官方如是言 馬總統的登島談話有二重點:(1)延續2015/5《南海和平倡議》的「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要點,提出實踐倡議的路徑圖;(2)...
‹
…
5
6
7
8
9
10
11
12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