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環境經濟熱門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蔡松伯
4 月 27,2013
台灣在自由貿易談判的關鍵盲點
自WTO杜哈回合多邊談判陷入瓶頸以來,世界開始掀起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風潮,加上歐盟貿易整合上的成功,使東亞也產生區域整合的期待。 目前東亞主要有兩種區域整合途徑,其一為中國支持的東協途徑,包括東協加一、加三、加六等。其二為美國主導的亞太區域整合途徑,包括太平洋兩岸的FTA簽署,以及最近談判中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環境經濟
Mattel
4 月 22,2013
【週一想想】離Earth越來越遠的地球日
關心地球環境保護與生態的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從1970年4月22日開始推動以來,已經超過40年;然而,地球的生態環境卻是越來越顯惡化。在今天(4月22日)這個地球日的日子,我們為自己生存的地球或台灣這土地做了些什麼? Donald Worster的《自然的經濟體系:生態思想史》(Nature's Economy: A history of ecological...
環境經濟
CHIU MEi
4 月 19,2013
台灣。不要告別東海岸
回到台灣的時候,我喜歡一個人離開台北,坐火車到花蓮,去台東,呼吸新鮮,隨意走走,尋找台灣之美。台灣的東海岸有一種療癒身心的神奇魔力,那裡或許也是台灣人的最後一塊淨土。只是仍有一些短視近利的政客商人也同樣覬覦這片美麗的東海岸,他們心裏想的應該不是如何保護台灣的淨土,而是如何在短時間掙到大錢,所謂的「就業機會」或「環境發展」經常只是商賈的藉口。人們如此急躁地想開發土地,...
環境經濟
李柏毅
4 月 17,2013
當代資本主義下工業化食品的代價
天下雜誌近期以「新良食運動」作為封面專題,引發讀者對於「糧食」的好奇與想像。 影片:美味代價 導演Robert Kenner於2008年的紀錄片作品「美味代價」,藉由追蹤你我購買吃下肚的種種食物(不論是從速食店或是超市買到的)的來源與在此產銷環節的參與者,揭露出「工業化食品」時代的「多樣選擇的假象」:超市琳琅滿目的食品,事實上只是由極少數食品加工業者,...
環境經濟
飛米
3 月 26,2013
核災啟示錄就在SARS回憶錄(下)
SARS進入最緊張的階段,我也要臨盆了。那天晚上是老公值班日,我的宮縮越來越規則,睡到半夜,痛醒,肚子明顯的下沉感,緊急到醫院待產。 產房從未見過的空蕩蕩,產婦早已遠離這家醫院,我一個人戴著口罩躺著,老公、產檢醫師、婦產科同學、護理人員也都陸陸續續帶著各式口罩來了。 胎兒血氧下降,我也透不過氣,露出鼻子,一半蓋住嘴巴,這樣的戴法算是心安吧。 全球SARS地圖,...
環境經濟
汪生
3 月 21,2013
核廢做為廢核的堅定理由(下)
對於核武鈽擴散的疑慮並非危言聳聽,例如日本自衛隊被美國要求不能保有核廢料,這也是他們積極開發「文殊爐」(以解決核廢料問題)的原因;也許更少人知道的例子是,「核廢料」竟與蔓延20年的索馬利亞內戰大有關係,原因來自於一些歐洲公司僱用黑道在索馬利亞海岸傾倒核廢料,2005年南亞海嘯將核廢料沖刷進沿海村落,造成當地放射性污染,畸形兒與罹癌的案例大增。 英國民間軍事僱傭公司(Private...
環境經濟
汪生
3 月 20,2013
核廢做為廢核的堅定理由(中)
反觀台灣,先不論核四已投入的2838億元,還有還要追加的462億錢坑。 「高階核廢料」經「密集化處理」後置放在核電廠冷卻池的高階核廢核燃料棒,已累計達1萬5459束:核一燃料池5514束,核二7544束,核三2401束,密度世所罕見;除此之外,原能會與台電為永久處理核廢料可謂心機用盡,各式五花八門的情節,如小說般精彩,茲整理如下: 1. 中國(1990):中國曾願意接收核廢料,...
環境經濟
汪生
3 月 19,2013
核廢做為廢核的堅定理由(上)
對我而言,反核只有一個堅定不摧的理由, 就是核廢。 當碰到核廢問題的時候,我無法跟你理性地計算機率,請你直接到台東達仁核廢料貯存預定地、蘭嶼核廢料貯存場看看,事實是,台東人、蘭嶼人,東部與離島,做為電網最晚普及的兩個地方,完全沒有理由承擔即使只是0.01%核廢料輻射外洩的心理壓力與恐慌。 寫〈教你如何戰爆反核人士〉的清大工科系謝明豪說「...
環境經濟
CHIU MEi
3 月 19,2013
借鏡法國:佩皮尼昂城的綠能經驗
根據台電資料,核電佔台灣國內用電的百分之十八‧四,尚且不論台灣島位居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危險性 (世界八成的深淺層地震皆發生於此),台灣政府堅持核電,是否明智? 我們來看看核電大國 ─法國怎麼做? 核能佔法國電力約百分之七十,法國幾無地震、颱風天然災害,除了海外行省,數十年偶一小震。事實上,大部分的法國人不識颱風地震,但即便如此,他們仍要減少核能用電,為什麼?...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李威寰
3 月 17,2013
踏地恐土痛:詮釋316苦行的意義
2007年3月16日,樂生療養院被張貼上強制拆遷通告;2013年3月16日,在樂生院被迫拆遷六年後,各界青年以六步一跪的方式,呼籲政府面對錯誤,終結樂生院面臨的走山危機。 在六步一跪的隊伍中,說實話我的心思大部分時間是空白的,只專心感受著每次下跪時膝蓋的痛楚。然而這一點痛,或許正是我聲援樂生保留運動的意義。因為透過樂生保留運動、看到樂生院的阿公阿嬤,我對台灣社會與歷史又多了一些理解...
‹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