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
政黨政治
蔡宜文
1 月 13,2016
政治與選舉中那些不必要的性別修辭
2016年還不到一個月,熱熱鬧鬧的總統立委大選,就迎來了三個以個人的性別與性別氣質為攻擊重點的新聞,分別是國民黨立委候選人丁守中批評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吳思瑤年紀已坐四望五還稱呼自己為姊姊,新黨黨主席郁慕明認為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單身比較狠,以及說對手林昶佐「頭髮比女人長心理不正常」的國民黨立委候選人林郁方。 這彷彿就是針對於重視性別議題者的初春一聲雷,雷醒了我們對於選舉中性別如何被操作,...
教育文化
謝宇程
1 月 12,2016
【學與業壯遊】 跳脫行政的僵化和枷鎖,大學突圍可以和餐飲事業學什麼?── 《大學的藝術》之十七
在過去的許多文章中,我從各種角度提出大學應該如何改善教學方法,把「人才培育品質」放在第一順位。我能想像大學經營者們要大吐苦水──我們何嘗不想好好經營人才培育?但大學的人事制度就是僵化,既缺少資源作為誘因,也缺少權限可以指揮引導,身為校長,也沒什麼方法可以影響一線的教學實務啊! 其實,這個世界並不是一定要體制提供的資源和權力才能做事。體制之外大有門道可以造成改變;甚至,有許多極為重要的事,...
教育文化
謝宇程
1 月 05,2016
【學與業壯遊】 擔憂不夠國際化、不夠有特色?大學也許該想更關鍵的問題──《大學的藝術》之十六
也許是因為在想想論壇寫了十餘篇「大學的藝術」系列,以及另十餘篇分析台、英、美大學經營的文章,最近有個機會,一個高教研討會議找我聊一個問題:到底台灣如何營造出具有「國際特色」的大學?在討論完之後,我想藉由幾篇文章,記錄一下我給他們的建議。這是第一篇。 首先,讓我們來拆解審視這個問題本身。「國際特色」不是一個合適的目標。就像在航海的時候,若你設定某朵雲作為航行目標,你一定迷航。...
教育文化
奉君山
1 月 04,2016
關於教育的兩種基進想像
關於教育的一種基進想像:免費的均優高等教育 對於教育,長久以來有種基進的公共化想像:認為中小學公立多、高中大學私立多的現象,代表整個教育資源是呈金字塔型的分配。而在大學中,前段補助多、後段補助少,也加劇了金字塔型的分配。金字塔型分配,就代表越往高端越稀缺,競爭就會越劇烈。所以這路基進的教育公共化思考,主張不只要十二年國教全面免試均質,連高等教育也要均質化、公共化、免費化。...
教育文化
謝宇程
12 月 29,2015
【學與業壯遊】 教學打混沒關係,認真上課是傻子?──《大學的藝術》之十五
有一段時間,我常訪談大學生對學校課程的觀感看法,而且幾乎都是台灣最知名最受肯定的國立大學。猜結果如何?結果是,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認為,授課品質不如期待的課程佔多數。整體而言,讓學生覺得有認真盡力在上課的老師、修完除了學分之外還有長期收穫的課,比例相當低。 而這些同學們,對於學校老師上課的抱怨,倒是一籮筐。以下列舉幾個案例: 一、課程內容設計粗糙。某個學生修課的情況是這樣的:「...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喬瑟芬
12 月 24,2015
今晚,基督徒,你會在哪裡?
今天,是平安夜,很多教會張燈結綵,慶祝著。但,在很久很久以前,聖誕節曾是一個屬於難民的節日,是一個底層勞工家庭在逃難中,窮到只能睡在馬槽的故事。那晚產子的,是一個未婚懷孕的少女,跟著一個跟她不太熟,但後來願意養大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的男人。 當然,後來的歷史考證讓我們知道,12/25不可能是耶穌的生日,那只是帝國平定民心、收編宗教的統治手法。教會雖然順著政權「不小心」把日期搞錯了,...
教育文化
,
司法人權
朱家安
12 月 23,2015
長髮男警事件的批判思考
長髮男警葉繼元堅持不剪頭髮,最後以三年38支申誡遭到免職處分,並引起討論。我認為這場討論中的一些論點,有釐清的必要。 1. 有人主張民眾無權異議警方內部規定。這是錯的,因為警察是國家部門,而我們是民主社會。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可以藉由留言或臉書投票就直接改變警方內部的規定,而是說,當民眾對於警方內部的規定表達意見時,「民眾無權異議警方內部規定」無法成為反駁此意見的理由。 2...
教育文化
,
司法人權
邱伊翎
12 月 23,2015
獵人的無盡悲歌?
當布農族獵人Talum被判下三年半的重刑,理由是因為「為了讓母親食用而狩獵」不叫「文化」,拿了比較比較進步的改造獵槍狩獵,不叫做「傳統」。到底,我們對於「傳統」跟「文化」的理解,究竟是什麼呢? 孫大川曾經說過,每次回去部落看到原住民的祭典,他都覺得很難過,因為,他覺得自己好像在看一場又一場的「喪禮」,部落文化不斷在消失,只剩下祭典跟儀式。 「文化」...
教育文化
許家瑋
12 月 22,2015
技職甄試,夢一場!
近日閒來無事,拿起剛拿到的四技二專甄選入學簡章翻閱,無意間發現一個令筆者啞口無言且氣憤難平的事實。根據簡章所說的日期,105學年度四技二專甄選入學的日程是5/23考生們會拿到成績,而5/26的中午一到甄選入學的報名就截止了。 對高職生而言,甄選入學申請學校的考慮時間是三天。考量集體報名學校需要作業時間,通常都會提早收報名相關資料,於是我們得再往前挪一天的時間。筆者掐指一算,完了!...
教育文化
謝宇程
12 月 22,2015
【學與業壯遊】 演戲和閱讀郵件,其實是大學教實務的好辦法──《大學的藝術》之十四
看兩個人寫電子郵件對罵,這竟然是上課的重點? 好幾年以前,我參訪一間上海的商學院,那所商學院和美國名校合作,安排美國教授去上海開短期課程。既然到了,商學院就安排我旁聽一堂課程──教材不是課本,而是幾封電子郵件!雖然我是商學院畢業的,坦白說那堂課我聽得霧煞煞。 多年後的今天,我終於明白那次的課程其實是一個「情境題」,而且是歐美和實務有關的課程,都會使用到的題型、授課方法,效果相當好,...
‹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