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謝宇程
2 月 16,2016
【學與業壯遊】 事業才是人生重頭戲,「產業領域」課程怎麼教?──《大學的藝術》之二十
無論在大學就讀哪一類學科領域,在發展個人事業後,都要經歷打散、重新選擇、再次積累的過程。大量的畢業生,帶著某科系的思維、知識,進入乍看不相關的產業,承擔看不出明顯關聯的職能──學工程的進入行銷或業務、文學系的進入企業、資訊背景的也可能轉考公務職。在畢業後發展事業的選擇,難度、複雜度、挑戰性,一點都不亞於一次學測指考。 學校可以如何幫助學生做好準備、瞻望未來?也許可以考慮:「產業領域」課程...
教育文化
李心文
2 月 04,2016
「利用頂尖人才」與「供養頂尖人才」的差別
近日常在台灣媒體上常看到一些高教相關問題,包括人才流失、排名不佳等。有些聲音主張,應該即刻為教授加薪,而教育部也有「國際共同人才培育計畫」,似乎都是為了要解決這兩大問題。我們來看看這兩貼藥是否有效。 政府應想辦法利用頂尖人才,而非只給高薪 加薪就能解決大學排名不佳的問題嗎?本人持高度懷疑的態度。我不是說政府不應該為教授加薪,或是不應該花錢投資高等教育──台灣教授薪水低的確是一個事實,...
教育文化
秦靖
2 月 02,2016
體適能長征!
古有亞歷山大東征、成吉思汗西征,建立了不朽的帝國版圖,我的學生也在十二年國教「體適能」的荼毒下,也進行了跨縣市檢測的長征路途。 前一波霸王寒流來襲,北部瑞雪紛飛,台南雖沒有飄雪,但是低溫酷寒依舊讓出門的人們走沒幾步路就冷的打哆嗦,而沒出門的人們則紛紛窩在棉被裡取暖。但是,我怎麼也想不到,學生為了升學比序的體適能成績,竟然在這寒冷的天氣裡跑到屏東測驗。 當天學生傳了一封簡訊給我,...
教育文化
謝宇程
1 月 26,2016
【學與業壯遊】 被困在制度和流程裡?是因為忘了免錢而強大的工具?──《大學的藝術》之十八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建議大學校長們找時間旁聽校內課程,並且撰寫「學記」,為「品味教育」興起風氣,讓人才培育的品質有所提升。有些人可能還是疑惑:校長寫了學記,要印行在什麼刊物上給別人看?預算、人力哪裡來?要多少資源,才能讓校長一個人品味對群體造成顯著的影響? 校長們也可能為難:有各種行政、規範、法律的限制,校園中有各種分工和組織上的界限,大學之中更是有大量的山頭、派系,校長難以指揮,資源(...
教育文化
,
政黨政治
杜韋漢(Cegaw.Tuthivang)
1 月 20,2016
故鄉為何總是一片藍天
這篇文章,重點是在於陳述小英總統故鄉屏東的一個山地小區域所呈現原住民支持國民黨的樣貌。同屬山原立委的高金素梅委員與孔文吉委員和平原選區的選舉生態也因著組成族群的不同而不在討論範圍內。還有,如果內建看到國民政府、國民黨這幾個字會心臟病發的,請小心服用,只是不看或許會錯過點什麼我們沒有思考過的角度。 記得幾年前曾在陳其南老師的課堂上聽過一個有趣的觀點,日治時期的台灣人,...
教育文化
林易瑩
1 月 15,2016
成大學生會長選舉中的比基尼照妖鏡——談學生自治與校園政治參與困境
去年底,成功大學現任學生會長因學生議會彈劾通過,出現空缺,成功大學須辦理學生會長補選。然而,由於原本的學生會長任期僅剩下五個月不到,補選的會長縱使有任何政見規劃,也很難順利推行,甚而還有要替上任會長收拾爛攤子的困境。因此,這場尷尬的學生會長補選不僅候選人難產,校園關注度也普遍不高,直到我和運動夥伴吳馨如的投入。 我的夥伴一直以來,長期在校園性別政策以及黑箱校長遴選程序問題耕耘。對我們而言,...
教育文化
陳德愉
1 月 14,2016
【內地想想】 忘不了蔡英文老師的那堂英文課
電視上,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站在吉普車上,笑瞇瞇地揮手,熱情的民眾夾道歡迎,一陣陣鞭炮聲中,幾個頭上夾滿髮捲的歐巴桑,披著毛巾從美容院裡衝出來大喊:「蔡英文凍蒜啊!」 在中央山脈美麗的小盆地裡,這是埔里鎮安靜的午後,馬路空空蕩蕩,偶有一台轎車慢吞吞駛過。冬日陽光暖暖曬進客廳,阿嬤在藤椅上瞌睡沈沈,幾個孩子圍著電視,一個大學生模樣的女孩指著電視上的蔡英文,轉頭跟另一個女孩說:「她來這裡教過我英文...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余思賢
1 月 13,2016
布丁三姊弟事件的反思:階級翻轉的高牆
最近布丁三姊弟的事情在網路上罵聲連連,兩年多前跟現在的輿論風向形成強烈對比。網友憤怒的主因之一,是三姊弟依靠愛心脫貧之後,一面用奢侈品,一面仍然靠民眾愛心賺錢,於是說謊、濫用愛心成了理所當然的道德罪名。我想先排除個人道德爭議的部份,討論這件事情背後的階級翻轉問題。 讓我們思考兩個問題: 1. 這種輿論壓力會不會讓更多弱勢者只敢縮在「可憐」的形象中?...
教育文化
,
政黨政治
蔡宜文
1 月 13,2016
政治與選舉中那些不必要的性別修辭
2016年還不到一個月,熱熱鬧鬧的總統立委大選,就迎來了三個以個人的性別與性別氣質為攻擊重點的新聞,分別是國民黨立委候選人丁守中批評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吳思瑤年紀已坐四望五還稱呼自己為姊姊,新黨黨主席郁慕明認為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單身比較狠,以及說對手林昶佐「頭髮比女人長心理不正常」的國民黨立委候選人林郁方。 這彷彿就是針對於重視性別議題者的初春一聲雷,雷醒了我們對於選舉中性別如何被操作,...
教育文化
謝宇程
1 月 12,2016
【學與業壯遊】 跳脫行政的僵化和枷鎖,大學突圍可以和餐飲事業學什麼?── 《大學的藝術》之十七
在過去的許多文章中,我從各種角度提出大學應該如何改善教學方法,把「人才培育品質」放在第一順位。我能想像大學經營者們要大吐苦水──我們何嘗不想好好經營人才培育?但大學的人事制度就是僵化,既缺少資源作為誘因,也缺少權限可以指揮引導,身為校長,也沒什麼方法可以影響一線的教學實務啊! 其實,這個世界並不是一定要體制提供的資源和權力才能做事。體制之外大有門道可以造成改變;甚至,有許多極為重要的事,...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