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歷史書寫
曾明財
9月 12,2015
【眷村想想】 我的少男時代:L和他的瑪莉蓮夢露姐姐
光大新村改建國宅之前,一村95戶、二村92戶、三村93戶,總共280戶,台灣人家庭佔很少數,加起來不到20戶,在竹籬笆世界堪稱異數。 日治時期,二村原為水湳機場宿舍,戶數不多,都是舖榻榻米的房屋,巷道寬敞,有廣場,還設兩座防空洞。1946年,中國空軍第三飛機製造廠遷來台中,二村房舍逐漸擴建。再過三年,為因應大量撤退來台軍人,才又陸續加蓋一村和三村。 戰後,...
曾明財
9月 05,2015
【眷村想想】 老爸崇拜的孫中山,原來不是那個孫中山
老爸最崇拜的人物是誰?我小時候曾提此大哉問,老爸答案是:「孫中山!」經過好幾年後,才知此「中山」非彼「中山」。 國小三年級,國語課本已有國父孫中山和蔣總統故事,謝翠霞老師在課堂問:「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誰?請將名字寫在各自的紙本上。」同學們思考許久,多數答案都是「蔣總統」,部分答「國父孫中山先生」,有一人說「鄭成功」,極少數人可能有其他答案,我應該也是答「蔣總統」。 隔天傍晚在家門口,...
曾明財
8 月 29,2015
【眷村想想】 蔣總統壽桃
「張燈結綵喜洋洋,歡樂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台灣光復不能忘。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國家恩惠情分深長,不能忘。」回想童年經常唱的政治歌謠,偶而會懷念慶祝蔣總統華誕遊行活動,現在孩子都沒這種經驗了。 過去「光輝的10月」,最高興的是月曆一片紅,放假日多好幾天。10月10日國慶日、25日台灣光復節、31日總統華誕,都有慶祝活動,包括遊行、表演節目、放煙火等。...
文化研究
曾明財
8 月 22,2015
【眷村想想】 老爸的青春,藏在不讓鄰居聽到的日本老歌聲中
老爸從小受日本教育,最難忘的青春歲月也在日治時期,因此對日本有莫名感情,最喜歡聽的也是日本老歌。 1960年代中期,老爸買了一台廉價唱機,不定期到街上買唱片回來,大部分是日本老歌,偶而則買一張台語歌曲《雨夜花》、《望春風》給老媽分享。 眷村多數鄰居是外省人,反日情緒高昂,老爸聽自己熟悉的日本歌曲時,只能在屋內輕聲播放,隨音樂一遍又一遍哼唱。我雖聽不懂,曲子聽久也耳熟能詳...
曾明財
8 月 15,2015
【眷村想想】 我的大姊是台傭
據統計,在台灣的外勞已突破五十萬大關,一些家庭則有越傭、印傭或菲傭。越戰當年高峰時期,許多美軍在台灣住家也雇台傭,我家大姊就是其中之一。 1967年,十七歲的大姊白天在貨運行上班,晚間到中華路與民生路口「新生補校」上課,認識同學小鄭和阿英,三人成為好友。 小鄭是高雄美濃人,年長大姊幾歲,來台中謀職,經親戚介紹在美軍家庭幫傭。阿英則住后里,家人在清泉崗基地內賣雜貨,與美軍眷屬有互動...
曾明財
8 月 08,2015
【眷村想想】 兩個棒球國手
一般來說,台灣人迷棒球,外省人則瘋籃球。在光大新村,棒球卻是許多小孩子的最愛,因為眷村出了兩個國手,我們從小就為兩人比賽加油。 老爸常帶我到台中棒球場看比賽,尤其當年「民聲盃」棒球賽盛況空前。台灣少棒威震美國威廉波特,全國各地民眾深夜觀看電視實況轉播,村內一樣宛若不夜城。 1968年,日本巨人職棒到台灣春訓,在台中棒球場練習時,我跟著老爸在現場,親眼目睹王貞治和長島茂雄伸展身體及揮棒...
文化研究
曾明財
8 月 01,2015
【眷村想想】 三個歐利桑
光大三村約十戶台灣人家庭,其中許伯宏歐利桑年長我老爸八歲,也在台中水湳機場任職,三個兒子天資聰穎,陸續考上醫學院,都成為名醫。 二次大戰期間,歐利桑曾到日本研習機械多年,戰後返台,1947年進入第三飛機製造廠工作。老爸原本和歐利桑不熟,每天上班在大雅路口等運輸車時,彼此會打個招呼,互看二十多年。另外則是從其他人口中,略知歐利桑曾到日本,專長車床,兩人倒沒機會深談。...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曾明財
6 月 13,2015
【眷村想想】 四個軍官兒子
有四個軍官兒子的劉桂秋伯伯,2007年在莒光新城去世,享年八十八歲。他是老爸最早認識的一位外省老芋仔,兩家也在光大一村鄰居數十年,交情頗深。 中日戰爭結束,中國「第三飛機製造廠」首批二十多人來台灣接收,劉伯伯是其中一員,任職台北新店辦事處。老爸以技工身分也被派往新店,兩人成為同事,後來一起調到大安辦事處,因此熟識起來。 劉伯伯年長老爸九歲,專長木工,原本從事飛機模型製作,...
歷史書寫
傅星福
五月 29,2015
二戰70週年,台灣要有新思維
今年是二次大戰結束70週年,這70年的時間,東亞的局勢已經完全不同。當年在太平洋上廝殺最激烈的美、日兩國,戰後成為西太平洋最堅定的軍事同盟,甚至在今年合作訂定了新版的「防衛合作指針」,美國太平洋司令也由日裔的將領出任;但另一方面,中、韓對於右派色彩濃厚的日本首相安倍預計發表的終戰紀念演說特別關注。同時日本今年新訂定的歷史教科書中關於二戰過程的描述,...
歷史書寫
溫宗翰
12 月 08,2014
談「趙衍慶事件」:臺灣需要有歷史感知
江昺崙關懷趙衍慶的述寫,在選舉前引起廣大討論,就在眾人猜想這位隱藏版人物是誰,又開始大量蒐尋澎湖事件時,突然有位自詡「歷史專業」者,指稱江文「報導不實」,又指責他非歷史專業,一度使媒體藉此進行選舉議題炒作。所幸,就在趙衍慶饒富故事性的魅力感染之下,所有吵鬧煙消雲散,眾人專心聆聽著他的歌唱,這號傳奇人物最終拿下1萬5000多票,說自己有了美麗回憶。 江昺崙的文章,...
‹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