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舊。政治社會
林濁水
3 月 07,2014
【華山論劍】 張榮發病重的秘密 華山記要(六)
去年底馬總統說「兩岸航線跟美國一樣,國內航線比國際航線來得繁榮,因為國內的點更多,且消費力比較強。」他強調這是他早年到美國唸書時發現的,他說「大陸跟台灣現在正是這樣一個關係」。報導一出有人贊嘆總統英明,有人認為這是「讓主權換金錢」算是顧肚子的務實策略。 總統這偉大見解,是10/16在國民黨中常會聽取交通部長葉匡時的島內航線,...
藍弋丰
3 月 05,2014
【能源思考題】(十二):不只手機,家電也可以智慧化
前回我們提到,各國大電力公司,都正在因應分散式能源的趨勢,計畫從過去只收取電費的舊商業模式,轉型為全面性的整合能源服務公司,提供家戶能源管理、家戶屋頂太陽能監控、自動化智慧家庭服務、中央調控智慧照明服務…… 圖說:常見電表。圖片來源:維基圖庫。 講到這邊,一定又會有人會跳出來說:哈,要在家裡安裝那麼多新系統,家電電燈都換新,這麼大的工程...
黃育徵
3 月 04,2014
政治民主之後,教育也要民主化
最近教育部高中課綱調整定案,其中以歷史教科書的本國史調整比例最高,其所引發的爭議雖然挑動了台灣社會最敏感的神經,但也正好讓全民正視台灣教改的幾個基本盲點,何嘗不是導正教改方向的最佳機會! 從民主社會的進化來看,「教育民主化」 是深耕和捍衛民主、人權的基石 其實這個爭議的重點不僅在於調整後的課綱內容所隱含的意識形態,...
逆嘶亭
3 月 04,2014
答台灣同學:香港人何以不反抗?
近來認識了兩位台灣同學,跟她倆講了點香港政治。話說台灣同學聽畢教授所講的香港史,對香港民主進程之慢感到相當錯愕,於是問教授,何以香港人都不反抗,要是台灣人遭受如此對待的話,就是血流成河,台灣人也會奮戰到底。教授的答案,總得盡量客觀、學術口吻,答案流於官方,是不難預期的,因此我便嘗試為她們釋疑起來。 香港人的特質,好聽講,當然是和平理性,打不還手,難聽講,其實是懦弱怕事。...
文捷
3 月 03,2014
吃裡扒外的意識形態
最近一位知名醫師作家,在網誌分享一則真實故事,提到有位中華民國籍華僑專程回台灣就診,享用著台灣便宜健保資源外,不僅以說洋文為尊,用輕蔑、跋扈態度對待護理人員,還落下一句「我才不稀罕你們中華民國的國籍咧」。姑且不論這位華僑的身分背景,但她的言行舉止,卻也充分反映出一種長期存在於台灣的「殖民他者」心態,並以此心態利用與占台灣便宜;此一心態,也化約成語言,在日常生活中霸凌著台灣這塊土地的人事物...
林濁水
3 月 02,2014
【華山論劍】天龍國勝選秘碼──在野聯盟
月初還正在有人振振有辭地說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怎麼可以支持柯文哲以無黨籍身份組織在野聯盟方式參加台北市長選舉時,二月9日東京都知事選舉投票選出自民黨、公明黨共同支持的「無所屬」人士舛添要一當選東京都知事。 這很使綠管反「 在野大聯盟」人士尷尬,有人爭辯說,舛添要一本來也是自民黨身份,不像柯文哲,根本就沒加入過政黨。這辯解很不妙,因為依台灣黨同伐異的標準,...
mlkj
3 月 01,2014
曾經的未來之國
一個世紀前有一個國家,連續43年間的平均GDP成長率是創世界紀錄的6%,當時是世界排名前段班的富國,雖輸給美國、英國、澳洲等,但還贏過歐陸傳統強權法國、德國、義大利。1914年時其首都的人口,有一半在外國出生,是歐洲人全新的應許之地,許多歐洲人蜂擁而至,移民、工作的不計其數。 圖說:Juan Domingo Perón(裴隆)與 第二任妻子 Eva Duarte...
顏思妤
2 月 28,2014
致1947島國傷痕:《29萬元阿公》的轉型啟示
我們村裡住著一位 29萬元的阿公 我和爸爸常在廣播裡聽到阿公悲慘的故事 身上只剩下29萬元 但是我不懂 為什麼阿公可以住在那麼大的房子裡 我也不懂 為什麼沒經過同意不能路過阿公的家 每年一到5月18號 我們村子就會上新聞 難道這也是因為阿公的關係嗎? 我按耐不住好奇心 上網搜尋 才知道這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實 如何能夠...
歷史書寫
,
音樂藝術
陳令洋
2 月 28,2014
受傷的步伐不會再痛了嗎?─228談共生音樂節
二二八事件距今將屆六十七年了。在這六十七年裡,台灣從白色恐怖的年代,歷經前仆後繼的民主運動,終於走向解嚴,乃至於兩度政黨輪替。討論國家暴力的歷史,已經不再是禁忌。國家元首年年出來道歉,二二八也變成國定假日,年復一年的紀念活動成為固定的儀式。但在這段歷史好不容易得到重視之時,有一種疑惑卻也在不少台灣人心中萌起,那便是:事情都過這麼久了,我們為什麼還要再談它?難道不能遺忘過去的傷痛與悲情,...
王鋒
2 月 28,2014
正視二二八事件始末
如果要我寫下我從未見過的災難或許太過嚴苛了,但因為我活在這塊土地上,所以請原諒我的頑固。無關乎年紀,非寫不可。 一九四五年二戰結束,日本離台,台灣人面臨國民政府接管的命運;在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號以前,台灣人並非不歡迎被「祖國」統治,而是所謂的祖國統治的方式竟然無視於一個人的尊嚴。一九四七年二月十九日的《民報》中記載,〈可怕的心理破壞〉的社論裡寫道:...
‹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