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改革
謝宇程
6 月 09,2015
【學與業壯遊】 亟需教育部為高教所的事:三件事不要管
「不讓子女長大」,是父母對子女可以造成的各種損害之中,最糟的一種。 不讓子女長大,意味著在繼續給予資源(供吃供穿供住)與保護的同時,卻限制兒女的自由,禁止兒女自己安排選擇,也沒有為自己負責的機會。說簡單來說,就是用養豬哲學養兒女,只差沒有殺了吃肉。 在教育體系中最可悲的一樁慘害,情況相似:教育部不讓大學長大。 不讓大學長大,意味著意味著在繼續給予資源(給地給錢)與制度保障的同時...
謝宇程
6 月 02,2015
【學與業壯遊】 對教師、學校的制衡機制,正好是信任與尊重的來源
在我開始做教育研究後,發現許多家長和學生抱怨老師,而老師也抱怨家長與學生,甚至同時也抱怨自己工作的專業環境。這些抱怨就不一一列舉── 那可以寫幾千字。近來有機會研究了英國教育體系中的師資制度,他們如何處理教師資格、管教權力、親師爭議…這些事呢? 什麼樣的人有教師資格? 只要是大學畢業,就可以視其專才,在中學擔任該領域專任教師,由學校決定聘任與否。只有當其教學能力明顯不足的時候,...
文化研究
許家瑋
3 月 15,2015
像我這樣八年級的人
今早醒來,看見新聞報導有人因讀過劉克襄老師的〈像我這樣四年級的人〉而有感而發,寫出了一篇〈像我這樣七年級的人〉,據說引發許多鄉民淚推,表示認同。讀完該篇文章後,不禁深感哀愁,愁於亂世之中,年輕世代的我們,立足之地是否還能找尋的到,卻亦替八年級的我們,感到擔憂。於是,我想寫〈像我這樣八年級的人〉。 我是86年次,17歲,和大多數的年輕學子一樣,整天與書本、電腦以及手機為伍。這代的我們...
蓮蓬頭
6 月 22,2014
教改,你不叫,他就亂改?
隨著會考的放榜,家長們的聲浪越發劇烈,「考試該用什麼方式進行?」這個議題引發來自各個世代、擁有不同受教經驗的人們的正視與討論。 十二年國教首屆國中教育會考於5月17、18日2天登場(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遊行中有位新北市家長指出,早在去年就已有家長利用圍城行動向新北市教育局抗議,希望他們能對上級單位反映家長們對於國教的疑慮;...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