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言論自由
教育文化
李昱德
12 月 04,2014
西方學界唾棄華生,台灣學界如何對待江宜樺?
台灣人民在2014九合一大選中對國民黨投下不信任票以後,行政院長江宜樺於12月1日率領行政院閣員總辭。江宜樺辭職後是否回台大政治系任教則備受關注。一方面,由台大政治系畢業生所號召的「反對江宜樺先生回台大政治學系任教」的連署活動,短短兩天即有超過16,000人連署,表達對這位施政失敗、令民主蒙羞的教授可能回鍋台大政治系執教鞭感到憂心;一方面,也有中研院學者指出,這樣的活動雖然本意可能良善,...
政黨政治
雨蒼
11 月 18,2014
台南市議會的恥辱:阻止會議錄音錄影公開
市議員選舉即將到來,但本屆台南市議會卻有件台南市民都應該記得的恥辱。 2014年5月23日,台南市議會國民黨黨團書記長洪玉鳳暨黨籍議員召開記者會,呼籲議長賴美惠保護每位議員的質詢影音檔案,維持行政中立。會後並親自率同議員林美燕、林燕祝、曾培雅、黃麗招、盧崑福、林全忠、蔡玉枝到議長室向議長賴美惠表達心聲,獲議長同意並將列入提案修訂「台南市議會錄影、錄音管理規則」。...
司法人權
撲馬
10 月 06,2014
【撲馬想想】丟鞋,丟書,還是丟大便?
基進側翼聯合競選總部主任顏銘緯,向馬總統丟出了一本「被出賣的台灣」,控訴馬總統出賣台灣主權的行為,日前收到了傳票,可能負上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的責任。對此,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台灣是民主國家,總統是社會名器,由全體國民選出來的人,對他的尊重就是對整個國家體制的尊重。」;「極權制度下採取暴力或過激行為乃屬合理,但台灣是個民主法治國家,就應該透過既有機制去表達訴求。」 當然,...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張文蕙
8 月 31,2014
Feras-ALHomse─從敘利亞逃到德國的政治難民
Feras今年三十歲,大學時在敘利亞修習護理,畢業後在醫院擔任護理人員。 2011年內戰爆發後,獨裁政府禁止所有醫院治療、收容那些受戰火波及的無辜百姓,但他和同事們仍然偷偷地把受傷的老百姓安頓在醫院裡,而這在敘利亞是違法的,被發現絕對會被判刑,甚至會連累家人, Feras因此從不告訴家人他真正的職業。 兩年前Feras對敘利亞的政治狀況徹底絕望:戰爭似乎沒有終止的一天,...
撲馬
8 月 05,2014
【撲馬想想】誠品下架西藏相關書籍vs.言論自由
誠品在台灣把批評中共的書籍下架,又在香港讓藏獨的書從誠品的通路消失,這種為了打進中國市場而自我審查的行為不免引起民眾的反彈,認為誠品已經侵害了人類最寶貴的言論自由。對此,誠品董事長吳清友表示:「誠品自1989年創立以來,宗教和政治就從不是他們努力的議題」,「因為生命及生活中有更多的萬千值得優先關照」 言論自由的真諦是什麼? 言論自由可以讓我們不受拘束地表達意見,...
王乾任
7 月 09,2014
誠品的禁言令
日前有媒體報導,香港的誠品,有員工不滿公司要求將西藏或佔中等主題作品下架,聯合向總公司抗議,並表示香港其他連鎖書店如商務,都沒有將西藏主題之作品下架,要求撤回成命。 事件曝光後,誠品方面否認外界的指控,表示所有商品均依照正常流程上下架,並且對內部發出工聯單,要求旗下員工不得在未經公司允許下,私自對外發言。 外界對此一連串事件的解讀,是誠品為了來年前往中國設點,...
全面真軍
7 月 02,2014
抗議沒有比例原則
近日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台期間,抗議群眾與維安人員的火花,從諾福特飯店事件、烏來鐵鍊自縛攔路、到高雄與鹿港之時終爆發流血衝突。對此,民進黨發布新聞稿表示:「『抗議是權利、維安是責任』,但都需符合比例原則」。警方從323至今的各種無理執法,似已如家常便飯,本部落格更另有專文分析諾福特飯店事件的法律問題,本篇短評則擬簡單檢討這段發言的正確性。 比例原則最早就是源自《警察法》...
郭軒瑋
五月 30,2014
免於恐懼的自由?
震驚社會、令我們悲痛不已的北捷殺人案發生一周以來,社會大眾不斷地思考該如何避免類似的悲劇再度發生,但就在這種情緒激動的時刻,我們更應該謹慎思考政府的一系列措施是否真的是我們樂見的。 【捷運安心】特勤持MP5巡捷運 「安全感破表」 人們常說,憲法1應保障我們免於恐懼的自由,但現在我們面臨了兩種恐懼,一種是免於下一個無差別殺人的恐懼,而一種是免於國家機關擴權的恐懼。不過,...
史努比
五月 25,2014
【開往台灣的慢船】北捷案後的思想與言論犯罪思考
台北捷運殺人案,對殺人者、罹難者甚至台灣社會,都是一項悲劇。慘案發生後引起的社會討論不一而足,諸如學校和家庭教育、存在人心中的暴力因子,乃至廢除死刑。然而這些討論之中,可能有一項受到了大家的忽略。 成立鄭捷粉絲團、在社交媒體和論壇上對鄭嫌行為表示尊敬與嚮往,以及留言說要「在高捷上來一下」、「淡水線就交給我」,都遭到公共撻伐,同時遭警方偵訊。 根據警方表示,...
歷史書寫
李拓梓
五月 06,2014
【週二想想】戒嚴雜憶
看見某個可能不是很精確的調查,因為近來社會紛亂,不少人主張要回到「戒嚴」時代,想來不寒而慄,這些選擇要回到戒嚴時代的人,到底之不知道什麼是戒嚴呢?遂自我反省,想想自己的戒嚴回憶,卻也想不出什麼所以然來。 我應該不算有什麼戒嚴的回憶,1987年解嚴的時候我九歲,還不是太懂事理的年紀,印象中爸爸可能會在言談中提及過「解嚴」,但「解」開的是什麼「嚴」,其實國小學生應該無從認識...
‹
1
2
3
4
5
6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