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國族認同
歷史書寫
根雨屋
4 月 22,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稱日治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現在多數人慣用中性的「日治時期」,稱呼日本在1895年到1945年的統治;但過去曾有段期間,只能使用帶有強烈貶意的「日據時期」。而這個名詞之爭,還在台灣民主化之後,淪為國族認同的標誌,再度浮上檯面。 日本在1894年的日清戰爭擊敗清帝國,...
全球脈動
黃建龍
8 月 31,2017
《加泰隆尼亞的建國之路系列一》加泰隆尼亞反叛的歷史因子
日前巴塞隆納發生震驚全球的恐怖攻擊事件,一輛廂型貨車自加泰隆尼亞廣場(Plaça de Catalunya)衝入知名的徒步區蘭布拉(La Rambla)大道,造成了十餘名各國觀光客的罹難。加泰隆尼亞廣場,是巴塞隆納最重要的集會廣場,也是觀光往來重要的交通樞紐,這次的事件嚴重地影響當地的觀光,對於已焦頭爛額準備10月獨立公投的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政府,無疑是更大的衝擊。...
主權兩岸
伊洛人
6 月 12,2016
端午節,外省難民與獨立建國
端午佳節當天有兩個人在網路上迅速竄紅,一個是質疑台灣人為何要過「中國端午節」的泛藍主持人李艷秋,另一位是質問外省籍老人「啃台灣骨」的「台灣民政府」成員洪素珠。 李艷秋無疑代表了消費「中華文化」,實際上卻沒什麼文化的國民黨既得利益集團。即使中國也要承認端午節所紀念的屈原是反抗秦國吞併楚國人,反對秦楚「黃棘共識」的楚國獨派,在抵抗秦國失敗之後才自沉汨羅江身亡。而在屈原出生前幾百年,...
政黨政治
陳峻毅
1 月 27,2016
新民主:從政治正確邁向生活正義
島嶼天光再度放晴,遠眺海的彼端,卻仍有未知的迷霧埋伏。 2016年總統暨立法委員選舉順利落幕了,民進黨的再興與時代力量的崛起,代表了「台灣主體」意識獲得共同的完全勝利。此次的政權轉移,其意義並不是所謂的第「三」次政黨輪替(輪替的價值在於進步,因此舊殖民政權的復辟並不能算在內),而是第三波的台灣民主化里程碑。繼美麗島世代訴求的終結黨禁和戒嚴、野百合世代解散「萬年國會」的努力之後,...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蔡榮裕
1 月 23,2016
「沒有一個人必須為他們的認同道歉」牽掛多少認同的困境?
「沒有一個人必須為他們的認同道歉」,這是蔡英文在總統選舉後的勝選感言裡,一句有力量的語詞。但是我想要問,如果有某些認同是潛在地認同暴力者呢? 尤其是台灣這塊飽受外來侵擾的土地,我很難假設有一方選舉贏了,大家投票決定了一些事後,各種解讀的儀式行為裡,就已經排除了國民黨在台灣歷史裡,自始以來各式統治讓人心理驚恐的舉動。雖然要去經驗對於威脅者的「認同」,這種認同隱含不自覺地出現仿同行為的現象,...
主權兩岸
Mattel
1 月 18,2016
【島嶼邊緣】昔日孫基禎拒當日本人 今日周子瑜被當中國人
孫基禎在1936年柏林奧運奪得男子馬拉松金牌,是韓國首位在奧運會奪得金牌的選手;然而,當時韓國(朝鮮)處於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孫基禎是代表日本出賽。頒獎時,孫基禎刻意用象徵冠軍的月冠樹遮住運動服胸前的日本國旗,沈默地表達國家認同。此外,朝鮮《東亞日報》雖然刊登的孫基禎照片角度可以看到日本國旗,但日本國旗卻被塗銷,此舉激怒了朝鮮總督府,《東亞日報》被迫停刊9個月。 上面這個故事,...
書評書介
蔡榮裕
12 月 14,2015
「想像的共同體」說出多少心有千千結呢?
到底共同居住在台灣,這個四面環海的地方,我們有多少共識呢?相互之間累積了多少頓的仇恨,或者多少斤兩的愛呢?愛說出了很多事,但是每當我們開口說愛時,有多少的恨意需要彌補呢?愛和恨是最古老的情感,在人類的舞台上,它們從來沒有缺席過。 我先說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印尼東爪哇省的Batu病逝,享年79歲。 我跟他沒有任何私人的關係,我甚至不曾很景仰這個人,...
歷史書寫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李重志
8 月 26,2015
台灣內部的「中國因素」及因應之道(下)
三、面對中國,先了解台灣 台灣的民意如此,那麼政黨下一步該怎麼走?在兩岸經貿統合樣態與趨勢下,除了向中國「趨統」、「趨同」者之外,不少有識之士已經提出許多分析與策略,以求能順著民意趨向,「遠離中國」或至少是「抵擋中國」。在此聚焦在民族、文化層面,提出解決的建議。處理台灣內部的中國因子,可以先由重新理解台灣,尤其是「台灣文化」開始。若要說「台灣文化」是什麼?本文以為,...
政黨政治
黃國瑞
五月 27,2015
一個只會圍堵年輕世代的政黨
年輕世代/認同台灣/反國民黨,這一聯結是國民黨所恐懼的。 陳總統第二任期的兩顆子彈與弊案纏身,讓台灣認同陷入半停頓狀態。自信滿滿的馬英九接著就任,收押陳水扁後,便鼓吹九二共識,大步推進兩岸關係,外交休兵後的ECFA協議、開放交流與陸客,帶來和諧的氛圍與榮景。馬政府原本設想一舉翻轉台灣認同,無奈自他上任後,台灣認同卻叛逆地展開高速成長,未曾減緩。 馬總統大概做夢也沒想到,...
Ko Tsì-jîn
4 月 11,2014
【我看台語片】親日台獨,反中台獨
318運動占領立法院期間,正在全台上映的KANO於議場放映,這是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學運,和近期最受注目的台片,奇妙的交集。 KANO於二月底上映,捲起另一波台片大潮,票房迅速飆升,負面評論隨之而至,指其腐蝕台灣主體意識,國族認同混亂,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否定與中國關連把拉把拉滴。 其後318運動起始,佔盡媒體版面,KANO雜音銷聲匿跡,...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