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人權
司法人權
Manting
五月 02,2014
死刑不能拿來譴責殺勠,它本身就是殺戮
社會不會因為罪犯殺人償命而受益,處死兇手不能彌補那些死者失掉的生命,殺人兩次也不是維持公正之道。社會本身如有處死個人的舉動,就沒有資格譴責它的人民殺人,死刑是不能拿來譴責殺勠的,它本身就是殺戮。 ...
洪偉勝
3 月 25,2014
站在警察前列隊逞兇的黑衣人是誰?
除了「黑衣人」,我實在想不出任何可以更精確描述他們的用語。他們一身黑衣黑褲,頭戴黑色頭盔,看似一身警用裝備,但我們在他們身上找不到任何警徽、編號或其他標識足以識別他們是否為警察,屬於哪一單位,遑論在這一身盔甲之下的究竟何人。看到的只是他們列隊站在制服警察之前,在前夜對手無寸鐵的抗議學生及群眾揮舞棍棒盾牌。 我不願相信他們是警察。...
黃兆年
3 月 21,2014
【時事想想】服貿拼經濟?笨蛋,問題在政治!
「拼經濟」一直以來都是臺灣政府慣用的施政口號。簡單而響亮,已被視為理所當然。值此政府強力護航服貿協議、規避國會實質審查之際,「拼經濟」又再度被拿出來當作合理化的政治修辭。我們正好趁機反省:在這幅「拼經濟」大旗之下,我們是否遺忘了些什麼?又犧牲了些什麼? 許多人喜歡說「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鼓吹以一種「去政治化」的觀點來討論經濟議題。...
張智程
3 月 12,2014
【京都想想】「台日韓民主框架」──尋找一個「進步亞洲」連帶形成的可能性
日本大學院漫長的春季假期,讓筆者有機會透過日韓學界與社運界進步友人的牽線,造訪韓國數個人權現場進行對話,返回日本後又直接前往福岡參加日韓兩國進步法學者所共同舉辦且行之有年的日韓常設共同論壇。而最近之所以密集且積極的與日韓兩國的進步人士接觸,是因為自己開始構思一個「台日韓民主框架」、乃至於進一步構築一個「亞洲民主連帶」形成的可能性。 ...
王鋒
2 月 28,2014
正視二二八事件始末
如果要我寫下我從未見過的災難或許太過嚴苛了,但因為我活在這塊土地上,所以請原諒我的頑固。無關乎年紀,非寫不可。 一九四五年二戰結束,日本離台,台灣人面臨國民政府接管的命運;在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號以前,台灣人並非不歡迎被「祖國」統治,而是所謂的祖國統治的方式竟然無視於一個人的尊嚴。一九四七年二月十九日的《民報》中記載,〈可怕的心理破壞〉的社論裡寫道:...
郭松穎
2 月 25,2014
【時事想想】出身
昨天,有個人說:「他無法選擇出身」。還說,若要他換一個爸爸才能選,他做不到。 他說這話的時候,我想起了她。14年前的她。 2000年,為救援「蘇建和案」,台權會、司改會、人本三個團體在濟南教會發起了「走向黎明」繞行活動。那段期間,每周六、日傍晚都會安排活動,...
吳叡人
1 月 18,2014
【時事想想】殉道者鄭南榕與臺灣民族主義倫理的重建
林世煜兄提到他跟南榕先生是「同期之櫻」,什麼是同期之櫻?這是一首描寫日本神風特攻隊的軍歌的名字。這首著名的軍歌借用櫻花的短暫綻放,創造了一種日本軍國主義關於「死亡」的美學。各位曾經看過日本人所說的「櫻吹雪」嗎?櫻花花瓣飄落有如下雪一般,非常美麗。戰前,同一期進入空軍學校受訓、一起開飛機的這些神風特攻隊員,他們彼此之間就互稱為「同期之櫻」。世煜兄用「同期之櫻」...
丁允恭
12 月 17,2013
【週二想想】當我談起獅子,我說的是…
對於每天看報時以獵奇作為最主要興趣的好事者來說,最近正夯的,就是在曼德拉哀悼儀式上,對著現場6萬嘉賓、以及全球電視機前面數以倍計的觀眾們,胡亂比起手勢的手語傳譯員。 不管這個偽手語者是否真如他的自陳一樣患有精神分裂症,這事情都揭示了這世界本質上有多麼瘋狂,豆豆先生或是王牌特派員一般的狂想曲,隨時有可能從電影上搬演到了真實世界。這足以逗樂我們每個人內心不同比例的反社會人格成份,...
Mattel
12 月 16,2013
【週一想想】怪哉台灣:歌頌曼德拉‧繼續無正義
曼德拉辭世,全球哀悼。馬英九說:在世界人權日前夕聽到此一消息,特別感到不捨與唏噓。不過,馬英九還說:曼德拉非常推崇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不過,曼德拉真的推崇三民主義嗎? 南非和中華民國在台灣有什麼千絲萬縷的關係呢?不如就先從馬英九吃曼德拉豆腐的三民主義開始談起。 中華民國國民黨政府抱著「三民主義」,高喊「世界民族一律平等」口號時,卻擁抱實施「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國民黨政府。...
陳子瑜
12 月 16,2013
下一個百年追求
民主政治,雖然在學說上有許多不同的定義,然而共通之處是都承認國家實質的主權在人民手上,以及落實人權與法治精神。我根據這項原則,提出較通俗的民主定義並進行後續討論:民主,就是由人民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回顧台灣史,自從一九二零年代,受到當時民族自決的風潮,而於林獻堂等人創立的台灣文化協會中,喊出「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這項口號以來,台灣人這三個字,便以政治民族的雛形首度出現在歷史上...
‹
…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