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馬來西亞
徐子軒
3 月 23,2016
莫讓南進變難進
近來甘比亞斷交事件再度炒起外交雪崩的舌戰,無論內外都呈現一股對總統當選人蔡英文的「92壓力」,可說是520新政的前哨戰。從蔡英文的回答不難看出,民進黨政府早有心理準備,甚至透過媒體釋放出新南進政策的風向球,企圖為台灣找出外交生路。不過,斷交歸斷交、南進歸南進,這完全是兩回事,不宜混淆討論。就前者來說,台灣應已認清,從烽火外交到活路外交,其實都難脫中國擺佈,盡人事即可;但就後者來說,...
Ambar Kaur
五月 29,2015
【時事想想】 緬甸人的洛興雅恐懼症
前年,跟一名緬甸華僑友人談起緬西種族衝突的問題,正巧,他才去過衝突地若開邦的首府實兌,準備開發附近一塊離島,並保證離島決無衝突問題。華僑在當地叫車,和司機談到前不久發生的種族械鬥,司機馬上亮出放在後座的長刀說,不自備刀械自保將非常危險,言談間也訴說洛興雅人如何強悍。 由於問了許多洛興雅人的問題,華僑忽然好奇:你好像對「這些印度人」(緬甸華人有時會稱呼皮膚黝黑的族群,包括洛興雅)有一種同情?...
全球脈動
林怡廷
4 月 11,2015
沒有安華的日子(下)
三 2013年505大選變天失敗後,馬來西亞公民社會像是飽漲了5年的氣球,一下次全洩了氣。 公民社會的疲累,更多來自心理狀態。根據Electoral Integrity Project (EIP)今年二月的報告顯示,馬來西亞的選區劃分制度是全世界最糟,選舉制度也屬倒數五名。許多人沮喪於馬國民主化的結構性困境―選區劃分不解決,下一個五年政黨輪替的希望依舊渺小。 但屬於政治...
全球脈動
林怡廷
4 月 10,2015
沒有安華的日子(上)
一 「我與安華在政治上的第一次邂逅必須回溯到1969年。那時他並沒有穿著阿曼尼套裝,而是穿著輕便的吉隆坡印度街巴迪衣和六十年代『花朵力量世代』(Flower-Power generation)所流行的嬉皮式拖鞋。」 我在2013年505大選後的夏天拜訪馬來西亞時,在華人學生組織「學運」總部發現的獨立刊物讀到這段文字,讓我對安華這位馬來西亞反對派領袖產生濃厚興趣。...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林怡廷
10 月 10,2014
馬來西亞大選過後(五)
詩人與我約在KLCC公園,我起初不懂為什麼約在市中心,那不符合他的氣質。 我想像可以和詩人在他住的孟沙區(Bangsar)小公園,一起吃馬來傳統早點、聊聊天,但我們約在偌大的KLCC公園,它有50英畝大,是吉隆坡之肺。公園旁是高聳入雲的雙子星塔。 我們甚至沒有明確說好在公園何處碰面,它有50英畝大,這場約會就像謎樣的詩句。我獨自在公園玩起尋找詩人的遊戲,直到十分鐘後,...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林怡廷
10 月 09,2014
馬來西亞大選過後(四)
革命沒有發生?或者是說,革命早已發生,革命一直發生。政黨輪替可能不過是這場民主大秀需要的燦爛煙火。 回首15年的軌跡,烈火莫熄這場馬來西亞的「九月政爭」,意外開啟了民主化的契機,打開公民社會的想像,人們拋去恐懼上街表達意見,影響力延燒了整整十年,直到2008年大選,歷史任務才算告終。 而後由Berish淨選運動接手,在2012年428達到高峰時有25萬人上街,...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林怡廷
10 月 08,2014
馬來西亞大選過後(三)
努魯伊莎在民聯黨團辦公室等待我們,與其說是辦公室,不如說是反對黨的休息室,這裡兼具交誼、辦公、會議的功能。 議員們坐在沙發上休息或交談,會議室的大圓桌上,幕僚們捧著電腦各自工作。他們像是遊牧民族,帶著電腦隨時準備移動,「習慣了,」安華所屬的人民公正黨辦公室主任王維興無奈的笑說。 我幾乎第一時間就被努魯伊莎迷住。眼前這位剛連任吉隆坡班底谷區的國會議員,年輕、美麗、纖細、...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林怡廷
10 月 07,2014
馬來西亞大選過後(二)
司機不知道我有機會幫他把支持的話帶上。我正要去國會拜訪安華的女兒,吉隆坡班底谷區的國會議員努魯伊莎(Nurul Izzah)。人們總津津樂道這位33歲當紅的政治明星,有機會成為馬來西亞第一位女首相。 在這之前,我拜訪了許多政界、社運界以及媒體圈的朋友,他們都告訴我,要理解馬來西亞近代民主運動史,這15年來公民社會的劇烈變化,有三個關鍵字:安華、烈火莫熄、...
Mattel
6 月 16,2014
【週一想想】四年發作一次的足球熱又來了
四年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又開踢了,很多台灣人又突然變成一月球迷。明明一堆人平常不關心足球,如今竟能在閱讀馬後砲的台灣媒體評論後,個個都可對輸球的隊伍說三道四指責不是,這可謂是世界奇觀啊!不僅如此,有時候還會有人以「中國人」發明火藥、印刷術的模式,搬出足球也是「中國人」發明的說法藉以自我療癒。 台灣足球目前(2014年6月15日)在國際足球總會(The Fédération...
林怡廷
10 月 15,2013
參與變革的年輕人:馬來西亞Bersih世代 (四)
歷經兩次政黨輪替,對政治改革的幻滅所帶來的冷漠,糾葛不休的藍綠統獨意識形態,讓政治成為台灣野草莓世代的「潘朵拉盒子」。但政治改革依舊是馬來西亞Bersih世代最迫切的議程,這些青年帶著警惕投身於此,即便政治也像一個黑洞,稍不留意就會被吞沒。 這群受到Bersih運動洗禮的青年世代,也被一種新的政治想像啟蒙。 「現在的馬來西亞政治並非國陣和民聯的對抗,而是舊政治和新政治的轉折...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