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歷史】中國國民黨的宗教迫害:長老教會事件

在台灣現代史上,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卻也遭致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極權政權長期的監控與壓迫,甚至被羅織進1980年美麗島事件軍事審判,創下中國國民黨政權統治臺灣以來將宗教人士判處重罪的先例。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在台灣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宣教歷程打破了台灣傳統宗教團體不關切社會及政治的特性,非常積極從事社會公益及福利事業,創辦多所學校、神學院,設立多所醫院診所,顯示長老教會關懷實際社會變遷與發展,對政治的關切則頗具喀爾文教派傳統風格,引起中國國民黨政權極大的疑忌,一直想盡辦法企圖滲透。

《反造再起》舊城再造:台中中區再生基地

舊市區午後的一杯咖啡

還記得那是二○一二年的元旦下午,我走在台中的舊市區,天氣晴朗的星期假
日,光天化日之下,街道上卻沒有什麼人影,兩旁的店鋪鐵門深鎖,很奇怪詭異的氛圍,有點像日本攝影家中野正貴的攝影集《Tokyo Nobody》中的街景,我好像誤闖了一座曾經繁華的廢棄城市。這個在我唸大學時期熱鬧非常的台中舊市區,才不過三十年的時間,竟然成為一座空城。

蘇睿弼

喜歡在都市閒逛、路上觀察的建築人,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專長為都市設計、都市形態成長與分析、都市再生,目前為東海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社會實踐暨都市創生中心主任,2012年成立中區再生基地,結合設計教學、帶領年輕人重新認識舊市區,並扮演市民與政府之間的橋樑。2018年成立中城再生文化協會,並擔任理事長。

【女人想想】求助反遭二度傷害?多元性別族群之性別暴力調查大公開

小愛和賀賀是一對女同志伴侶,在交往3年後,雙方因為價值觀以及生活習慣一直無法有共識,加上賀賀一直誤會小愛跟小明有曖昧關係,讓小愛感到無法再走下去而提出分手。但賀賀無法忘記這段戀情,因此威脅小愛說,若她和她分手,就要讓小愛公司以及家人知道他們倆的關係。小愛仍決定要分手故準備搬離開她們共居的住所,賀賀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還有搬離開的行為,除了言語恐嚇外也拿棍棒打了小愛,造成臉部還有身體多處紅腫瘀傷。小愛記得有一次衝突後,打電話尋求協助,工作人員理所當然的認為賀賀是男性,小愛頓了一下並且小小聲說著賀賀是「女性」。

這樣的回答讓工作人員嚇了一跳,回應著:我們沒有受理同性戀暴力的服務。小愛問工作人員那邊可以協助?工作人員回應不知道。

小愛失望的掛下電話,不知道該怎麼辦…….。

然而搬離開的小愛並沒有因此安穩下來,賀賀每天在小愛的公司樓下站崗以及打電話到辦公室指名要找小愛,公司同事也都很好奇這樣的情況。小愛卻無法將事情說出口,她擔心同志身份曝光會影響工作,還有也擔心別人看待她的眼光,更因為求助無門感到失望。

【南洋想想】亞太海事展:新加坡國防外交的體現

自從1997年開始,在新加坡隔年舉行的國際海事防衛展(International Maritime Defence Exhibition Asia, IMDEX Asia  ),不僅成為相關領域的重點活動,也是新加坡國防外交的成就。

名義上IMDEX看似由私人的Experia公司舉辦,該公司其實新加坡多處政府機關與公司,例如新加坡科技(Singapore Technology, ST )、新加坡民航局(Civil Aviation Authority of Singapore, CAAS)、防衛科技處(Defence Science & Technology Agency, DSTA, 隸屬於國防部 )等所投資。該公司也是兩年一度新加坡航空展的主辦單位。

1990年代新加坡海軍的建軍替IMDEX營造出適宜的環境。要舉行國防展覽,地主國本身要有一定的商機使得各大國防企業願意前往設展。星國海軍當時進行三大建軍計畫,分別是巡防艦、潛艦與登陸艦,載具本身與相關系統、彈藥與後勤等自然是可觀的採購項目。地主國相關的軍備也要充足,使得展覽不只於一般的商業展覽。

【日本想想】東京奧運前哨戰:先從打擊黃牛開始做起!

2020年夏季將在日本舉辦的國際盛事「東京奧運」,可說是舉世關注、人人想參與的體育盛宴,不過,要進入會場親眼觀賞,得先經過激烈的入場券爭奪戰。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商機,而日本政府為了避免有鑽進灰色地帶的黃牛,《入場券不正當轉賣禁止法》將於6月14日正式生效。

日本的表演藝術、娛樂事業與體育活動興盛,選擇多元但人氣活動總是一票難求,盼望能夠進場一瞥心愛偶像或參與熱血體育賽事的心願如此熱切,萬不得已時往往只能轉向購買高價門票。然而,隨著奧運開幕倒數計時,入場券取得的「正當性」,便升格為更國際性的嚴肅課題。

《我們只能歌唱》:蔡焜霖的生命故事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五日,《王子》半月刊正式創刊,主要的讀者對象設定在國小高年級到國中一年級,大約從九歲到十三歲,第一刷印兩萬本,蔡焜霖現在回想起來實在夠大膽,因為當年的成人及兒童雜誌通常一刷只印幾千本,而《王子》一出手就印兩萬本,讓同業為之瞠目結舌。

蔡焜霖當然有因應策略,刊登廣告時運用一點點小技巧,把「徵人廣告」分成上、中、下三塊,每一塊都出現《王子》字樣,自己設計版面、自己打字,所以跟制式的人事廣告不一樣。打開報紙的廣告頁,《王子》的廣告非常醒目,再宣傳《王子》是什麼雜誌,徵求有志向、熱心兒童教育的夥伴加入《王子》行列,廣告文案寫得很生動,激發許多有心人前來應徵。

【聽那些女孩唱歌】後叛客女神──Kim Gordon & Sonic Youth

1980年代初期成立的「音速青春」(Sonic Youth)在搖滾樂史的地位已無需贅言:這個引領風騷超過三十年的樂團,作為紐約獨立音樂界No Wave的頭號健將,自由恣意卻又焦躁不安、重新定義了旋律、節拍、吉他和弦,無論是後叛客、實驗噪音、無調性、另類搖滾與獨立風潮中,都能找到屬於它們的重要的一席之地,貫徹始終的獨立精神更成為無數後世樂團的搖滾標竿。

不過,我們今天不細述「音速青春」;我們把放大鏡聚焦在Girl in the Band──樂團裡那唯一、至關緊要、絕對不可或缺的那個女孩──金.戈登(Kim Gordon)身上。

蔡焜霖、蔡秀菊

蔡焜霖(口述)

1930年生於台中清水,台中一中畢業後,由於在校期間參加幾次老師推薦的讀書會,而被羅織了「參加非法組織」罪名,遭判刑10年。

出獄後,創辦至今仍有不少人懷念的《王子》雜誌,期間曾協助紅葉少棒隊出賽,之後進入國泰企業系統,負責規劃國泰美術館、出版百科全書、創辦《儂儂》女性雜誌。轉至廣告界後,在國華廣告一路作到總經理、副董事長。退休後積極參與白色恐怖平反運動,及對年輕一輩的人權教育,是一位大家所敬愛的「蔡前輩」。

蔡秀菊(記錄撰文)

1953年生,台中清水人。台師大生物學系畢、靜宜大學生態學碩士,《台灣現代詩》主編。出版過現代詩集、報導文學、短篇小說、散文集、文學評論集等多種。

【當年不能做的事!】電視節目不能出現日本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有好長一段期間,電視播出的節目內容,不得有日本成分,就連「二郭一莊」在日本職棒的出賽、鄧麗君在紅白歌唱大賽的演出,都不例外。

日本在1972年9月與中國建交後,中華民國政府立即宣布停止與日本的一切往來。對於日本影片,則有非常嚴格的三大原則;包括國語影片非依史實所需不得有日本演員,影片內容不得宣傳不友好國家,在日本拍攝或宣揚日本文化的外國影片亦不得放映。而當時已經開播的台視、中視、華視等電視台,均適用此標準,禁播與日本有關的節目內容。

但矛盾的是,陪伴許多人成長的經典卡通,例如「小獅王」(台視,1975)、「小天使」(台視,1977)、「萬里尋母」(華視,1977)、「科學小飛俠」(中視,1977)、「無敵鐵金剛」(華視,1978)、「小甜甜」(華視,1979)、「咪咪流浪記」(中視,1979)、「小英的故事」(台視,1979)、「龍龍與忠狗」(華視,1979)、「宇宙戰艦」(華視,1980)、「湯姆歷險記」(中視,1981)等,卻統統是不折不扣的日本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