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最後夏日藍調

1986年車諾比核災爆發以後,日本出現反核浪潮,1988年有一位日本歌手忌野清志郎,將美國歌手 Eddie Cochran的名曲《Summertime Blues》(夏日藍調)填上反核日文歌詞,準備出唱片,在發行前夕卻被唱片公司東芝EMI取消計畫,因為遭受母公司東芝的龐大壓力,而東芝正是赫赫有名的反應爐製造商。

忌野清志郎的《夏日藍調》(Summertime Blues)如今聽來相當震撼,完全預言了2011年的福島核災。

日本人當時不聽,從當時的三十七座核電廠蓋到五十多座,福島核災以後,這首歌再度站上了反核運動的舞台。

日本人這次聽進去了。

核安的謊言,廢核會缺電的謊言,都是鐵製的謊言,包裹在核電廠的圍阻體裡面。

都一樣的,看這歌詞就知道,跟台灣完全一樣。

台灣會不會是下一個車諾比?

台灣會不會是下一個福島?

連戰訪中、美日峰會、釣魚台

二月二十四日連戰應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邀請赴中訪問,「連習會」今天(二十五日)登場。雖然宣稱這是「走春懷舊」之旅,因此去「看看老朋友」。馬英九祝福連戰行並託連戰代為問候習近平,民進黨則對連習會表示這沒什麼好奇怪的。但實情是如此嗎?

由於連戰此行與國共論壇無關,但邀請卻是來自準國家主席的習近平。說這是老朋友敘舊也實在太奇怪。過去國民黨重要領導人在國共論壇以外的時程訪中,都與重要政治任務有關。2009年六月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應胡錦濤之邀訪中,就是胡想知道馬如何回應胡六點。2012年四月吳伯雄再度訪問中國時,就是肩負傳達馬英九預備在520演說釋出一國兩區訊息的任務。此時連戰應習近平之邀到北京跑一趟,外界自然懷疑習是否會利用這個機會釋放重要對台政策訊息。

【週一想想】快終止能源迷航

核四千瘡百孔,馬政府現在宣稱,一定要符合安全才運轉,這好像是說,核四不運轉是選項。如果這樣,恐怖的缺電危機就是假的,政府自己都曉得還有、也必須有可行對策。

反過來說,如果政府堅信缺電危機是真,唯有核四能救,那麼,核四不運轉,就不是個選項,到時候不管實際是否安全,都會把它講成安全,押著全民賭下去。

哪一個是謊言?或兩者皆是?

核電本質上就是高度危險的事物。再怎麼擁核的核能專家都不能否認,發電用核分裂反應所產生的放射線,對生物體傷害極大,影響極廣極久。然後,一切安全措施,講穿了,就是想盡辦法控制圍堵,要危險的放射線別跑出來。

人類先製造自然界不存在的超高危險,然後防堵,還沾沾自喜。發生意外,堵不住了怎麼辦?束手無策。核能(核分裂)發電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將如此,核廢料幾萬年都要如此,這是一種不會有本質改進的低科技,就這樣了,跟還不夠強大但未來可期的再生能源不可同日而語。

消失的謝長廷

大約是在農曆春節期間,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於新浪微博開設帳號,2月19日在新浪網微博事業部全球媒體拓展總監陳國柱的認證下,這個帳號通過實名也正式加V(就是在各行業的知名人物)。至此,筆者跟進了關注的行列,想了解謝前主席如何透過微博找到一個新舞台。
 
渠料隔天下午,謝長廷的帳戶迅速被註銷,消失在茫茫五億人海中。起先還以為是系統錯誤,因為新浪偶有聯結不上的狀況,但不到一小時後,幾個微博上的大V已經證實謝長廷確定被銷號。
 
發生了甚麼事?依謝長廷的說法是可能有駭客入侵,照蘇貞昌的見解是不要對中國有錯誤期待。這些當然可以提供部份解釋,但無法描繪全貌,讓我們先從微博的遊戲規則說起。
 
根據所謂新浪微博社區公約以及新浪微博社區管理規定,新浪有權處理各類違規的用戶,各種情事依情節大小,處以不同罰則,例如前些日子伊能靜由於聲援南周事件,即被禁言數日;筆者也曾在去年64紀念日,張貼相關文字圖畫,而被禁言數周。
 
這些處置是由龐大精細的新浪篩選機制與人力層層把關,務求「構建和諧、法治、健康的網路環境」。不過,以謝長廷此類知名人士觀之,只有極端的案例,如最近舉報中共前政法委書記周永康違法亂紀的律師浦志強,幾乎不見直接銷號的情形。
 

台灣輻射屋受災戶的獨白

其實大家在講反核、反核,都拿日本、車諾比的案例在講,卻忽略了台灣本來就有輻射受災戶。想想台灣政府連已受災戶的照護制度幾乎都沒有了,更何況是蓋了核四之後呢?你覺得它會想到我們嗎?

小時候念了兩年的幼稚園被發現三塊鐵窗有輻射鋼筋污染,污染指數被列為嚴重,兒童受輻射影響程度是大人的3倍,所以不知道那兩年我到底吸收了多少放射線呢!(請見全台灣輻射污染概況

剛念國小的我,被醫護人員告知已經有兩個同學上天堂了、並開始了每年的定期追蹤檢驗,那時的我並無意識。有意識的,只有從小每一年都要被抓到醫院做健檢以及抽一堆血,大大小小大概七罐,小時皮薄血少,手腕抽到一半沒血了就換另一手,另一手沒血了就換虎口,從一開始的害怕打針抽血,到目前健檢第二十年的無感。

廉價航空的社會意義:跨國經驗的普羅化

農曆年假過期間,廉價航空出現了兩則新聞:

一是在年假最後一日,從大阪飛回桃園的捷星航空因機件故障而多停留一晚,致使許多民眾無法趕上開工開學而需多請一天假,甚至在飛機上與空服員爭執欲拍攝存證亦被制止,因此受到媒體關注。

另一則同樣是捷星航空,欲訂前往大阪的數十名旅客臨櫃報到卻不能,致使延誤一個多小時而代理業務的華航先宣稱捷星超賣釀禍,後承認其不熟悉報到系統所致。新聞被框架成了廉價航空是否有害旅客權益,並且政府是否該積極介入以維護消費者權益。

靜下心來思考,其實這兩則事件都在一般航空公司發生過,換言之這是意外而不是節省成本的必然後果。不過差別可能是,廉價航空或許不同於一般航空公司具有較多資源應對「意外」,例如發現機件故障可以立刻調度另一家飛機載客,或者班次夠多而能直接排入次班飛機。不過,依舊有解決辦法,在場其他專家認為只要加保旅遊不便險(一日數十元)便可以在這些「意外」裡獲得豐厚的現金補償。

三月九日,知識分子來當滋事分子!

讀我這篇時,請搭配這段影片:http://youtu.be/eHmbMOhIQC0 (Look Down,天可憐見)

我開始關心核能問題,已經是二十年前了。

為了反核千里苦行

當時全台灣大概只有林義雄老師一個人用持續而微弱的火把在照亮這個問題,他進行了數次的核四公投環島苦行。妳看過那個紀錄片嗎,真的很苦,穿著簡單的白長袖衣服,頂著烈日,林老師規定沿途要嚴肅靜默,隊伍間,有民眾挑釁遊行的行伍,有人受不了與之爭辯,林老師很不高興發了脾氣(當天好像因此沒吃晚餐),過了一天又跟參加遊行的群眾道歉。

第一次環島苦行,走回宜蘭縣,林義雄身邊只有八個人,也正因林義雄堅持,被一些人消遣「反核四」就是DPP的神主牌。

【週日想想】長崎,以前ながさき繁華的都市

哼唱著熟悉的台語翻唱歌曲「長崎的蝴蝶姑娘」,JR特急「海鷗號」緩緩進站,我終於來到長崎,這裡是普契尼「蝴蝶夫人」故事的發生地,也是坂本龍馬二次脫藩無家可歸的暫留地。這個在歌詞被描述成「初戀的紙花傘,搖來又搖去」、「南風吹來帶著快樂的,今日天清無雲,孤單在山頂,看著大海洋,清清無船影」的「美麗的都市」。

海港長崎是一個能夠輕易融合傳統與現在的城市,電車路上習以為常的古董電車之外,尖峰時間也開出值得炫燿,並足以運載更多乘客的新式低底盤長電車。

港都以新作為炫燿,並習古典以為常,卻能夠讓城市的風景輕易融合,別有一番風情。觀光客拿著一日券上上下下,居民們穿梭其中,也不覺觀光客突兀,「長崎的蝴蝶姑娘」歌詞說這裡是「美麗的都市」,實不為過。

反媒體壟斷如何回應反對者

站在反媒體壟斷的歷史現場,我們聽到了眾聲喧嘩。台灣市民社會的活力與對多元價值的尊重,在此時此刻一覽無遺。論述與立場競爭的當下,所謂的「反-反媒體壟斷」亦因為「禮貌事件」與「喬姆斯基事件」應運而生。關於禮貌的問題,理論前輩吳乃德先生已經於〈民主不需要禮節嗎?〉一文有了相當精湛的分析。扣除了禮貌問題,這些反對的聲音大多以「它種產業類比」、「妖魔化中國(喬姆斯基事件的主要爭議點)」、「換人壟斷?有沒有好壟斷?」與「媒體資訊同質性並不影響多元管道與選擇的自由」等四個因素來表達其「反-反媒體壟斷」之立場。但筆者認為,這四種想法都是有待商榷的。

第一,「其他百業之壟斷」與「媒體壟斷」有其意義與層次上的差異。媒體端控制的是訊息,是影響偏好形塑的關鍵因素。關於所有其他服務、商品,甚至政黨傾向與政治認同都受到訊息管道的牽制與影響。

寬鬆的看法,甚至可以說它是現代社會當中,自由意志依然自由的底線。所以媒體壟斷的嚴重性遠超過其他行業的壟斷。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在《1984》當中不斷強調語言與詞彙控制的重要性(例如:戰爭即和平、自由及奴役、無知即力量),就在暗示當資訊與知識被單一媒介壟斷時,人民的思考與行動就會受到極大的限縮甚至扭曲。

【週六想想】薄暮西丘——台灣研究生帶您一窺非洲之角秘境(五之一)

「我不想說這些人有多麼樂天知足,也不想說這趟旅程帶給我純粹的感動,諸如此類的樣板話早已在小學生的作文裡氾濫。我要呈現的,是一段真實的故事,至於要扛起文明人的負擔,還是要將第三世界孩童像無尾熊一樣抱在手上照相,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選擇。」

於肯亞,二零一一年

上卷。今夜無硝煙

(一)

這就是非洲⋯⋯

星期二早上,我拖著病懨懨的身子來到了醫院。四肢無力;痰多、氣急、心空。光是呼吸,肺葉便猶如刀割。我在醫院外面的台階坐下,頭癱軟地倚扶在柱子上,雙眼發直望著天空。在我身邊的非洲人時不時盯著我看。或許他們在想,為什麼一個理應衣食豐足的外國人,看起來會像非洲垂死病童一樣。

七點四十分,我甚至懶得找人詢問。回想前一天的經驗,這邊不到八點以後是沒有人服務的。八點,終於有位工作人員將鐵門打開,並且開始掃地。大約三四十位病患 (包含我在內) 爭先恐後地跑到看診室外等候。當然,這只是追求心靈的慰藉而已,因為 醫生根本還沒到。

八點半,我無助地問我身旁的中年男子:「你知道醫生甚麼時候來嗎?」

「我不知道, 沒有人知道,」  他繼續以諷刺的口吻大喊:「這就是非洲,有人死在醫院外面也沒人會知道。 哈哈!」

「哈哈⋯⋯」  我乾笑了兩聲。這就是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