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想想】為生活而憤怒的以色列人

30歲的Ady說,他年底要去日本和印度工作了。

這位道地的以色列年輕人,學的是舞蹈。日本人和印度人需要他把舞蹈和表演專案結合為一。這點,Ady帶著以色列人普遍的自信口吻說:「這就是我的工作」。

「我不想繼續待在以色列了」,說到理由,Ady卻搖著頭抱怨,只要有機會,以色列年輕人絕不放棄出國工作的機會,哪怕打工也好。

「玩樂嗎?」,坦白說,我的問題很「白目」。

「不、不、不,我們在以色列的生活成本太高了」,Ady指著那10坪大、一居室、靠近特拉維夫中央車站的房子搖著頭說,「我這個房間,租金要2700雪克爾」(台幣23000元)。

【時事想想】《昂貴的新聞倫理課》 : 新聞自由,誰的自由?

這是一堂昂貴的新聞專業與倫理課,因為差一點就賠上了臺灣的國際影視產業名聲當學費。

相信不少國人都和筆者一樣,對前幾天在網路上流傳的一則新聞感到痛心與氣憤。這是一則有關國際大導演盧貝松(Luc Besson)來台灣取景的相關新聞,內容指出導演決定放棄在台灣的所有拍攝作業,更宣布將把原本預定的台北場景全數刪除。(註1)所幸,今天一早看到相關單位向媒體澄清,這些報導只是空穴來風。(註2)

筆者不禁反思,到底是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臺灣差一點就錯過了一個把自己推向國際、宣傳自己的好機會。到底是誰要出來負責呢?

根據新聞報導指出,盧貝松對於拍攝以來屢次遭到狗仔騷擾,使得拍攝進度受到嚴重影響,女主角史卡莉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也遭到記者惡意騷擾,甚至拍打其座車的玻璃窗戶,使她飽受驚嚇。就是因為這些惡劣的情境,使得盧貝松大量刪減臺灣的場景,迫使他萌生退意。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 (完結篇)‧之五十: 惡鬥中誕生的司法獨立

前回提到政黨惡鬥還為美國帶來了一個意外的禮物,要談這件事,咱們得把時間再倒退回亞當斯敗選的那一刻。

亞當斯總統選舉敗選的同時,國會選舉中聯邦黨也失去多數席位,原本這時候聯邦黨政府應該是「看守政府」,但是在政黨惡鬥氣氛下,亞當斯竟然趁著看守國會中聯邦黨還佔多數,使出玩法弄權手段。

亞當斯一方面修法把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從6人減少到5人,讓傑佛遜上任後,沒有機會因為最高法院法官出缺任命新任大法官,亞當斯也把他的國務卿約翰‧馬歇爾任命為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另一方面,則增加10個聯邦地區法院,把聯邦巡迴法院由3個增加到6個,增加16個聯邦巡迴法官;並賦予總統任命治安法官(Justice of the Peace),即地方簡易庭法官,的權力。

【華山論劍】梁振英馬英九PK吊車尾─香港記行之三

最近媒體整理了世界幾個大國和東亞重要領袖的民意支持度:

**菲總統艾奎諾三世,67%民眾支持;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高達61%;

**南韓總統朴槿惠,支持率60%;

**美國總統歐巴馬,支持率45%;

**德國總理梅克爾,支持率為41%;

**英國首相卡麥隆,38%;

**香港特首梁振英,28%

**台灣總統馬英九,9.2%

排比起來,馬英九和梁振英兩位在中國陰影下的親中派華人領袖在各國領袖人氣中竟然成了「吊車尾」的難兄難弟;兩人中,馬滿意度只有個位數百分比,還遙遙落後於香港特首梁振英。自然而然地馬被台灣民眾大大地嘲笑了一頓。

【週二想想】論包公家族對台灣社會的深入影響

(本文擬投稿台灣警察專科學校主辦之「包公文化學術論壇」)

以下,乃本人為本次盛大隆重、冠蓋雲集、拉平兩岸社會科學學術水平的重要研討會,所特地撰寫之論文,在此慎重提出,希望兩岸學術先進不吝給予指教,尤其是剛剛雷厲風行開革了多話學者的北京大學諸君。而若本文有疏漏簡窳之處,也望各位海涵,一如俗話說得好:「沒有一百分,也不必打斷腿。」有人既然是管中間的,就打斷他中間那隻即可。我是說,那隻麥克風。

【時事想想】慢慢剝開看看:懷念地下絲絨的年代

流行音樂史上最著名的一張唱片封面,是六十年代傳奇搖滾樂團地下絲絨(Velvet Underground)的第一張也是最經典的那張<地下絲絨與妮可>,封面上就只有一根畫出來的有些過熟黃皮已部分泛黑的香蕉,底下有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簽名,最上面香蕉蒂頭旁幾乎看不清楚地寫著:「慢慢剝開看看(Peel Slowly and See)」。

盧裡德是紐約人,在青少年時期就對搖滾樂發生興趣,聽廣播自學吉他,也開始寫歌。他大學讀的是新聞,大學時代主持一個廣播節目,在裡頭開始表演歌曲。大學畢業後他到紐約市發展,找了一家小唱片公司出唱片,後來唱片公司覺得可以他為主,組一個團,於是找來了包括約翰凱爾(John Cale)在內的幾個人,成立了地下絲絨樂團。

【週一想想】語言台灣:How are you to die?

自認為「朕都是為人民好」的馬英九又來了,這次他是指導新移民的語言教育。10月26日,馬英九以自己在美國唸書時的美國親戚(喔…..原來親戚也是美國人)故事為例,呼籲新移民配偶在家教小孩子母語就好,不要教英語與中文。

馬英九言下之意,就是新移民講話有奇怪的腔調,就算會講英文或中文,也不是標準的英文或中文,所以新移民「不應該教小孩子母語之外的語言」。對於這點,網友紛紛就教馬英九,聲討聲浪不斷。

在相關聲討的聲浪中,過去黨國統治時期的禁河洛語(或稱台語、閩南語、福建話)、客家語等「方言」政策當然又被提出來回顧一番。沒有經歷禁「方言」時期的青年學子,或許無法想像那種自然而然講出母語,卻被罰款或處罰的日子。然而,在停止禁「方言」政策的二十多年後,絕大部分的孩童已經不說母語,而且,孩童竟然還得在學校學習父母過去被禁說的語言。

中國「機動5號」奪島演練

繼「使命行動2013B」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三大艦隊自10月18日起在西太平洋地區進行「機動5號」聯合軍演;國防部2013年國防報告書則預測以中國目前武力擴張的速度,2020年後恐武力犯台。馬英九總統多次宣稱「兩岸關係六十年來最好」,但對照中國擴軍與演訓的目標直指台灣,北京卻從未停歇對台武力鬥爭的腳步。

茶黨運動的啟示:為何台灣也應該關政府

不久前美國因歐巴馬健保法案的爭議,兩黨遲遲無法妥協,導致共和黨人決定在眾議院擱置新預算案,使得美國部分職能部門關閉,震撼世界。在這過程當中,茶黨(Tea Party)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有論者譴責他們綁架共和黨,歐巴馬更稱這是一種「勒索」,也讓茶黨的力量再度受到矚目與討論。

甚麼是茶黨?台灣一般人大概非常陌生,她並沒有民主或共和黨般正式的政治組織,相反地,她是來自民間的草根運動。便如同兩黨擁有悠久的歷史傳承,茶黨認為他們所師法的,正是美國建國前,波士頓居民為反對英國政府徵收茶稅而群起抗暴,最後贏得了一個新生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