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兒的身分認同:以電影《陽陽》為例

混血兒是什麼?是指不同種族、國家的人所產生的下一代。例如:麥士蒂索人是歐洲血統與美洲印地安血統的結合,又譬如電影中陽陽是台法混血兒。

海外台灣人觀察台北市長選舉辯論

人品及適合度、社會階層向上流動,以及對人的同理心。這些是除了口頭承諾的選舉語言─比如說創造就業機會和增加退休公教人員年金政見─以及所謂人民與權貴之類的抽象修辭之外,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和連勝文在11月7日全國轉播電視辯論會裡,向選民展露出來的個人特質和信念。

這個辯論會提供了台灣全島的民眾,以及海外的台灣人近距離了解和評估兩位候選人理念的機會。在這個辯論的場合,兩位候選人向選民傳達他們的理念,爭取選民支持政見,同時顯露出強烈不同的意識形態及人格特質 。

【開往台灣的慢船】捍衛中華民國,從球場開始吧

週日晚間,穿著「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球衣的台灣代表隊,在台中洲際棒球場以9:0完封日本隊,拿下21歲級(21-and-under)的世界盃冠軍。大約在同一時刻,台灣隊在台北體育場東亞盃足球資格賽第二輪出戰香港,場邊有球迷拿著這麼一幅海報,上面寫著「郝伯伯,快來球場和我們一起捍衛中華民國」;終場主隊不幸以0:1敗北。

每個人都為棒球隊的表現喝采,但發生在足球場上的事件,似乎更值得思考。

為了紀念港人占中第50天,同時表示台灣人的聲援,球迷在這場難得一見湧入8860人的比賽中發動「五百黃傘撐香港」運動,在中場休息時舉起「我要真普選」布條。東亞足球協會(會長為中國籍的張劍)和中華足協人員試圖沒收布條。據現場球迷表示,足協人員以台灣世界排名已經是很悲慘的世界第188名為由,說球迷「來亂」可能「害我們辦不成比賽被扣分」。

翁鈺清

台灣大學社工系一年級

許介文

許介文教授有台美兩地的法律背景。德州大學博士,加州大學法學碩士。現任教於馬里蘭大學教授政策及管理。他目前在台灣觀察這次的台灣選舉,受邀於英文想想論壇定期撰稿政治法律專文 http://thinking-taiwan.com/author/ed-hsu 
聯絡許介文於 chsu@faculty.umuc.edu  

 

從日本貢米到台灣香米

在日本殖民時期,有一種米叫做「貢米,是專指進貢給天皇食用的米,一般平民想吃,可是連門都沒有,遑論是二等國民的台灣人。

在現在的台灣,有種土地規劃區叫做「特定農業區」,顧名思義便是只給農業使用,讓此地的農民能夠全心全意在農業上,以生產好的農產品供養我們。

而在新竹,就有這樣的良田,既是日本殖民時代生產貢米的地方,同時也是特定農業區,那就是,竹北—一個被幸運農神眷顧的地方。

新竹竹北的東海里、隘口里一帶是個沖積平原,是由犁頭山上潺潺流下的豐沛水源沖刷而成。此地,土壤肥沃異常,土地廣闊平坦,無疑是個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地。

在今年的全國稻米競賽中,「桃園3號」的稻米品種,是由新竹竹北當地的農民所奪下冠軍!名不虛傳地,再次印證了貢米的美名。

【島嶼邊緣】行動代號1129:別讓黑金太開心

1990年代,黑金政治一詞盛行台灣。其實,黑金政治並不是1990年代才開始,黑金政治從1950年代有選舉開始就存在台灣許久;只是因為1990年代以後,新聞言論自由讓媒體得以勇於批判國民黨政權的黑金本質。黑與金兩者相輔相成,地方的黑勢力與金權勢力相互依偎,有效控制著台灣政治;黑與金在11月29日的九合一選舉中,依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黑金政治的代表特色,當然就是買票賄選。「選舉沒師父,用錢買就有」、「國民黨不賄選就不會選」等玩笑話盛行在所謂的「民主」台灣,國民黨資深黨工詹碧霞在1999年撰寫的《買票懺悔錄》,以及曾任台中市代理市長的邱家洪也在2007年出版的《打造亮麗人生:邱家洪回憶錄》,就詳實記載他們過去為國民黨買票、作票的種種。

【政策想想】台北市需要永續防災都市規畫與建設

看完連柯辯論會後,顯然有關台北市市政建設規劃願景論述付之闕如,畢竟基礎建設與城市規劃並非兩人專長,但作為一個小而美首都城市,妥善調適目前債留子孫的都市規劃、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及台北特殊敏感地質的新城市建設論,才是邁向新城市經營的重要議題之一。

隨著城市不斷發展,都市規劃與時俱進的調整有其必要,但台灣的都市規劃部門已經過度注重財閥利益,藉由不斷的容積獎勵、轉移容積,使得不合理突破天際線的高樓一直在台北市竄出,這樣短視的都市規劃並不是專業的都市規劃,而是淪為建商獲利的工具,更重要的是這些毫無規劃、不斷膨風的容積,正是標準向後代子孫豪取土地容積的錯誤示範。

前六八九看桃園市長候選人

我是一位2012年票投馬英九的「六八九」。如許多六八九一般,當初投票理由單純,因家中長輩支持藍營,為求和諧,而將票投給馬英九。兩年過去,馬的支持度江河日下──選舉又在眼前,投票,是一種公民參與,然而盲目投票,卻會成為腐敗的幫凶,因此,在科技發達的今日,利用網絡、媒體,搜尋歸納出正確資訊,當是每位公民對手中一票負責的表現。

作為一個悔不當初的六八九,我希望痛改前非,認真研究家鄉桃園市兩位市長候選人,鄭文燦先生與吳志揚的背景、經歷、人格特質與政見。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對市長選情觀望、游移、或打算盲目投票的人,找出正確的選擇,不再後悔。

首先論背景。吳先生為桃園中壢人,吳伯雄之子,吳家祖上已有兩位桃園縣長。鄭先生,桃園八德人……其父不知何許人也,經詳查,知鄭父「民國42年考進農委會糧食局公職人員」,一般人也,無甚值得著墨之處。

又一個霸占博愛座的?

相信大家現在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對於「博愛座」一詞都不陌生。它的原稱是 priority seat(優先座),概念主要是來自北歐地區的「無障礙環境」的概念,希望殘障人士都能像一般人正常的上下巴士。

在基於安全與人權的考量之下,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大眾運輸工具都已經設置了博愛座(日本稱做優先席),並且擴大到孕婦、小孩、老人以及殘障人士可以優先搭乘。坐在博愛座上的人必須禮讓上述的四種人士,但並沒有硬性規定,完全是發自內心。

還記得在電視新聞、影音平台上我們看過多少偷拍乘客霸佔博愛座的影片嗎?仔細想想,不管是搭乘捷運或是公車,每當看到老弱婦孺以外的乘客坐在博愛座上, 時常有人會因為正義而產生懷疑他們的念頭:「這個年輕人好手好腳的,為什麼坐在博愛座上?這個人是眼睛有問題,看不見有人需要博愛座嘛?居然霸占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