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想想】戳破中國國民黨「妖韓惑眾」的「國際觀」

今年3月底,台灣爆發學運時,我在韓國寫的評論「馬總統,勿拿韓國當愚民工具」成為入行新聞界以來獲得最大迴響的文章。沒想到過8個月,韓中簽訂FTA,台灣地方選舉在即,在準備返國投票的前夕,我看到了國民黨的競選廣告,一位穿著韓服的女性坐在擺有韓國與中華民國的撲克牌前,旁白如下:

「韓國說:『謝謝,謝謝民進黨在立法院擋下法案』」

「韓國說:『謝謝台灣,慢慢來』」

「面對韓國追趕,民進黨說:『大陸市場不懷好意,最好別去』」

「結果這個月,大陸/韓國正式簽訂FTA,韓國每年比台灣省下1,632億關稅。」

【越南想想】國旗的思考:河內慈善園遊會中國要求台灣撤旗事件

上週日是年底選前最後一個週日,台灣各大媒體想必集中了火力報導各家候選人的選前造勢。應該沒有記者注意到,遠在越南河內的台灣人們,正剛剛悄悄地,在同一日的異地,與日漸壯大的中國因素過了招。

若講到在越南河內,非官方的、最浩大的國際盛事,那非屬河內國際婦女會每年所舉辦的國際慈善園遊會不可了。

這是個每年都會吸引超過一萬多個,在河內生活的國際人士前來的,大型盛會。園遊會內共設近三百個攤位,其中包括四十多個國家攤位。能夠在其中擁有攤位進行義賣,對於這些攤位的擺設而引起的廣告效力是不用多述的。

台灣在兩年以前,並不固定在這個義賣會上擁有攤位。2010年還曾經發生台灣人向婦女會申辦台灣攤位,但在中國的威迫下,被大會要求只能使用 Chinese Taipei 的名號。當時有意承辦的台灣人,還因此憤而離開婦女會團體以表不滿。

兩年後,終於因為台灣代表處的努力,以台灣名義取得了國家攤位的資格,並號召越南台商捐資義賣,義賣所得用來捐予主辦單位,以利其資助舉辦慈善活動。台灣並藉此在上萬國際人士面前亮相,推銷台灣形象及台灣精品,可謂美事一件。可是那一年,中國使館並未噤聲,他們再次對河內國際婦女會施壓。那一年(2012年),在婦女會的雙邊協調下,達成了中國要求台灣不掛國旗的協議。那是台灣國旗在園遊會被禁的一年。

第37屆波城影展,注視亞洲

細雨霏霏的初冬是躲進電影黑盒子的好時光,在台灣是,法國更是如此。

今想介紹法國西部一個重要的國際電影競賽 《波城影展-Poitiers Film Festival》,原名為《遇見朗葛瓦國際影展-Rencontres Henri Langlois Internationales  des écoles de Cinéma》,這個電影節從1977 年在杜爾 (Tours) 開辦,1990年由波城接手至今已連續舉辦37 屆的電影競賽。

誰是亨利‧朗葛瓦(Henri Langlois)?

【撲馬想想】虛假的人權話語無法促進平等─以非洲割禮為例

蘋果日報日前報導,路透社攝影師莫杜拉(Siegfried Modola)到肯亞一個部落,以鏡頭紀錄女童進行割禮時的血腥和痛楚。女性割禮主要流行於非洲,以割除女性陰蒂或陰唇代表成年過程。在醫術不發達的地區,割禮可能造成極大的痛楚,且剝奪了女性享受性愛歡愉的權利。

許多地方政府已立法禁止割禮的存在,最重甚至可以處以終身監禁,聯合國亦不惜以各式手段要脅非洲各國政府「嚴打」女性割禮。國際壓力的主要法源「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已有超過170各國家簽署,且根據聯合國的報告,女性割禮手術已經顯著減少。

然而,問題真的解決了嗎?

安倍政權讓日本右傾化了嗎?─「政治的收縮」與日本社會今後的走向(下)

1960年的被動革命

「日美安保反對鬥争」,是日本史上最大也是最初的大規模大眾運動。從1959年3月,日本社會黨、原水爆禁止國民會議(譯註:1954年開始的反核武試爆運動)、工會的全國中心「總評」等團體於組成「阻止安保改定國民會議」開始,到安保條約的修正自動生效的1960年6月為止,期間抗爭不斷。

自由開放經濟的結果,是傳統型態政黨的死路

自從中韓宣布結束FTA實質談判後,台灣官員和工商大佬頓時如喪考妣,宛如台灣即將亡國。全國工業總會發出怒吼稱:「讓台灣產業界感到『沉痛、憤怒、憂慮』」,並嚴辭批判朝野政黨,指不能光在國內惡鬥,光關注選舉。

台塑董事長李志村說,中韓零關稅是非常嚴重的事,「以後年輕人月薪不是22K,可能剩15K」。鴻海總裁郭台銘也警告,若他是外資,也不會投資台灣。

經濟部在未看過中韓FTA條文細節的前提下,就粗略評估對台灣的衝擊超過6500億台幣;經濟學家出身的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甚至投書媒體,暢談「自由開放是台灣唯一活路」。

從上述各種發言,不難讓外界理解,我政府官員和工商巨頭似乎把台灣國家發展的一切希望,全寄託在自由貿易協議上。一旦在FTA的簽訂上,搶輸了韓國,台灣將落入萬劫不復的境界。

【開往台灣的慢船】九合一選戰水晶球:如果柯文哲沒贏呢?

可能是非國民黨陣營在台北和台中輸多了,也可能是大選前夕總會發生些莫名其妙的怪事,即使擁有再怎麼大的優勢,支持者們依然害怕最後得到晴天霹靂的結果。那種小心翼翼、緊張不安的情緒,簡直就像快退伍、「八字輕」的老兵,走路、行事都格外小心,深怕出了什麼差錯一樣。每次想到這一點,就覺得台灣選舉真是既奧妙又荒謬的一件事。

別說他們少見多怪、窮緊張或是危言聳聽,因為過去經驗一再告訴我們,民調或遊行人數並不代表選票,而即使不少人都認為柯文哲與林佳龍幾已穩操勝卷,卻也有許多預測指出,即使柯林兩人獲勝,獲勝差距也可能遠遠小於一般預期。原因除了民調本身可能存在的謬誤性,也象徵著國民黨實力之強大,超越我們的想像。

千萬別忘了郝柏村和胡志強的末日預言,讓非國民黨籍候選人在台北和台中勝選,中華民國可是會滅亡的啊。

安倍政權讓日本右傾化了嗎?─「政治的收縮」與日本社會今後的走向(上)

本文原文(日文)作者簡介:木下ちがや(Kinosita Chigaya),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明治學院大學兼任講師(政治學),與小熊英二共編《阻止核電的人們—從311到官邸前抗議》(原発を止める人―3‧11から官邸前抗議まで)。譯有《無政府主義論》(アナキズム論)、《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等著作。擔任「反核週五首相官邸前抗議」(反原発金曜首相官邸前抗議)等社會運動之工作人員。

譯按:

安倍政權在重返執政之後,在國內、外都採取了急速右傾化的政策,甚至為此不惜以延後提高消費稅為名,主動解散國會。另一方面,311震災後日本的街頭也捲起數十年不見的抗爭浪潮,至今未歇。應該如何解讀這樣的政治社會情勢?日本人真的挺安倍嗎?

【島嶼邊緣】連勝文的經國路:你不知道的蔣經國

選前一週,全台沸騰,不過大家還是聚焦台北市長選舉。柯連兩大陣營對壘,一邊是嘉年華遊行與晚會,另一頭則是召喚黨國會師。連勝文為了號召泛藍歸隊鞏固基本盤,宣布當選後將把「市府路」改為「經國路」,因為連要緬懷先賢的努力與奮鬥。

連勝文演講時,後方有兩個人高舉經國路的牌子,英文寫著「Jingguo Rd.」,我想蔣經國若知道名字拼音被連勝文從威妥瑪拼音「Ching-Kuo」改為中國的漢語拼音「Jingguo」,蔣經國應該會生氣吧。

蔣經國形象在台灣是個迷思,19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對蔣經國有莫名的好感。197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則是不斷從媒體中閱讀形象極佳的蔣經國。但是,台灣人真的認識蔣經國嗎?媒體真的告訴台灣人真實的蔣經國嗎?

以守貞與婚姻框架為核心的性別平等教育?

2014年5月,國中教育會考結束後第一堂國文課,我興奮的帶著選定好的課外教材走到任教的九年級教室,卻發現,講台上有一位陌生女性正在講課。沒收到任何通知的我一問之下,才知道是輔導室安排的「兩性平等教育」課程,講師是來自「彩虹愛家協會」的校外師資,課程名為「青春無悔」(註1)

負責安排課程的輔導老師告訴我,該課程規劃在最後一堂課讓學生簽署「守貞卡」。對此,我感到萬分訝異。因為,以「守貞」為教學目標的性別平等課程,勢必將強化歧視性少數的主流意識形態;而學校讓這種課程進入校園,應已明顯違反《性別平等教育法》對課程、教材與教學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