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貢米到台灣香米

友善列印版本

在日本殖民時期,有一種米叫做「貢米,是專指進貢給天皇食用的米,一般平民想吃,可是連門都沒有,遑論是二等國民的台灣人。

在現在的台灣,有種土地規劃區叫做「特定農業區」,顧名思義便是只給農業使用,讓此地的農民能夠全心全意在農業上,以生產好的農產品供養我們。

而在新竹,就有這樣的良田,既是日本殖民時代生產貢米的地方,同時也是特定農業區,那就是,竹北—一個被幸運農神眷顧的地方。

新竹竹北的東海里、隘口里一帶是個沖積平原,是由犁頭山上潺潺流下的豐沛水源沖刷而成。此地,土壤肥沃異常,土地廣闊平坦,無疑是個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地。

在今年的全國稻米競賽中,「桃園3號」的稻米品種,是由新竹竹北當地的農民所奪下冠軍!名不虛傳地,再次印證了貢米的美名。

如今,能生產出被譽為貢米的田還在,且灌溉良田的設施依舊完整,甚至更好,農民也持續辛勤耕作。農民,憑著良好的生產環境,企圖生產好米,為的是讓台灣人也能吃到好米,從此不必再遠渡重洋跑到日本,只要在台灣,在這裡,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不過,這一切的美好,可能會永遠消失。因為,這裡是「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前身為璞玉計劃﹚的預訂地。

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一個冠冕堂皇的名字,它是什麼?說穿了,他就是個都市計劃。

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在預徵收的447公頃計劃用地比例中,有高達40%是住商用地,45%是公共施設,如公園、學校、停車場、電力設施、道路等,僅有13%是產業用地。

因此,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中的「知識」、「經濟」其實根本就不存在,貨真假實的是都市計劃,一個打算將良田夷為平地、把農地變建地的都市計劃,是一個高樓大廈、水泥叢林的炒房計劃!

我們所謂的良田,在少數人的眼中,並不是孕育作物的大地。

或者說,在新竹縣政府眼中,更直接一點地,在建商財團的眼中,看出去的並不是良田,而是尚未「開發」的平坦土地,是可以用來蓋高樓大廈的空間而已。

即使,當地的都市成長已經供過於求,但牠們可不管,也許牠們認為,土地唯有換算成「價格」才是價值,或許在牠們的眼中,唯一用來衡量價值的尺度就是白花花的銀子。

甚或,在訂定此計畫之名的當初,牠們打從心裡想的此地的所有,農業農民的,根本不是「知識」;好田好米的,根本不夠「經濟」;客家文化的,根本不配「旗艦」。就連「台灣」,我都在懷疑到底有沒有。

現在,是秋收時分。

站在竹北的東海里,放眼望去,是一塊塊的田,裡頭是一株株渾圓飽滿的稻穗。只要微風徐徐吹來,就是一片片的稻浪,襲捲大地。隨之而來的,便是一陣陣的稻香,迎面撲鼻。

貪心地盡收眼底的是賞欣悅目的景色,但,腳下所踏的土地,卻諷刺的是待價而沽的預售徵收地……。

所幸也不幸,為了反對不當的徵收,當地的農/居民早已成立璞玉自救會,畢竟,走上抗爭的路是個不得不的選擇。他們在守護良田的立場上,可說是堅定不移,每每抗爭,總是能看見大家的身影,即便有的白髮垂頭,佝僂攜仗。

所幸,我們也還有堅持原地務農的田守喜,今年的冠軍米「桃園3號」就是他所種植的品種,這種品種是市上俗稱的香米。在飯煮熟後,有一股濃郁的芋頭香味四處瀰漫,所以又稱作「芋香米」。

人如其名的他,用香米來證明,這裡其實老早就是「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是完全屬於台灣的農業經濟,以及台灣農民的智慧與知識,絕對不是新竹縣政府口中的都市計畫。

這裡是竹北。過去有貢米,現在有香米,以及一群正在抗爭的人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