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以海島地形地緣之特性,歷史發展一直與航海活動有密切關聯,台灣島上的住民是數千年來不斷渡海而來所構成,海洋史實為台灣史研究領域的重要一環。其中,海難史不但是海洋史的重要課題之一,更是台灣人的移民、殖民和戰爭記憶的一部分。
台灣歷史上,也有數起不遜於鐵達尼號海難,與台灣的時代變遷命運相繫的重大海難事件,卻因政治局勢變化及時代氛圍的限制,而隱沒於歷史及當事者記憶之中。近日上映的電影《太平輪》,是中國國共內戰末期1949年,一艘載運大批人民逃離中國,準備前往台灣的船隻,卻因撞船不幸沉沒的事件。這固然是台灣海難史、移民史、政治史等層面不可不書的一段,但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曾有許多台日航線上的商船遭到美軍擊沉,造成許多台灣人的死難,包括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搭乘的大洋丸在1942年遭難,及1943年3月19日,台日航線的豪華客輪高千穗丸由神戶開往基隆途中,遭到美軍潛水艇Kingfish發射3發魚雷擊中而沈船的事件,也應是我們不可或忘的。
航行基隆―神戶的高千穗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