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於台北市長柯文哲為了將捷運聯開宅用作社會住宅,使得位於捷運台北橋站共構住宅與美河市的原住戶紛紛跳出來抗議說:「市府的住宅政策是在壓低他們的房價」以及「他們欲企圖築起一面高牆,來阻隔這些新搬入的住戶」等抵制聲浪。事實上,高房價、買不起房子以及期待房價往上走的態度,長久以來,一直都存在於整個大台北地區的人口稠密區內,並形成兩股拉鋸對立的力量,只是,歷屆的雙北市政府執政者,都因擔心得罪選民或建商,而不敢真正有力的打房,以致雙北市鬧區的房價在這幾十年來,經由投資客和建商的炒作,變得極為不合理。
儘管如此,這樣的討論,卻都不曾終止過(如過去對議員應曉薇用水沖萬華的遊民,來保護當地中產階級「生命安全」與房價的贊同文,以及這幾天說出七年級年輕人遭受低薪壓迫和當無殼蝸牛的悲鳴等)。對此,筆者認為,不論是有房的居民,還是無能力買房者,儘管他們都極力表達自己的立場,且都頗有道理,但在這兩者的對立當中,似乎都忽略了我們將面對的共同未來-台北縉紳化(Gentrification),亦即,一個只容許中產或富人階級,以及高消費、高房租與高房價的城市(此詞取自美國社會學家-Sharon Zukin在描述紐約市變遷的用語)。而這樣的問題,就像一把雙面刃,最終都會傷害到有房與無房者。在此,筆者將以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美河市與其所在位置-新店區為例,來做一簡單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