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羅生門

友善列印版本

三月十六日《蘋果日報》論壇上有一篇文章〈台灣大學大宅門〉,在文章中提出三點建議,簡言之就是:讓台大能跟台北市更加媒合、在校門那裡蓋一個禮堂讓台大及台北市民都能使用、校門口不能蓋人文大樓。

這三點建議都相當有趣,讓我們來看一下他們表達的意涵:台大跟台北市還不夠緊密、學校的禮堂應該要給所有市民使用(當然還有臺大師生啦!)、即便知道文院用地吃緊,人文大樓一樣不能蓋。台大學生都知道我們常常戲稱我們的學校為「台大公園」,台大根本就是一個對外開放的空間。雖然到處都能看到學生,但也到處都看得到不是學生的人:早上八點跟下午三點排隊買牛奶的人潮、平常放學時間來這裡的老人小孩們,以及會定時出現在校園定點的有趣的人們。雖然他們常常忘記他們所在的地方是一所大學,是隨時都有老師學生在唸書、做研究的地方,仍然歡樂的嬉笑玩鬧,替台大帶來鼎沸的人聲;偶爾學生買到一兩罐牛奶都被視為好運,畢竟台大牛奶台大生似乎喝不太到。此外,我們也常常可以看到新體—或有人叫它綜合體育館—被拿去開演唱會、辦動漫展,或是用球場來「感恩師父、讚嘆師父」(不由得讓人好奇:什麼時候集體膜拜也成了一種運動;或是集體震動,超自然嘛!),新體對這些市民們的活動相當重視,重視到讓我們常常沒有體育館可以辦體育活動;或是已經預約好的場地臨時被拿去給其他人士使用。在這種種的生活經驗—相信台大生都不陌生—當中,我相信台大生們都會相當同意我們其實已經和台北市緊密結合了。

所以當我們再回頭過去看那三點建議的前兩點,不禁讓人納悶:我們跟台北市很脫節嗎?這又讓我想起幾年前駱明慶教授的那篇文章「誰是台大學生?」,在那份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到台大學生從1982年以來直到2000年,來自台北市的比率占了36%;如果加上新北市(舊台北縣),那這比率可以上看55%呢!這樣的學生組成,我們跟臺北市很脫離嗎?

最後在人文大樓的議題上,身為文學院學生,很感謝城鄉所的教授們能夠理解文學院空間不足的窘境。但身為哲學系學生,我更希望他們能夠理解在水源校區,也就是哲學、人類目前的系館,天花板曾經崩落過。現在在系館活動的兩系師生都得注意自己的頭頂,以免哪天我們還沒看扁我們自己就先被天花板壓扁了。而目前人文大樓的進度已經到了第十案,在這十個案子長達九年的討論過程中,教授們,你們在哪?如果有那麼好的一塊地,為什麼不早早提議呢?我們能夠理解教授們忙碌,只有退休後才有力氣關照這些事情。身為人文精神的提倡者、身為呼應張小虹老師「謙遜」的學者們,我誠摯地希望你們也能設身處地的替哲人兩系想想我們的處境。因此我想邀請你們,當然還有張小虹老師,把研究室搬來水源校區,來實際體驗一下在水源校區的生活。這裡可真的是「水岸第一排」,也不會有鄰居要蓋圍牆把你們隔絕起來,是很棒的地方呦!希望教授們在想到大門的同時也能想到:文學院只是需要一棟樓;不是一灘口水。

關鍵字: 人文大樓臺大駱明慶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