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購買力所得名列前茅,代價呢?

為反映國際間匯率與物價的差異,進行跨國人均所得比較時,通常使用購買力平價模式將名目所得轉為購買力所得。台灣2014年人均名目所得為2.3萬美元,美國為5.4萬美元,台灣為美國42%。若採購買力所得,台灣人均為4.5萬美元,是美國84%,只輸德國0.03%,比英國和日本分別高出16%與23%,〔1〕高得難以相信,因此政府喜歡拿這個指標宣傳政績。

與國際水準比較,台灣物價相對偏低

以平均工資做比較,台灣2014年平均工資4.7萬(含非經常性薪資),美國平均年薪4.8萬美元,折合月薪12.8萬元台幣,台灣名目工資為美國37%,但購買力工資為美國74%。台灣物價偏低是上開差異主因,一方面是民間習於低價競爭思維,另一面是政府天羅地網管控物價,諸如:農產品、最低工資、水電、學費…等,使得每年通膨率比國際低,經年累積變成如此。

誰說地檢署檢察官不能偵查內亂外患罪

歹戲拖棚的「阿帕契貴婦團」,桃園地檢署將全案15人不起訴處分後依職權送再議,竟然被高檢署以勞乃成所犯《陸海空軍刑法》第20第1項、第21條的洩漏職務上持有或知悉軍事機密罪嫌,為內亂、外患罪之特別法,應屬二審管轄,包括沒有涉犯該軍刑法的其他14人在內,全案不起訴處分被撤銷,發回桃檢重啟偵查,形同要桃檢將案件移送高檢署偵辦。

生命史的漂亮示範 ──《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

歷史是什麼?千百年來人類(特別是撰寫歷史的人)都不斷地詢問這個問題,近兩百年來歷史成為一門學科後,所謂的「史學理論」,也不斷地詢問這個問題。但是在號稱大眾社會的現代,對於一般民眾而言,這個問題又有著什麼意義呢?筆者認為,透過自己父親的生命史,日本學者小熊英二做出了最有意義的回答,小熊在這本新書《活著回來的男人》的後記中,寫道:「記憶,是透過聽者與敘述者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而所謂的歷史也屬於此類相互作用的記憶之一。將傾聽對方聲音,努力賦予其意義的行為,稱之為『歷史』應該也不為過。」

陳怡宏

作者出生於三重,現在在臺南工作。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碩士時是研究「土匪」,常被戲稱為「做土匪」的,博士論文則是以一個庶民的日記為材料,研究臺灣農村的皇民化問題。現在是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每天接觸各種奇奇怪怪臺灣人的文物與故事。

【內地想想】 新南向政策,就從善待人家的女兒開始吧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前幾天公布了「新南向政策」。90年代李登輝前總統曾提出「南向政策」,作為對抗「西進中國」的策略,當年這個政策在中國崛起的大環境下並沒有成功。但是,東南亞國家的環境在這10年來有了相當大的改變,使蔡英文提出的「新南向政策」在今天有了完全不同的意義。

越南的人口近億,20年來國民所得成長了近15倍,從一百多美金到近2,000美金,第一大城人口超過900萬,都市人均去年已經到達近5,000美金。印尼有兩億多人口,去年的人均到達3,500美金,首都雅加達人口超過1,000萬,人均破10,000美金。

中國經濟成長放緩,轉向內需市場,「世界工廠」迅速從中國移轉到東南亞國家和印度,並帶動南方國家的中產階級興起。這些南方國家的都市居民平均所得,已經超越中國許多二線城市,正式成為「世界市場」。

這次民進黨所提出的「新」南向政策,和國民黨「舊」南向政策的最大不同是,除了投資外,更重視雙面互惠。既然是「雙面互惠」,就不只是投資,也要去對方國家賣東西,也要招攬越南客、印尼客等等「南方客人」來台灣消費,兩邊的人才更要互動交流。這樣的雙邊關係,需要的不只是金錢,更要有對對方國家文化深入的瞭解,充分的語言掌握能力,友善親近的兩國關係。

【眷村想想】 俥馬砲、ABC──老爸的象棋和英文人生

老爸的棋藝據自己誇耀:「在眷村排名數一數二,還拿過一次水湳機場象棋比賽第一。」當年沒有領回獎盃或獎狀為證,但我相信老爸說的是真。

老爸喜歡下棋,常看他一人坐在矮凳上,拿著過期雜誌研究殘局棋譜,左思右想找出破解之道。有一天,他興奮告訴我說破了某殘局,但當場苦無實戰對手,無法立即應驗,頗為扼腕。

國小暑假期間,我多次隨老爸到機場上班,同事們一看老爸進來,數十分鐘後就有人喊:「準備開戰囉!」顯然老爸在辦公室棋藝排名第一,永遠等著被挑戰。他則老神在在,包括老芋仔和充員兵對手,縱使身旁有兩三個軍師也都贏不了他。

周末假日若在家休息,老爸最喜歡的娛樂就是下棋。最常找老爸挑戰的是計伯伯和朱仔歐利桑,另外就是女婿當將軍的曾大爺。村內好幾個老芋仔是象棋迷,他們三人實力算不錯,但碰到老爸就像踢到鐵板,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起鬨」造神的年代,得社群者得天下?

2016年的總統大選即將到來。引人注目的不僅是各政黨內部的整合情況,或是候選人們陸續端出的政策牛肉。對於某些人來說,2016大選的另一個關注重點是:社群媒體將在此次選舉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其實對於社群媒體力量的關注,早在去年九合一大選中表露無遺。例如,有不少的評論都指出,柯文哲之所以能夠以素人之姿當選台北市長,除去對手因素之外,其競選團隊針對社群媒體的經營乃是重要助力。也因此,有不少人將柯文哲與同樣善用社群媒體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相提並論。

關於台灣的稻米文化──從叱吒75年的大同電鍋談起

關於煮飯,台灣目前大多數的家庭仍然使用「大同電鍋」作為煮飯工具。

但其實大同電鍋可以說是台灣家電的「意外發明」。原本大同電鍋的原型(其實後來也沒改良多少),是1940年代東芝研發的煮飯鍋,當時所有家庭都還在用大灶跟柴燒,所以電鍋是很時髦的科技,但是1950年代之後台灣家電工廠就出現大量仿冒的設計,其中大同電鍋因為有了國家的保護,所以率先和東芝「技術合作」,生產了大同電鍋原型機。

簡單說,大同電鍋就是日本人75年前發明用來煮飯的,然後就一直在台灣流行到現在。可以說大同電鍋除了仿冒之外,真正改良的部分不大,也沒什麼新研發的科技。不像日本人對於炊飯這件事有奇怪的愛好,所以不斷改良到今天已經有IH壓力等等科技,可以說是非常誇張。

【中東想想】 攻打「伊斯蘭國」不是以色列的選項

9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於海參崴舉辦的東方經濟論壇中首度公開承認俄羅斯向敘利亞政府軍提供大量的軍事培訓與物資與武器。在那之後,有關俄羅斯增派地面部隊前往敘利亞、修繕空軍基地的衛星照片逐漸曝光:坦克、運輸機、轟炸機、軍營、上千名士兵……

當西方各國政府與媒體都在猜測俄羅斯是否要出兵介入敘利亞內戰之時,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赴聯合國大會之前,先前往莫斯科與普丁碰面。

政治社交化給予民主的生機與挑戰

美國媒體9月發生了一件台灣鮮少注意的事。喜劇中心頻道(Comedy Central, 台灣譯為爆笑頻道)廣受年輕人歡迎,以針砭時事、嘲諷美國保守派為訴求的脫口秀柯伯報告(Colbert Report),其主持人史蒂芬.柯伯(Stephen Colbert)於9月轉戰主流無線電視台哥倫比亞廣播系統(CBS, 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擔任深夜時段脫口秀節目史蒂芬.柯伯深夜秀(Late Night with Stephen Colbert)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