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TPP,安倍政權農業政策三部曲:夢想、棍子與紅蘿蔔(下)

三部曲:用紅蘿蔔引導日本農業到有競爭力的領域

在2014年度的農業預算,安倍政府持續2013年度預算的增加趨勢,並且重點增加稻田轉作飼料米的預算,而這個強化飼料米的推廣,可說是安倍政權在進攻農業的戰略思維下,以高補助金的紅蘿蔔式誘因,引導日本農業至有競爭力領域的重點政策。

大概在TPP談判結果出來之前,在美日雙邊談判期間,日本農政單位大概也知道,養豬業會是重災區。結果公布之後果然也是如此。儘管牛肉與豬肉的進口關稅都被大幅下降,但是日本養豬產業並未像和牛一般,發展出高區隔的品牌競爭力與出口潛力。而飼料米政策,正是日本農政單位企圖搶救養豬業(或者說畜產業整體),提高其競爭力的重要法寶。

【學與業壯遊】 不值得相信的教學評鑑,是誰出問題?──《大學的藝術》之九

這幾年,數次發生大學解聘在教學上表現優異的助理教授,令外界大嘆可惜。幾乎在所有大學對教師的評鑑,檯面上說是教學、服務、研究三者並重,但其實只有研究會被用來決定教授的升等,甚至去留。

大學的性質應該是教育機構,但是「教學」卻流於「良心事業」,少數熱心的教授認真經營。地位已經穩固的正教授不把教學放在眼裡,還有升等壓力的教授通常在研究上投入大部分心力。其中的一個關卡在於,教學的品質缺乏判別的方法,但研究的成果己有相對客觀的標準。

教學品質沒有判別方法?不是有「教學評鑑」嗎?

在台灣,學生大致上不認為自己對教師的回饋會受到重視,所以通常不仔細填答。因為學生填答回饋的品質不好,所以學校也不敢把這些回饋看得認真,老師也無法從中得到具意義的教學意見,也無法改進他的課程經營。一切都陷入負向循環。

專家一堆,教學評鑑搞不定?

內地想想

這幾年來,台灣的城鄉差距所得差距越來越大;在台灣努力成為國際貿易的伙伴之時,農業也遇到前所未有的衝擊。這一切,都使得農業縣的處境越加險峻。但是我深信,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裡,只有自己的土地長出來的東西是獨一無二的,唯有提升農業縣的能力,台灣才有未來。期待透過我的書寫記錄,吸引更多人關注這些議題。

【開往台灣的慢船】謝龍介提醒我們的事:台語很美麗,但它可能會死亡

10月5日,當國民黨籍台南市議員謝龍介在台南市議會用盡全力「監督市政」、砲轟市長賴清德時,他所作的和其他議員並沒有兩樣。但可能連謝議員自己都想不到的是,他在這場質詢傳達出的訊息,很有可能對台灣作出重大貢獻。

台灣何時解除海禁?

某回與台灣著名海洋作家廖鴻基先生餐敘,席間談到「海禁」問題,廖先生不無感慨地說,台灣四面環海,卻嚴禁人民自由地從事海上活動,連搭乘賞鯨船出海都得先「報關」,等同於出國;而全世界現在仍實施海禁的國家,只剩北韓與台灣。我聽完後甚感驚駭,什麼?一個自詡為民主自由的國度,竟與絕對極權統治的北韓對海洋「有志一同」,實在令人不敢置信。

迎戰TPP,安倍政權農業政策三部曲:夢想、棍子與紅蘿蔔(上)

2015年10月上旬,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 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簡稱 TPP)12國談判,達成初步協議,佔全世界GDP約四成的全球最大自由經濟貿易區成立。消息傳出,國內不分朝野一致發聲,希望台灣盡快加入TPP,最好能成為第二輪加入國。

但國內許多人心裡也知道,台灣要加入TPP,最大的阻礙之一,就是說服國內農業部門接受TPP所要求的高度自由貿易,並且在加入後,減少廉價進口農產品對於國內農民生計的衝擊。

如何拯救隱性讓渡中的台灣主權?

近日朱立倫主席以統獨路線為由在這廂祭出換柱殺手鐧之際,壓下了蔡英文主席(後簡稱小英)成功訪日的新聞。在另一廂,正要回味訪日成果的同時,小英率領部分縣市長及立委踏上了中華民國國慶舞台,說要「以行動終結對立」。當朱立倫不切實際地努力在以製造分裂之方式團結國民黨,小英聲稱要團結國家;可是,連朱主席都擺不平黨內急統與緩統的分歧,統獨對立可以終結嗎?統獨對立無法終結的話,可以如何團結國家?

統獨是無法長期迴避的議題

統獨議題因賴清德一句「我主張台灣獨立」在換柱鬧劇上演及小英出訪日本前再度成為熱門話題,熟悉賴清德的人士對此並不奇怪,做為過去擁抱台獨的「新潮流」中之一分子,早年擔當國代之時便勇於提出主張台獨萬歲的訴求。但對於一些獨派人士來說,這似乎有點意外,原因是民進黨近年都設法迴避統獨議題,特別在選前的這一年內,兩岸關係如小英在《英派》一書中所說已經定調為「維持現狀」,因為這被認為是最大公約數。

李登輝前總統在回應賴清德時表示台灣已經獨立,現在提及獨立會引發中共不滿。誠然,中共國台辦一如預期猛烈地抨擊賴清德的台獨言論是對兩岸關係「極端不負責任」的說法,並強調台獨只會給台灣「帶來災難」。這也迫使蔡英文在替賴清德緩頰時以「外界沒必要無限上綱」並聲稱相信賴清德是希望「兩岸能相互理解、和平相處」做為回應。

【內地想想】農村拼觀光──集集的「衝小鎮」滑出什麼意義?

來自英國的城市滑水道,上個星期來到集集,讓民眾以18公里的滑速,滑過著名的綠色隧道。這樣新鮮的體驗,吸引了2000名外地遊客來到山城「滑水」,對於我們山城裡的居民來說,這件舶來品更是一件稀奇寶貝。

「衝小鎮」,瞬間成為內地焦點。

滑水、辣妹、比基尼,不是「海灘三寶」嗎?任何人一聽到「滑水道」,恐怕都有類似的想法。所以,這個活動消息露出時,電視新聞馬上搭配了墾丁辣妹滑水的影片,主辦單位一看差點昏倒,趕緊對外澄清。原來,同樣是滑水,從海灘搬到中央山脈裡,意義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沒有辣妹,也沒有比基尼,無論是外地遊客還是集集的阿公阿嬤,穿著短褲,慢慢的滑過樹下。這個活動既不火辣也不刺激,「衝小鎮」提供的是一個不同的視角(趴著而不是站著),不同的方式(不是散步也不是開車或騎自行車),不同的速度,「閱讀」集集小鎮。

換言之,滑水只是媒介,「閱讀」才是重點。這個活動真正的期待是,透過一個「新梗」,讓讀者們想要打開「小鎮」這本書。

【島嶼邊緣】黨庫通國庫 黨徽通國徽 黨歌當然可以通國歌

中國國民黨的黨國體制和共產黨一樣,「黨」不僅就是「國」甚至還高於「國」。在1990年代以前,媒體要報導政府政策方向時,不是前往週四的行政院院會守候,而是在週三的國民黨中常會守候;這就是因為黨國體制,黨領導國。在黨國體制之下,黨機器領導國家,國民黨中常會才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一如對岸的中國共產黨政治局常委,憲法的規定都不如黨的命令。

在黨國體制下,造就了國民黨成為全世界最有錢的政黨,國民黨中央投資公司總經理劉維琪在1993年9月18日參加公共秩序研究會的座談會時,以「中國國民黨黨營事業的現況與前瞻」為題指出,國民黨黨營事業累積9,639億餘元的總資產,在1993年2月底,國民黨總共投資7家控股公司,轉投資各事業計有94家

在世界反死刑日看台灣選舉年的死刑政治學

英國的犯罪學者羅吉爾‧胡德(Roger Hood)教授是研究死刑制度的知名專家,他曾對全球的死刑制度進行全面考察,他的研究也認為,死刑制度的廢除,政治人物的政治意願是一項重要關鍵。面對只剩不到100天的2016年台灣大選,各個政黨候選人已逐漸進入白熱化的肉搏戰階段,就選舉戰略來看,我們雖可預期選戰過程中的政見將逐漸趨於一致化、保守化,然而一旦面對對手或選民在死刑存廢這項議題的挑戰時,政治人物又該如何因應及表態呢?我們不妨先以其他國家政治人物的經驗作為參照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