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W─墮落的天使,燻黑的翅膀

九月入秋之後,歐洲被四處流竄的難民搞得焦頭爛額,各國紛紛加強邊界管制,無情地讓難民漂浮海上。唯獨德國例外,以人道精神接納大量逃離戰亂的難民,既顯示做為歐盟領頭羊的氣度,也有替七十幾年前發動的那場戰爭贖罪的味道。正當全世界對德國與梅克爾總理豎起大拇指,這個國家的另一個「德國之光」,福斯汽車(Volkswagen)卻爆發了德國工業史上最大的醜聞,以詐術欺騙美國環保局(EPA)廢氣排放檢驗,德國的環境部長以「不只震驚」來形容她聽到這個消息的反應,然而德國綠黨議員指控她早就知道福斯汽車在搞鬼卻無作為。

福斯汽車靠著詐術騙過EPA,讓近五十萬輛柴油家用客車得以流入美國市場。如今東窗事發,不但面臨EPA可能高達180億美元的罰款,美國司法部已發動犯罪調查。民事方面,美國已有34州加上加拿大的五省對福斯汽車提起集體訴訟,預料還會增加。福斯汽車目前的主要市場尙不在美加,但此醜聞已牽動全世界的福斯市場。開第一槍的美國只占問題車總數的二十分之一不到,福斯承認已有一千一百萬輛福斯汽車使用相同欺騙裝置流入全球市場,各國已紛紛跟進展開調查。如何善後這事實上未達環保標準的一千多萬輛車,目前仍沒有方案,福斯可能根本沒有技術處理,非不為也。福斯的股價三天內跌幅超過三分之一, 數百億歐元就此蒸發,損害還在擴大中,深不見底。

旅人的書街

走在重慶南路上可以感覺時間的流動和靜止,流動顯現在建築物上的光影游走,靜止則是恆常不變的街道,二者都同時並在,當我們用「書店街」來界定一條街道,街道印象也就此定型。有一天,街道上的書店消失了,那麼,這條街還會是書店街嗎?

我以為是的,就好像童年住過的劍潭,傳說是鄭成功斬妖留劍的地方,雖然故事是虛構的,地名卻是真實的,住過幾代的人。今日的書店街不但不是虛構,更是現實的存在,至少還有幾家書店,固守陣地,撐持著一種歷史的街廓。

在現實利益的考量下,書店街意外成了一條旅店街,進駐了更多的旅店,這些旅店的所在,往往是過去知名出版社門市的原址,比如說台灣書店、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等等。最早有旅店進駐的書店典範應是台灣書店,台灣書店也是最早撤離重慶南路的老字號書局,近來,商務印書館也跟進了,只是主立面還留有商務印書館的歷史性標示,外觀則新拉了皮,漆成具有潮流感的黑色,多開了幾扇窗子,取代了原本典雅文氣的淺灰色外牆。至於中華書局,早已變身過一次,在成為旅店之前,它是美式餐廳「星期五」的一間分店,改裝成為旅店應是這一年的事,不太確定這是何時發生,偶然走過沅陵街口,才想到:咦!這裡不是星期五餐廳嗎?牛排薯條不見了,旅店的迎賓大廳在白天賣起了咖啡,夜晚又回復成飯店的櫃台。

【政策想想】 洪秀柱「公民住宅政策」不能說的秘密

偵探之所以能夠捕獲犯人,靠的不是犯人沒有清除乾淨的犯罪痕跡,而是能夠將痕跡缺席本身當做線索。

公民住宅公布以來,洪秀柱團隊從不同管道,散發各式文宣(為了分析方便,我選用洪秀柱官網上的新聞稿)。這些文宣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看不到公民住宅的供給數量與成本估算。而識字的人都知道,這兩個資料關係著該政策可以幫助到的人數與能否成真。當然,洪秀柱團隊也一定知道。因此,這個大家都知道,但就是「故意」不說明、不提供的資料,就變得意味深長了。

Ozison

作者是個愛看電影與小說的中年人。不相信世故代表成熟,不相信反抗代表幼稚,沒什麼特別的理由,就是不相信,而已。

行政決策並非賭注,而在於體民如親

位於亞熱帶的台灣,一年颱風何其多,卻鮮少像這回杜鵑颱風引來全台撻伐。判斷是否達颱風假之標準,需要氣象局科學的颱風路徑潛勢預測評估;數據是死的,地方首長繃緊神經開會討論的考慮要件除了人民財產安全的維護,還包括放假對於依照國家行事曆排定的工作所造成的延宕,對企業工廠的運作停擺造成的損失。不僅考驗著決策者對未來不可知的理性判斷,更考驗著決策者對於受眾的人性體諒;決策者的難為,就在理性與人性間拔河,「決定」更是在颱風假決定、政治決定、民意決定之間的一場賭擲。

【日本想想】 隨手可及的藝術 淺談越後妻有經驗

美術館、博物館在都市中林立,藝術不會只是都市的專屬權利。藝術與村落、鄉里的關係會是什麼?又該是什麼?桃園地景藝術節、雲林草根藝術祭和台南後壁的村之屋當代藝術展,在今年秋天輪番上陣,彷彿都直指共同的課題。如果說藝術必須汲取在地土壤的養分,才能生成厚實的生命力,那麼主辦「村之屋」的土溝農村美術館,以它的成立宗旨「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即指出一個方向。巧的是,最近參與了三年一度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其經驗應可供台灣的朋友們參考。

越後妻有位於日本新潟縣南端,總面積約760平方公里(東京都約622平方公里),連結日本海與日本第一大河信濃川,水質好、務農人家多,1955年左右,因應市鄉村合併改制,該地區被劃分為十日町、津南町、川西町、中里村、松代町、松之山町六個市鎮,也是這段期間,該地人口高達高峰(約12萬人),然而隨著1960年代的經濟成長,居民逐漸往都市移動,該地的農業、絲綢、紡織業,也隨著年輕人的遠離,成為勞力短缺、高齡化的問題地區。

誰在包庇「爆走法官」?—內控不彰的法官淘汰機制

本(9)月24日,司法院發布新聞稿,表示法官評鑑委員會以桃園地院法官曾○○於3件案件擔任審判長時,因有多次過度職權干預、介入當事人詰問程序,不當限制被告與辯護人詰問權利等情形;又於開庭時多次情緒失控、大聲咆哮、態度不佳、使用不當言詞對被告喝叱,甚至以羈押恫嚇被告。案經民間司改會向該會具狀請求個案評鑑,法官評鑑委員會遂於本月上旬決議建議免除其法官職務,並移送監察院審查。針對此案,有媒體以「暴走法官」形容此次被建議免職的曾○○法官,報導基調雖大抵亦以「懲奸除惡」劇本脈絡展開,對於司法院清理門戶的積極態度給予肯定。至於沒有被看到的一面,則是法官淘汰機制內控效果不彰的結構性問題。

怎麼放假才對不起國家民族?

廿九日風雨變小了,不但讓南部的首長免於被罵成豬頭,就連昨天新北市與台北市決定放半天假的這種決策都顯得英明起來,但是筆者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我要先批評做出放半天假這種決策的人。會做出這種決策的人,應該沒有那種南北奔波就為了趕上班、趕上學的生活經驗吧!會下達這種二十九號上午放假下午上班上學的指示,再一次讓我們見識到,一群生活圈大多侷限在北部的高級知識菁英,就是會做出讓我們傻眼的決策。雖然昨晚新北市與台北市從善如流,總算宣布放二十九號一整天假,但針對「僅僅允放半天假」這種決定,筆者還是要批判。

會做出這種決策的人,他們想必不知道,這次杜鵑颱風的強大風雨已經造成許多人必須需要整整一天的時間來清理家裡,馬路上也一定會有很多垃圾;他們想必不知道,為了二十九日下午要上班上學,台灣二十九日上午整個交通系統勢必會超級爆滿。可是大家仔細想想吧,二十九日上午可能還是風雨交加呢!搭高鐵?搭台鐵?搭公車?搭飛機?自己開車?這豈不是要駕駛員和乘客一起玩命嗎!更遑論杜鵑颱風的風雨很有可能對我們的交通設施做出重大破壞,路可能斷,橋可能塌,他們有想到這一層嗎?

【學與業壯遊】 沒有科系,學生失去方向和歸屬感? ——《大學的藝術》之七

有些事總是叫好不叫座,例如大學的學程制、大一(及大二)不分系。這些事,在構想上都是好的,而且是當前大學教育陳疴的良藥,但是,偏偏在台灣推展不開。

我們還真的不能便宜地說大學保守、不願變革而已。其實,有不少學校在做學程制、不分系的實驗,結果卻不見得好——至少,至今沒做出一個全面有說服力的結果,以及於無法推廣到全校、全部大學。

據聞,當學生不屬於特定科系時,他們常流於沒有系館、沒有人管、沒有資源、沒有同學與學長姊的可憐境地。於是,他們缺乏群體歸屬感,也缺乏學習的引導方向,老師與校方也難以追蹤其學業表現,生活情況,無法在學生需要的時候予以協助。

學程制,或是大一(大二)不分系,該有的關鍵配套運作,許多學校並沒有學到:「宿舍經營」,以及「學習諮詢制」。

宿舍,可以是學習與生活的核心

【開往台灣的慢船】建立歷史感:從路旁的坂本龍馬遭害碑到那些被丟棄的台灣歷史場所

幾年前到台南烏山頭水庫旁的八田與一紀念園區一遊,像個遊客一般的瘋狂拍照之後,靜下心來閱讀說明,才發現八田一度駐台北服務於台灣總督府,而他在台北的舊居位置,就在現在濟南路的中國航運大樓。敲了一下自己的頭,因為當時還在跑立法院新聞的我,對中國航運大樓再熟不過,至少經常去它樓下的那家7-11,卻對這段歷史一無所知。

返回台北之後,再一次的站在中國航運大樓前,下意識的閉上了眼。五秒鐘的時間內,我毫無根據的想像著當年八田的日式住宅、他每天早上向老婆告別「我去上班了」的景象,以及那時的台北街道,腦海中彷彿見到了八田。從那之後,每次經過中國航運大樓,心中都浮起一股微妙的感覺。

一旦歷史和自己熟悉的事物有了連結,歷史彷彿就沒那麼遙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