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為了男女主持人宣布離開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引起一陣「康熙走了」,接下來是誰的討論?不諳娛樂界的人無法置喙,只知康熙走了,不就是雍正來了嗎?而且是齣大戲,因為雍正的繼位雜聲不少,向來就是宮廷劇的最佳體裁。不管雍正後來的表現如何,幾百年來,陰狠狡詐,奪權篡立的形象,永遠與雍正一起寫在歷史上,深植人心。沒想到300年後,國民黨卻也不避嫌,赤裸裸在自家宮廷上演一齣「拔柱立倫」的篡立大戲。
朱立倫巧算投機的形象早有議論,但拿他和雍正相比也不算完全適當。我們看不出朱立倫有雍正的雄才大略,只看到他自命真命天子,還學雍正以血滴子丟向同志。非國民黨員或許看法不同,但對信奉國民黨教條,言必稱總理、總裁、經國先生的黨人而言,洪秀柱當然是國民黨的忠良。經此一役,朱立倫背信忘義、逆殺忠良的罵名,恐怕已是歷史定位,再難洗清了。
當然,我們也不必故作意外狀,在國民黨的黨史裡,分裂內鬥的故事罄竹難書。有些血流成河,如清黨;有些水過無痕,如「寧漢分裂」後汪蔣復合。有些看似言之成理,如容共的左右之爭;有些硬拗,如兩年前的馬王鬥與這次「拔柱立倫」。不管是過去的兵戎相向,還是現在在媒體上鼓動輿論,興風作浪,共通點只有一個,那就是以路線之爭掩護利益之爭,以人民的呼喚掩護權力的呼喚,百年來如此,絕無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