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有幾個學校在明年將成立流行音樂系,成立不久的「流行音樂產業系」在這幾年也是學生選系的熱門。
今日,英美兩國和幾個歐洲國家,能把他們的流行音樂產業推往全世界,跨越語言隔閡;日本流行音樂在東亞素有實力,而南韓近年來成為後起之秀。台灣雖然流行音樂起步甚早,也曾經極為耀眼燦爛,現在卻呈現頹勢。
台灣只有周杰倫、張惠妹、五月天等較資深歌手在華人圈還有較廣的知名度,要能有跨國境、跨語言知名度的歌手,真的是很少。愛黛兒(Adele, 27歲)、泰勒絲(Taylor Swift, 25歲)、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 21歲)這些歌手,能在這麼年輕就享譽世界,在我們看來簡直不可思議。
台灣的大學設置流行音樂(產業)系,會成為台灣流行音樂的強大助力嗎?或者,比較近似招生名堂?
流行音樂,其實有根基有學問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對於歐美流行樂、台灣流行樂都有深入研究,這樣的人可謂鳳毛麟角。針對爵士與流行樂已有大量著述、而且在多所大學音樂系任教的謝啟彬老師,是對這個問題有極深見解的人之一。
啟彬老師有極為扎實的古典基礎。到了大學就讀音樂系之後,謝啟彬老師開始認真學習爵士,畢業後又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音樂院深造爵士及流行小提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