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時代的歐美民粹主義

席捲全球的恐怖主義,讓這個時代人心惶惶,無法定論現在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

敘利亞戰爭、伊斯蘭國的興起、連續恐怖攻擊事件,讓打著反移民、反伊斯蘭旗幟的歐美右翼民粹人士、政黨再度找到出頭機會。

參與美國共和黨總統初選的地產大亨川普,敵視移民、伊斯蘭教已不是新聞。但說出口的驚人篇章,還是常常成為頭條新聞。比如說他曾說,希望在美墨之間建立一道牆(且應該由墨西哥出資),然後遣返美國境內超過一千萬人的非法移民。在一對曾效忠伊斯蘭國(IS)的夫婦於加州聖伯納迪諾(San Bernadino)造成十四人死亡的槍擊案後,他又說要禁止所有穆斯林進入美國,並要求在美國的穆斯林註冊。

在大西洋的彼岸,敵視移民的勢力甚至更甚一籌。在法國,瑪琳・勒潘(Marine Le Pen)所領導的民族陣線(National Front, FN)主打反歐盟、反移民、農業保護主義,氣勢當虹。法國剛落幕的地方選舉中,雖然民族陣線沒有取得任何一席,但該黨在第一輪的表現(十三個選區中領先六個)令人吃驚;也讓社會黨寧願在部分選區退出選舉、成全政治光譜不同的共和黨,這才沒讓民族陣線獲得席次。但瑪琳・勒潘還是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的熱門參選人。

「加入紅色供應鏈才能化解產業危機」根本是謬誤論述

上個月《中國時報》社論〈加入紅色供應鏈才能化解產業危機〉(2015年11月02日),認為台灣應該加強與中國關係,甚至開放中資來台併購,才能化解產業危機。我們覺得有很多錯誤的觀念需要批駁,以免因誤導,讓國家經濟走向錯誤的方向。

中國企業技術落後,中國政府為了扶持中國企業,組成中國產官複合體的紅色供應鏈。其企圖是以兩個策略來提升中國企業的技術水準,第一個策略是中國政府以龐大資金補貼中國企業併購國外企業,以及提供各種免費土地建築礦場資源等固定資產,降低中國企業營運成本,變相提高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殺價能力,將競爭者逼退出市場。第二個策略是利用中國市場作為誘餌,逼迫台商與外資企業接受其併購,直接深入被併購企業內部取得技術。如果不從,中國政府就以關閉中國市場為要脅。這些紅色供應鏈的策略都牽涉到中國政府介入的市場不公平競爭問題。

林維熊、林修正

林修正為中州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副教授,專攻政治經濟學、制度經濟學;林維熊為美國堪薩斯大學經濟博士,長期任教於台灣科技大學企管系,兩年前退休,目前為自由評論人與企業顧問。

【台灣與世界】 葡式燉飯vs.台南鹹粥

徐徐緩慢的城市節奏,才能品嚐出料理的真實美味和故事。這是我如此鍾愛里斯本和台南的原因。

跳上百年歷史的復古黃色木造28號電車(Electico 28),一路嘎吱作響、氣喘噓噓、老態龍鐘的牽動引領,穿梭在高低起伏、蜿蜒不定的里斯本街頭。忽而停靠市區最高點的聖喬治城堡(Castelo de São Jorge),在百年老城堡Miradouro Largo Portas do Sol鳥瞰里斯本全景。接著不經意彎進曾經是摩爾人居住的阿爾法瑪(Alfama)、龐巴爾(Baixa)等舊社區,彷彿駛進中世紀古城夢幻境地。沿途還經過市集、廣場、港區等市井小民聚集地,不到一小時,除了對里斯本這座歷史古城有了初步地理輪廓的理解,更好似穿梭在城市演進的時空隧道之中。

【日本想想】 不只是過客─淺談現代機場的理想型

踏上北海道的土地,首先是被凜冽的寒風刺痛,接著是聽見叮叮咚咚的雨聲。「哇,不會吧?」當時我的頭上應該像漫畫一樣冒出三條線,傻眼啊,旅行最討厭下雨,濕答答又難拿起相機。怎麼辦呢?我回過頭,看著降落點新千歲機場,冒出了乾脆逛個機場吧,取暖兼避雨,沒想到這一逛就是一天。

你對機場的想像是什麼?託爸媽的福,我幼稚園時就有了生平第一本護照,去的國家是日本,我難忘去迪士尼樂園時初見米奇米妮本人的狂喜,但同樣深刻的記憶,還有在機場硬要買下的白雪公主英文版(只看得懂圖片),以及在機場吃的牛肉燴飯。

那碗牛肉燴飯讓我填飽了肚子,但好貴,做得又沒有媽媽好吃──我想這就是我們過去對機場的印象,它給予我們一刻的溫飽,卻帶著一些「殘念」形象,它絕對不是旅程的主軸,搭國際線提早的那兩三個小時,完全是為等待而等待的時間浪費。但現在的機場已經沒那麼簡單、也不能那麼簡單了。

掀開警政系統性別歧視的帘幕

有名生理男性的基層警員──葉繼元,遭到申誡處分,甚至可能失去工作,只因為他「留著長髮」;此一同時,台灣警用的防彈衣只有「男用」與「男用縮小版」,完全不考慮女性的胸圍,造成許多女警的不便,不僅增加露出防護漏洞的機率,甚至還會被糾正「衣著不整」。

選立法委員≠選里長、議員

隨著2016總統、立法委員的投票日逐漸逼近,街頭巷尾親朋聚會總難免談及選舉議題。總統、副總統選情討論熱烈是一回事,但讓筆者更感興趣的卻是立委選情的話題。畢竟,感覺上這是比較貼近地方的選舉,候選人也大都是鄉親們比較容易接觸得到的對象。

在論及立委選情的諸般街談巷語中,我們總不時會聽到XXX立委勤跑基層、選民服務認真之類的支持者話語。乍聽之下似乎言之成理,但仔細思量卻不免覺得這樣的支持理由有待商榷。

【時事想想】 面對紅潮來襲,台灣怎麼辦?

中國企業紅潮來襲,展現十分威脅性的姿態,兵臨台灣高科技業的高牆下。

此一紅潮風暴,不禁讓筆者想起10年前,在立法院擔任國會助理時,曾經手處理過的一件也鬧得滿城風雨的法案:《敏感科技保護法》。

該法案的緣起自當時八吋晶圓廠是否登陸的爭議。為執行扁政府「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政策方向,2003年經發會開始草擬《科技保護法》的相關草案,該法案的核心精神,就是避免台灣科技廠商的關鍵技術,隨著人才流動而奔到中國。

《敏感科技保護法》的前世今生

爾後,《敏感科技保護法》草案於行政院會通過,並於2005年將該法案送交立法院審議;2007年3月,草案交付科技委員會審查。該法草案除了明確界定敏感科技外,也提高了罰則:敏感科技未經許可而輸出者,將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罰金由原訂的1000萬元,提高為3000萬元。

針對技術外流對國家傷害的制度性預防,台灣絕非首例,也必有來者。早在300多年前的歐洲就已經很盛行以禁令,防止高端技術人才外流,破壞國家競爭力的先例。例如,工業革命起源地英國,就曾立下嚴刑峻罰,限制特定技工出國,違者最重可以處以死刑。(夠恐怖了吧!)

隨著工業技術進步,各國對技術保護的理念和作法方興未艾,並以不同型式呈現。

【學與業壯遊】 其實學校考試和真實的人生考驗正好相反!怎麼辦?

身為一個過去非常善於考試的學生,我曾經以自己準備考試的能力為傲。在離開學校環境之後,我愈來愈明白當時的分數,是一種多嚴重的誤導。

一般學校的考試有諸般好處,除了一項之外:無法考出面對真實人生考驗的能力。而且,愈習慣用考試的模式思考,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時,其實愈是容易忽略重要的因子,愈容易錯估面對人生考驗的努力模式。用考試為唯一評價人、挑選人的方式,也充滿了偏誤。

真實人生考驗絕非限於幾個小時

一般的考試,每一科目通常一兩小時,考10科,也才兩個整天。

真實人生中的考驗哪是這樣。像我現在當個專欄作家,每個星期每篇專欄都是考驗;其他寫書的作家、專案經理,每一次考驗都是延伸數個月。對科學研究者而言,每個研究案會是為期數年的考驗;對父母而言,養育孩子是長達十幾年的考驗。

要會面對真實人生的考驗,不但要耐力,還要懂得適度放鬆與配力。

【首爾想想】安哲秀退出在野黨 國會選情增衝擊

這幾天,南韓政壇掀起一陣巨大波瀾,主角是曾經的「第三勢力」先鋒──安哲秀,他於13日上午在國會舉行記者會,宣布退出最大在野黨新政治民主聯盟。

安哲秀在退黨宣言中表示:「黨內的更大改革目標遭到排擠,並陷入只守住所剩無幾的既得權力中。嘴巴講說要改革,實際上卻害怕改革;我認為黨內已不可再有變化或革新,若在裡面無法挑戰,那麼我就要在外頭,以強大的衝擊來引領變化。」

之後,他又宣稱要「組建一個能夠順利讓政黨輪替」的勢力,但這句話脫口而出之時,距離南韓國會選舉只剩下四個月,在野陣營將陷入分裂局面,而處於危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