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蔣經國──台灣可否走出保守獨占的道路?

距離2016年總統大選投票日僅剩一個多月,相信這會是台灣民主化迄今,最沒有什麼懸念、最未選先判的一次大選;人們幾近對即將的總統當選人呼之欲出,幾乎要抱以迎接勝利,或就此淪亡的心志,同時也幾近忘卻還有一場國會要改選的戲碼,還未意識到這場國會選舉結果可能才是一項新的歷史紀錄。

頂新案後,台灣的食品管制該何去何從?

頂新案地院判決至今,各種循著正義直覺與法感情而提出的鍵盤評論,紛紛出籠。昨天彰檢也已提起上訴。輿論從爭辯法官偏袒有錢富商還是檢方舉證不足,到直接質疑法院違背科學專業,錯認有毒原料經過精煉,就可符合食用標準,等於容許把大便當食品原料;從指責法官在多達近三百頁的判決書背後,已陷入專業主義迷障,到乾脆主張食安甚至公害案件都應改採「有罪推定」原則;從討論台灣食管法該如何解釋適用,到幾近道聽途說地引述國外法制做為特定訴求的依據。這些評論見證了,台灣社會在摸索如何從自身的經驗,找尋民主治理適當出路的試錯中,正經歷著一場奇幻漂流。

邱文聰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首爾想想】二次反政府示威 激情前後的現場觀察

在11月14日的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演變成流血衝突後,民主勞總又宣布在12月5日舉行第二次「民眾總崛起」抗議集會。集會舉行前,南韓社會氛圍可謂肅殺之極。(第一次反政府抗議與緣起,請見【首爾想想】南韓反政府示威,關鍵問題在哪裡?

由於當局將第一次示威定調為「暴力集會」,警方宣布不准許第二次集會的舉行,此舉引來工運界的反彈,指責警方和政府是在聯手打壓工會勢力,在有關第一次示威的爭議都尚未釐清前,就先預想第二次示威會有「暴動發生」,根本是在貼人標籤,已違反憲法保障的集會自由。

此間,警方認定民主勞總委員長韓尚均是「暴力示威」的「主謀」,計畫緝捕。韓於是躲身首爾的佛教據點曹溪寺,尋求庇護。

佛教曹溪宗除暫時提供韓尚均棲身之處,也答應出面調停,表示已同民主勞總努力促成二次集會和平舉行,希望政府能給民主勞總機會,卻一直沒能得到警方的正面答覆。

民主勞總則提起上訴,要求行政法院主持公道,並表示,就算警方未能批准,示威仍將照常舉行。這一段時間,政府與警方對上工運與宗教界,形成肅殺又詭譎的氣氛。不少人擔心,第二次示威可能會出現更激烈的衝突。

抵制林鳳營,有辦法「滅頂」嗎?

昨天PTT有人po文自己在好市多「秒買秒退」整車的林鳳營鮮乳,引發熱烈討論。對於該網友行為的評價,眾人褒貶不一,贊成者認為比起「消極拒買」,「秒買秒退」更具殺傷力,而當事者表示這是參考日本抵制雪印的作法,接著許多網友呼籲大家跟進,認為「日本能,我們為什麼不能?」但反對者則多站在同情酪農的立場,認為味全公司淪為無辜的箭靶,且此種行為造成浪費與退貨機制的濫用。不久之後,輿論漸漸導向支持的一方,認為此舉是針對整個頂新的事業體進行攻擊,雖然味全的產品並無問題,但身為頂新版圖的一塊,便是該被討伐的目標。於是,越來越多人響應「秒買秒退」的「滅頂」行動,紛紛po上自己到好市多退貨的照片。然而,我們要問的是:一車車的林鳳營被退貨、損毀,對於頂新集團能有多大的傷害呢?

林鳳營對頂新財務的影響

陳陣

作者為一個南腔北調人

不識鍾肇政

桃園市有議員質疑市府為何要辦「鍾肇政文學獎」,並狺狺然質問:「這個人是誰呀?還在嗎?」、「為何要為他花大錢?」、「吳伯雄也很有名,為什麼不幫他辦活動?」引來輿論一陣訕笑、撻伐。在筆者看來,這位議員的問題不在於她不知道鍾肇政,而是要質詢卻不事先弄清楚狀況,有失問政專業。

「鍾肇政」是誰?坦白講,全台灣對其「聞所未聞」者,絕非僅該議員一人;就算聽過,也多半不知鍾老做了什麼事、對台灣的貢獻究竟何在。與其說這凸顯一般人對自我文化、歷史的漠不關心,不如說我們的基礎教育該好好檢討。

且容筆者先說個實例。有回一位學生收到楊牧先生親筆題贈的詩集,喜出望外之餘遂持以向男友炫耀。沒想到學資工的男友一看,用不屑的口氣說:「你拿到我班上去,看看有誰知道『楊牧』,若有,我頭給你當椅子坐。」幾乎是台灣在國際上最具代表性的詩人,竟落得學生如此輕忽、奚落,大概就可明白「人文」這一塊在目今台灣被忽視的窘況了。「不識鍾肇政」,一點也不稀奇。

給下一任台灣總統的人權備忘錄

12月10日作為世界人權日,無非是為了讓世人記得,從二戰戰火中建立起來的聯合國,在67年前這一天正式通過《世界人權宣言》這份人權清單,宣示「使這些權利和自由在各會員國本身人民及在其管轄下領土的人民中得到普遍和有效的承認和遵行。」當時聯合國花了非常大的努力,由羅斯福夫人擔任人權委員會主席的,邀集了來自世界各國、不同背景與文化的神學家、法學家、教育家,也包括時任副主席的中華民國代表張彭春,共同起草了這份奠定未來九大核心人權公約與相關國際人權體系之基礎的文件。

普世人權標準的提出,並不只是要抽象地確立人性尊嚴、平等、自由與不受歧視的各項條件與價值,更重要的是要讓各國政府嚴正重視,底層人民的苦難與所遭受的迫害,究竟離人權標準有多麼遙遠,以及政府究竟要採取哪些適當措施,盡可能將不公的現實往上拉近以符合人權標準。世界人權日其實不值得慶祝,反而是這67年來年年敲響警鐘,提醒各國政府任何的作為與不作為,都必須以人權為準繩來加以思量和判斷,否則極權的火苗任何時刻都可能復燃。

有關台灣地名標示華語羅馬拼音的回顧

有關台灣地名如何標示華語羅馬拼音的問題,1996年以前,台灣大抵採洋人Wade Thomas制訂的威托瑪式。但路牌與牌示基本上都是「漢字」,很少並列「羅馬拼音」(羅馬拼音的定義是以abc羅馬字母標示任何一種語言)。不懂漢字的外國人或第二代僑胞,在台灣旅行確實會有「行無路」的困擾,因為abc這26個羅馬字母才是全世界通用的字母符號,「漢字」對外國人或第二代僑胞而言,學習非常困難。而羅馬拼音用途也非常廣泛,例如大家都知道日本汽車NISSAN,但很少人知道NISSAN翻譯成「漢字」是什麼?日本公司會以日語羅馬拼音如NISSAN直接打品牌,而不是用日語注音符號(假名)或漢字打品牌。許多國家的國民教育都會有羅馬字母教育,例如日本的國民教育在小學低年級教「日語的注音符號(即平假名與片假名)」,中年級的「國語」課本,一定會教「日語注音符號與羅馬拼音的對照」,日本學生用電腦打字(包括漢字),幾乎100%用英打的方式打羅馬拼音,不會用日語注音符號。

街道的名字,土地的名字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名者何物?吾人所謂玫瑰者,易其名,未能減其甜香」(筆者譯)

──〈羅密歐與茱麗葉〉,第二幕第二景,莎士比亞

在筆者曾經長年居住之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巴勒摩Palermo區中,有塊區域在近幾年來因許多藝術家與酒吧聚集,被當地人稱為巴勒摩好萊塢Palermo Hollywood。在這裡有條寂靜的街道,街名是洪保德,當然,這是用以紀念曾走遍中南美洲,發現多種物種的普魯士帝國有名博物學家與科學家洪保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