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大學的「系辦助教」,你有什麼印象?不少人會想到的是:處理報帳或影印等雜務,幫系主任和老師們打雜,常是年輕人邊準備考試(留學考、公務員考⋯⋯)一邊賺錢的過水工作⋯⋯。無論校級、院級、系級,各種層級,在大學,通常不把行政職務當成專業。而這件事對於大學的品質經營,有非常不利的影響。
這麼說,並不是認為行政人員處於「弱勢」。事實上,有些公務人員資格的行政人員,在學校相當強勢,有時候不把教授和行政主管放在眼裡,因為他們無實質的獎懲權。有院長和我說過,他甚至叫不動一個工友。
我指的是:學校常不認為行政職務該自主開創,可以積極行動提升教學成效、用獨當一面的姿態面對學生、校友、可能的合作伙伴。換句話說,學校是把行政職務,當作依法行政的公務員、說一動作一動的萬年助理。
其實,學校的行政職務更應該被視為專案經理、功能負責人,他們的主動性、開創能力、積極態度,是學校經營品質的重要決定因子。在歐美的學校,學校行政職務(例如我們的「系辦助教」),扮演了許多關鍵角色,負責許多重要工作:
有溫度的人與人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