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運遇見藝術:寫在太陽花運動兩週年

那一天拐進青島東路,太陽已經偏西,棧板與學生的帳棚仍在,舞台上的人聲嘶力竭、口沫橫飛。2014年春天,台灣學生為了反對黑箱服貿協議,攻佔立法院,進行前後長達二十四天的抗爭──太陽花學運。

走過濟南路的賤民解放區,吸引我目光的,卻是一旁的行為藝術表演:在瓦楞紙做的「自由經濟島號」船上,貼有「趕快簽老闆賺大$」、「富人稅下降、GDP上漲」、「美國萊克多巴胺」等標語,表演者右手高舉蓄勢待發,爾後肢體晃動幅度越來越大,終於癱掛在船舷上,奄奄一息。強烈肢體表現卻使人感受到在「自由經濟」口號下,固然有包著糖衣的經濟利益,也可能招來危機與惡果。表演藝術從頭到尾未有一音一語,卻更發人深省。

看到真相,帶來和解──白色恐怖史料是否可能全面公開?

日前因憲兵查緝白色恐怖相關史料事件,讓「憲兵作為司法警察是否合理」以及「同意搜索之合理性」成為焦點議題。全面真軍也曾經從法律專業切入此議題討論。而在政論節目《正晶限時批》探討此事時,更是上演了一場「史料移轉」的突發狀況。姑且不論政論節目綜藝化、史料保存及解讀的專業性等等的問題,筆者今天想從另一個角度切入,跟大家討論:二二八、白色恐怖、甚至是美麗島事件等威權時代的政治案件相關資料,是否有全面公開的可能性?

【時事想想】 罵「扁團隊回來了」,根本是酸葡萄心態

蔡英文公布林全為未來閣揆的新人事後,陸續又浮現一些部會的人事傳聞。國民黨有心人士批評,這些名單都是「扁政府人馬」,「扁團隊又回來了」。暗指扁政府所有的過錯、問題,未來蔡政府恐將重蹈覆轍。

這種說法,不只毫無根據、毫不負責,充滿酸葡萄心態,更完全忽略了過去八年來,民進黨為執政所做的準備工作。

要執政,首重「人」。人,絕非只關注檯面上的政務官,檯面下、中高階以降的執行者,更是執政成敗的關鍵。

2000年扁政府執政當下,最難以迴避的問題,也正是「沒人」。沒人,不只單指缺乏有經驗的高層官員,也包含中低階的執行人員,諸如有公務部門經驗的機要人員,和幹練願配合的文官。

【日本想想】 沒人理的寒暑假作業 小阿宅作出驚人成果

正在就讀國中的西川君舉辦了一場博物館展覽,小學六年級的山本君出了第一本書,書的內容從168件文具開始談起,而這些,竟然都「只是」他們的寒暑假作業。這項可自由訂定題目的「自由研究」,讓他們名正言順深入「玩」興趣,爸媽也跟著一起作陪動腦筋,誰說熱中喜好就是不務「正業」呢?

先從西川君的故事開始說起吧。西川充希在日本三重縣就讀國一,最喜歡昆蟲,觀察、採集、製作昆蟲標本是他的最大嗜好。有一天,他在夜歸回家的父親車上發現了昆蟲的觸角,引發了這名昆蟲小阿宅的興趣,發揮追本溯源的推理精神,他詢問過父親後,發現父親回家前去了一趟便利商店。

禁用巴拉刈的問與答

2015/12/14林宏燦先生以〈聽說又有人要禁巴拉刈〉一文質疑我們2015/12/8於想想論壇的投書〈禁用巴拉刈減少自殺:韓國能,中國能,臺灣呢?〉,我們很高興有機會可以跟農業從業者直接對話,把我們的想法進一步釐清。相信大家一起關心此議題,可以讓我們的農業環境更好。以下是我們對林文及相關質疑的回覆。

全民討黨產,能不一起討「黨案」嗎?

最近有兩件事很熱門,第一是討黨產、第二是搶救史料,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議題,事實上存在重要的關連性。討黨產,一般多半關注「有形資產」,那些算得出「價錢」的土地、建物等等;搶救史料的議題,外界都將焦點鎖定在從政府機關內外流到民間的檔案資料,著重在「政府機關」身上。但其實兩者可以合起來看,也就是討黨產的同時也可以搶救史料,搶救史料的同時也能幫助討黨產。這聽起來有點繞口,不過若是將兩者放到過去「黨國不分」、「以黨領政」的歷史脈絡下來看,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在那個「黨國不分」、「以黨領政」的時代裡,除了蔣介石、蔣經國說了算數的強人統治之外,許多政府的決策都是由國民黨黨中央做出決定後,再交由行政機關來執行,因此,要瞭解當時決策,看國民黨中常會檔案可能比看行政院院會資料還來得重要,要瞭解威權體制下的台灣歷史,國民黨的黨史資料是絕對不能忽略。

國民黨的黨史資料算不算是國民黨「黨產」?當然算,黨產可能取之「非法」,那「黨史資料」應該沒有「非法」的問題吧!確實如此,但誠如前述所言,在「黨國不分」、「以黨領政」的時代裡,「黨史資料」就性質上而言就如同「國家檔案」般的地位,其重要性不能僅以所謂「民間團體內部資料」來看待。

【學與業壯遊】 實驗課,為了重複流程,或是科學精神?──大學的藝術之二十四

人類什麼時候開始學會做實驗,大概就在什麼時候,科學開始突飛猛進。實驗和科學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我們都知道。因此,大學幾乎都會開設實驗課,許多理工院生,攤開課表可以發現至少整整兩三個下午是在實驗課中度過。

但是,這些實驗課有什麼樣的成效?學生從中學到多少的科學精神?學校和老師用多少心力經營實驗課程?

假造數據,實驗何益?

我曾經訪問一位在台灣頂尖大學學生,他這樣描述他在實驗課中的觀察與收穫:

流體力學的助教是一個碩士,不是物理系畢業,對於流體力學的實際內容非常不懂。他手上有標準的數據及理想的實驗結果。如果我們做出來的數據,和標準版本不相符,助教就叫我們調參數、調結果,或是重作,總而言之就是要做出和預期差不多的結果。我覺得這對科學精神是很大的殺傷,不相信自己的數據分析,還談什麼實驗精神?

做有機化學實驗的時候明明每個步驟都跟著指示進行,但結果時常和預期有所出入。常常因為時間不夠但必須交報告,所以觀察一下同學的結果,修改自己的報告內容。

【開往台灣的慢船】從台中早餐看到新一波「愛鄉土」運動

台中早餐和炒麵、東泉辣椒醬,最近突然成為熱議焦點。身為已經落腳台北的台中人,真是與有榮焉。不管台中炒麵是不是真的那麼好吃,也不管不停反覆在網路上出現的「台中腔」討論結果究竟如何,見到眾人對故鄉的討論愈多,總是件好事,可能因為那給人一種存在感和偶爾的驕傲感。

除了包含黃安的少數人之外,應該沒有人會說自己不愛台灣,但「愛台灣」畢竟是一個整體的大概念,在每一天的分分秒秒之中,自身所處之地恐怕才更加實際。所以這一次的「早餐之亂」之中最彌足珍貴的是,我們不但見到了台中人對在地的熱情,甚至也從一個甫自台北移居台中一年的年輕人身上,見到了「他鄉原來是故鄉」的愛。

日本的鄉土情

鬥牛士失憶症的療癒,台灣郎的失憶症呢?

鬥牛可說是西班牙最顯著的民族標幟,許許多多的文人、畫家、音樂家都以鬥牛為主題留下不少浪漫的創作。然而在浪漫的表象之下,鬥牛是極其殘忍的動物虐待,嚴格講也不能算是源自西班牙的光榮傳統,是進入十八世紀後西班牙海權開始式微,才在國內興起的集體亢奮活動,重拾羅馬競技場人獸搏鬥的血腥品味。反對的聲浪自十九世紀就出現,近年保護動物人士的抗議更是如影隨形。巴塞隆納的鬥牛曾經遠近馳名,但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的議會已於2010 年決議禁止。除了動物權的理由之外,去西班牙化的民族主義動機也參與其中,一舉兩得。其實加泰隆尼亞的鬥牛傳統可以追溯到中世紀,但他們把鬥牛歸為西班牙的獨特文化,不屑保持,也沒人扯文化歸文化,政治歸政治這種調。

【島嶼邊緣】國民黨黨產從超過9639億縮水至166億!?

被譽為全世界最有錢的政黨,投資事業規模比財團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國民黨,究竟有多少黨產,其實是謎。國民黨現在聲稱黨產只有166億元,國民黨的說法,或許連曾經擔任過國民黨黨主席的連戰也不相信,國民黨黨產怎麼可能比連家在1993年的財產約297億元還少。(註:1993年7月「資本家」雜誌(FORBES中文版)估連戰財產有11億美元(約297億台幣))

國民黨除了在各地的土地與不動產之外,國民黨過去旗下共有中央、光華、華夏、建華、啟聖、景德及悅昇昌等七大控股公司,估計至少超過200家具有人事主控權的轉投資事業,投資項目涵蓋金融、證券、保險、石化、瓦斯、水泥、能源、氣體、電子、鋼鐵、營建、租賃、貿易、製藥、橡膠、資訊、紡織、造紙、營建開發、專案、文化、出版、媒體與海外投資等等,投資項目之廣、資產之多,堪稱台灣最大的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