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想想】 311震災第五年:用照片鎖住記憶的義工活動

友善列印版本

我想說一個失而復得的故事。

話得從五年前的3月11日開始說起。當時日本一陣天搖地動,地震粉碎了數萬人的家園。於大阪一所高中任職的川谷清一,在地震發生後加入義工行列,前往了災區協助清理工作,他也登錄擔任「清洗照片義工」,撿拾相片、手錶、獎狀等物品,再加以清洗保存,期待有朝一日能有人前來失物招領。當時,川谷曾在南三陸町撿到一張情侶照,裡頭的情侶笑得甜,他暗自祈禱著兩人能平安無事。

一年後的秋天,他開了一場攝影展,展出他擔任義工過程所拍攝的受災戶、災區相片,那張情侶照也一併展出,而照片中的女孩本人,竟然也來看展,出現在他的眼前,原來女孩是聽朋友說攝影展中有自己的照片,所以前來「相認」。川谷小心地詢問「照片隔壁的男生」是否安好,女孩告訴他,「我們還在交往呢」,讓川谷起了一陣感動的雞皮疙瘩。2013年的7月,這對情侶結婚了,還邀請川谷一起參加,當時婚禮上放的slide show中,唯一一張震災前的照片,就是川谷撿到的這一張。南三陸町的照片清洗計畫中,有15萬張已經數位化,目前有四萬張照片已經被失主帶回家。

這對昔日患難情侶(今日幸福夫妻)拿著失而復得的合照,擺出同樣的姿勢再照了一次相,川谷的雞皮疙瘩,在我讀到新聞時,也感同身受了這番感動。四萬張照片的其中一則佳話,如同奇蹟一般的故事,充滿著浪漫的命定色彩,背後其實是得力於低調、樸質、穩紮穩打的整理工作。

震災後,日本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志工潮,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甚至有旅行社開出一日志工團,報名參加者在大都市坐夜車前往災區,早上可抵達,到當地幫忙打掃、整理,旅行社會幫你準備便當,不會用到當地資源,到晚上再回家。還有另外一種義工,就是像川谷這樣的「清洗照片義工」,幫忙清洗這些被汙漬、泥水弄髒的,卻充滿回憶的照片。

一張照片可以賦予人的情感憑藉,實在太多太多。第一時間進入災區的自衛隊員、志工們,也許也了解這一點,這些照片沒有被當垃圾丟棄,卻也無暇去處理,透過媒體鏡頭的拍攝,這些照片充滿髒污卻珍貴,引起觀眾的感嘆與沉痛,但看在攝影產品大廠FUJI FILM一群社員的眼裡,卻衍生出另一項課題──如何不讓這些照片再劣化、損壞下去?

(FUJI FILM於2011年4月釋出的清洗照片教學影片。)

他們開始進行各種實驗,尋找最適宜的清潔方式,在網路上po教學影片,並將照片從當地「接」回工廠,短短兩天,70名志工救回了3000張照片,這件事引起更多日本人的注意,紛紛投入義工行列,清洗計畫逐漸擴大,如今FUJI FILM功臣身退,主要由宮城縣仙台的「おもいでかえる」和千葉縣的「フォトサルベージの輪」兩個團體仍在持續進行清洗計畫。

「清洗照片」聽起來一點都不當務之急,甚至很可能會被視為沒必要。「おもいでかえる」的理事長野瀬香織也是仙台市民,她雖然幸運地倖存下來,但家鄉卻沒了,她手上僅存下來三張和弟弟兒時的合照,相機當然也不知道被沖到哪去了。當時她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最後參加了照片清洗計畫,清洗的過程中,她想,現在在清洗的相片,肯定對誰來說是重要的存在,就算住的地方被剝奪了,回憶之物也能讓人湧升出活下去的勇氣。後來她也自己創立了清洗照片的非營利團體,以仙台市為中心,該團體總共收到55萬張照片,2012年開始每年舉辦展示歸還活動,截至目前為止已歸還了75686張照片(最新一次展示歸還活動於2016/3/11~3/21舉辦)。

文章開頭所提的情侶合照,是一個美好的例子,但其他別的照片中,恐怕就上演著另一家人的生死分離。法國社會學者Jean A. Keim曾經如此評論著逝者、生者與相片的關係:「到死亡之前,人們希望自己的影像能永續保存,這樣在過世後,活著的人們如果想要記得已故親人們的身體特徵,便可於相本或書信夾中搜尋照片作為逝者的延續。如此一來,逝者便因為這些認識自己、記得自己的人而繼續存在,而且如果不認識逝者的人們也再次發現他,逝者便會在記憶中重生。」因此,即使這些相片包含著沉痛與傷感,卻也因為這些相片,遙想與懷念才能有所憑藉。

再試想,如果這些照片都只是數位檔案,僅安放在電腦記憶體、記憶卡、隨身硬碟當中,在海嘯來臨之時,它們可能也被消滅殆盡了。就算在風平浪靜之時,誰又沒有檔案失蹤的經驗呢?從國中到高中、從大學到出社會,相機換了不少台,電腦也改過好幾版,國中畢業旅行的照片早就不知道走失到哪去了,臉書傳來高中同學生日的提醒,原本想要找張當年合照來念舊一下,卻也早就不記得丟到哪個資料夾去,更別提明明檔案放在那,卻永遠不懂它哪個筋不對為何自行「損毀」,甜甜的笑臉變成一格一格的亂碼。英國紐克大學數字檔案學家Jenny Mitcham說過,我們沒有時光機,可以讓我們確信200年後數字化的東西依然存在,就連Google公司副總裁Vint Cerf都曾呼籲,人們要把最珍愛的照片洗出來,免得將來的科技無法讀取舊時代的檔案,而失去「回憶」。

紙張看似脆弱,卻在泥水當中,展現出堅強的生命力,留住了歲月,比起0與1的訊號,可靠得多了。而照片凝結了某個我們最想保留的瞬間,哪怕那一刻稍縱即逝,哪怕這一刻已滄海桑田,照片讓我們看得見回憶、摸得著時光,這多麼珍貴。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