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原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博士,廈門大學博士後,自由作家

【欣潔想想】打造新政治?先理解真政治!

新政府上台,選舉結束將近半年,新政治與舊政治的論辯,在不同的媒體、文章中都有看到許多敘述,新政治,到底是什麼?新與舊的差異為何?又該如何達到?身為一位代表小黨參選的候選人,我確實是於新政治有許多的期待與想像,並希望能透過參選實踐,而「選舉」正式參與政治的一個相當重要的過程。然而,這樣的理念,當然在選舉過程中間,遇到許多的困難與掙扎。

直到現在,我依然持續地反思這其中的矛盾困境,也希望透過書寫,讓更多人一起重新思考「新政治」,並且逐步理解相對舊的政治現況。

我的競選團隊成員,多半是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過去的經驗多是參與各種社會運動;而我自己,雖然也在民進黨中央工作過一段時間,但絕大部分的經驗,多是限於非營利組織、社會運動、國際工作,雖然也從外圍推動一些政策的落實,但對於「政治」,對於「選舉」其實是相當陌生。

因此,決定參選後,就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了許多長期的政治工作者,和這些經驗豐富的前輩聊天、聽取意見並快速吸收、轉化、學習,成為我和我的團隊在初期的重要工作。

從邊聽邊學邊做的過程中,我們慢慢了解到,傳統選舉的模式在基層組織層面中,隱隱的有一個SOP在運作著。

高雄要展現新南向政策商貿基地的雄心壯志

蔡英文政府在總統府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及國家級「東協與南亞研究智庫」,希冀以人為核心的五年期對外經貿新戰略,積極推動與東協及南亞地區之人才、產業、投資、教育、文化、觀光、農業等發展密切的雙向交流及合作。是以,新南向政策企圖將台灣最擅長的資通訊科技、金融產業、智慧機械,甚至物聯網發展脈絡等都納入之,而地方政府在新南向的政策網絡中有很大的發揮機會,尤其高雄具有物產、運輸、工業等優勢,非常適合作為新南向政策之商貿基地之前沿。高雄近年來亦推動產業結構的轉型,將數位內容、綠能、觀光、創新等產業引進高雄,增加高值服務業產值,對於台灣強化在東協地區的產業供應鏈將大有貢獻。

高雄本身就是南進的基地

【時事想想】民進黨落實週休二日 全國放假日一致

向來以照顧勞工權益為原則執政的民進黨,卻在2016年重返執政後,在放假日的議題上慘遭抨擊。民進黨在2000-2008年執政其間,完成修正勞動基準法、定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制定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制定兩性工作平等法、制定就業保險法、制定大量解雇勞工保護法、制定勞工退休金條例、修正就業服務法
修正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等,每一項都是為了勞工的權益。

更具體的,例如,2001年放寬勞保老年給付要件,就讓18萬多人受益;修正投保薪資分級表,也讓150萬人受惠。 2003年開辦勞保紓困貸款後,也有45萬餘勞工受惠,撥款514億餘元。最重要地,2004年建立勞退新制後,高達643萬9千人建立個人退休金專戶,工作年資隨人走,不再因雇主歇業、勞工轉業喪失退休金。

目前在勞工週休二日的議題上,重視勞工權益的民進黨政府卻飽受批評,這則是很詭異的狀況。 

【島嶼邊緣】那些等著馬英九踹共的司法案件

最近,兩位前總統頻頻佔據媒體版面。陳水扁北上參加凱達格蘭基金會募款餐會,以及馬英九申請前往香港演講都引發廣泛的討論。扁馬兩人在卸任後皆面對司法問題的處境,而目前看來,馬英九面對的官司比陳水扁還多。隨著馬英九的超低滿意度,控告馬英九的官司越來越多;媒體報導,2015年有127件,2016年迄今有17件,僅僅兩年就有144件,但皆被檢方簽結。

然而,台北地檢署否認簽結144件司法案件,但正式公布與馬英九有關的司法案件有24件,已經分派給10位法官處理。這24則司法案件,有2件事實明確列為「偵字案」,其餘22案因為犯罪細節待查證,暫時列為「他字案」偵辦。

心測中心給問嗎?──您那「浮動」的標準參照!

心測中心「終於」公布了各科能力等級加標示與答對題數的對照表,國三學生以對獎的忐忑心情預估自己落在哪一個等級標示。以國文科為例,錯六題吊車尾有A等級,錯七題則掉到B++,與錯28題的學生同樣落在寬廣的B等級中。

由於大多數招生區先比三等級,各科錯題數的「切點」無情地切開天堂與地獄的差別。心測中心言之鑿鑿地搬出召開過的切點會議,證明各科等級標示的切點是由大學教授與國中教師代表共同討論制定,符合「標準參照」的計分精神。但是,面對排山倒海的質疑聲浪,心測中心應該開誠佈公地回應民意質疑,幾點意見供參:

首先,「標準參照」是指評量前就訂定絕對性的標準來用以解釋測驗結果,不須參考他人的表現來進行比較,判定的結果只有「及格或不及格」、「精熟或不精熟」、「通過或不通過」。常見的技師證照考試、中醫師檢定考試、汽機車駕照考試或國高中學生常考的全民英檢等等,就是秉持「標準參照」的測驗精神。沒有通過人數的比例限制,自己考試出來的成績跟預先訂定出來的標準成績做比較,通過與否一翻兩瞪眼。

國中教育會考既然打著「標準參照」的大旗來計分,各科題目組卷時每個等級通過的門檻應該早已確定。考試結束後,尚未閱卷前,應該立即公布各等級的通過題數或分數。

【沒在寫小說的時候】這個局葉石濤已經佈了一輩子之久

年表上的詭異條目

如果你翻開葉石濤在1975年,自己修訂的生平年表時,會看到「1951年」這個奇怪的條目:「因事辭去永福國小教職。杜門不出,自修自學三年。」這行前言不搭後語的記述沒有任何解釋,像一個突兀的括弧,包住了一段空白的日子。那年葉石濤二十七歲,過去幾年曾用還不太流暢的中文,寫了幾篇文章。但在這一條目過後,他突然停筆不寫了,要直到整整十五年後,他才再次發表新作。

直到比對解嚴之後的資料,我們才會發現,那三年「杜門不出,自修自學」的日子,其實是因為被白色恐怖牽連,吃了牢飯的三年。而其後空白的十二年,則是他減刑獲釋後,帶著案底,在社會上四處碰壁、流離貧困的時期。我不知道在數十年後,作家已年過半百,當回想起正當青壯的二十歲末尾時,心理閃現的念頭是什麼。我們能看到的,只有最後他留下的這行啟人疑竇的記述。

因事、杜門、不出。自修、自學、三年。

這行字的筆法,幾乎就濃縮了葉石濤的一生。

沒在寫小說的時候

1988年生,畢業於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現為文學書評刊物《秘密讀者》編輯委員,並與太太開設「日行甜點文學工作室」。嗜好讀小說、寫小說,並且努力用小說的邏輯解釋世界上發生的所有事情。已出版個人小說集《暗影》、《誤遞》、《堊觀》,評論散文集《學校不敢教的小說》,並與黃崇凱共同主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

後六四世代 讓本土價值成為影響中國的新介入點

一個月前,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決定不參加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辦的六四紀念活動。這是繼去年香港大學學生會去年覺得自行舉辦六四紀念活動之後,香港本土派與六四尤其是六四紀念活動當中的「愛國愛民」、「建設民主中國」等運動綱領切割的進一步行動。很多長期支持中國民主化運動的朋友擔心香港因此失去了促進中國民主化的影響力,同時在策略上也會失去與中國政府對抗的有力介入點。類似的事情或許也會在臺灣社會運動者之間成為討論的焦點。

我雖然感激支聯會長期以來對中國民主化運動的貢獻,但在拒絕去維園參加紀念活動這件事情上,完全支持香港本土派朋友所做的決定。香港人不應該為了推動中國民主化而放棄擺脫殖民統治,建立屬於香港人的國家的權利。

腐爛的服務學習 變相的壓迫

很多大學的畢業門檻中都包含了一項被稱為「服務學習」的內容,它以服務時數為計算標準,通常是零學分的必修課程。服學原本是學生自己發起的新式教育模式,但現在實際上已經腐爛變質,成為學校壓迫學生的一個方式。去年一位南藝大的學生因為服務學習過度疲勞而發生意外,當時也引起了一些討論,但很可惜大多數討論都指向學校的責任問題,而較少批判「服務學習」本身。一年過去,各學校的服務學習也照舊,唯一的改變可能只是幫學生購買了校外服務學習的保險。

什麼是服務學習?服務學習起源於六十年代的美國,在民權運動與杜威的教育哲學影響下發展壯大,而後遍及全世界。它有別於傳統課堂教學的進步教育,使學生有機會利用所學來服務社會,並在反思過程中有所體悟。原本的目標提供機會讓學生有機會認識社區,與土地產生連結,並關注社會正義,達成自我教育的目標。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是,服務學習最開始是學生自下而上推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