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顧腹肚到轉型正義:歷史創傷等待綻放的沾血花朵

也許需要淡淡口味,但是溫柔而堅定吧。因為接下來要走的每一步,都會比以前的政策更觸及人性上深處的幽暗。

首先,我提出蔡英文在520總統就職演說裡的一段話:「我們看到了社會的對立,進步與保守的對立,環境與開發的對立,以及,政治意識之間的對立。這些對立,曾經激發出選舉時的動員能量,不過也因為這些對立,我們的民主逐漸失去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嘗試從其它向度來談談,我認為的對立是什麼意思?需要了解什麼心理學的能量和欲望?這是能夠解決的吧?涉及文明做為人的技藝,昇華是其中一種力量,就精神分析來說,昇華被用來說明人將欲望變成文化的過程,但是昇華有什麼侷限呢?

曾怡碩

作者為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博士,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講授國際經濟戰略;研究領域:網路空間、資料科學與智慧科技的民主治理。

【開往台灣的慢船】你要回台灣嗎?──小鮮肉弟弟的難言之隱

燒肉店裡的中年大叔聚會,隔壁桌坐著兩個中英文夾雜的年輕妹妹。因為帥氣的小鮮肉服務生弟弟對本桌照料程度遠遠不及妹妹,隨便招呼一下就換桌,不由得不讓人特別注(ㄊㄡ)意(ㄊㄧㄥ)他和妹妹的對話。

小鮮肉顯然是個把妹高手,透過他的問題,我知道兩個妹妹應該是美籍台灣人,正在讀大學,其中一個是體育系(因為小鮮肉稱讚她身材很好)。在幾個問題之間,小鮮肉真是有一套,還以顧客打卡優待的理由要到了她們的臉書帳號。

妹妹說她們現在是大學三年級。「咦,那你們快畢業了嘛,畢業之後有要回來嗎?」小鮮肉問。妹妹說:「你認為呢?回來台灣好嗎?」

剛才還極度健談的小鮮肉突然語塞了:「嗯...呃...這個...哈哈,好像不太好耶...還是不要好了...啊,不好意思,廚房在叫我。」說完,小鮮肉就溜了。

毛小孩永遠的好園長──稚澄,我們永遠懷念妳

一個美好的生命,自己選擇了終點。她再也不需要決定毛小孩生命的。終點了,因為她受夠了。

桃園新屋公立動物收容所園長簡稚澄的輕生,讓動保人士難過不捨。在此,我們無法不思考,是怎樣的制度,怎樣的社會,讓充滿愛心與工作熱情的園長,無法再面對自己的生命。

她走了,她用安樂死的用藥「安樂死」自己,結束自己,像是對世人沈默的抗議。面對毛小孩安樂死的必然,讓她再也無法逃避如同屠夫的良心譴責,她選擇不殺。而不殺,解決不了問題。所以,她一走了之。

而剩下來,就是我們的事了。

人民的時代真的會來臨嗎?

5月12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通過被保留法條以外的《集會遊行保障法》修正草案──國安三法中最受矚目的戒嚴幽靈,經委員會兩個月協商,似乎終於可以翻轉國家面對集會遊行的「管制」態度,更積極「保障」憲法賦予的集會遊行權利:法條名稱改為集會遊行「保障法」,採自願報備制,許可制走入歷史;刪除所有罰則、回歸普通刑法及行政法規處理違法行為;主管機關改為層級更高的中央內政部及地方縣市政府,有助協調同時同地的不同集遊單位。內政委員會召委陳其邁委員稱此修法為「人民的時代來臨」。

存有限制的「保障」法?!

草案主要以鄭麗君委員及行政院的提案進行協商,然而細看被保留的兩個條文:第5條「安全距離」,及第17條「強制排除」,正是長久以來民間意見極力主張廢除的條文,若非時代力量黨團提出修正動議,恐怕這兩條就跟著逕送院會。

王曦

作者為台灣人權促進會法務

【島嶼邊緣】數字台灣:再見了!可魯!

可魯!因為和你一起,我發現了生命的意義。
Quill, when I walk with you, I realise what it is to be alive.

桃園市動物保護教育園區園長簡稚澄獸醫在2016年5月5日,以動物安樂死的藥劑自殺身亡,希望能夠藉此喚醒國人對於流浪動物保護政策的重視。簡獸醫之死,不僅關心動物權的網友感到惋惜,在網路上也引發網友對於動物保護政策的討論。

【欣潔想想】 換個方向看社會住宅

台北市社會住宅的事情,這幾天各界的討論在昨天引爆開來。五月二十日,總統就職,新政府上台,大概蓋過了這則新聞──

然而,部分台北人口中的「中南部的窮鬼憑什麼拉低我們這兒的地價」,讓我們知道,落實公平正義、試著改善下一代生活的社會住宅政策,距離實現,有多麼遙遠的距離。

同時,也讓我們看見,有些政治人物或因缺乏原則或理念,以至於無法堅持做對的事情,因此有些議員不顧選舉時支持青年住宅、社會住宅的承諾,簽下了「北市蓋公宅要i-voting」的提案。

【荷事生非】 荷蘭的機車困境(下):機車是問題嗎?

接續上篇對機車安全問題的討論,阿姆斯特丹大概是幾個都會之中最積極提案的城市,每次地方選舉,必然會有候選人以趕走機車為政見。

道路安全誰優先?

【時事想想】 蔡英文早已完成給2300萬人的答卷

在蔡英文總統結束就職演說後四個多小時後,中國國台辦給出了一篇990字的回應。回應裡,「九二共識」提了七次、一個中國(一中)提了四次,擔憂(或反對)「台獨」的字眼提了六次。

21日上午,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再次發表聲明稱,只有確認堅持「九二共識」這一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共同政治基礎,陸委會和國台辦兩部門聯繫溝通機制才能得以延續。

審視國台辦兩日來的回應論點,中國國台辦仍堅守「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本主張,毫不動搖。甚至以「脅迫」暗示,沒了「九二共識」,兩岸會談不復存在。中共會如此逼迫蔡英文承認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不令人意外。

自馬英九政府上台後,「九二共識」就成為兩岸揮之不去的咒語;2012年「九二共識」更首度被寫入中國國務院的工作報告,列入中共的官方文件裡。兩岸不時把「九二共識」拿出來揮一揮、念一念,好像就能安保兩岸關係平安無事。

只是,當蔡英文的就職演說中提出了沒有「九二共識」的兩岸論述,並被美國和台灣人民視為穩健、釋放極大善意(甚至被獨派認為是退讓)之際,國台辦仍堅持沒講「九二共識」,就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更威脅兩岸會因此中斷對話,反令多數台灣人有一種「軟土深掘」的厭惡感。中共展現此種咄咄逼人的態勢,對兩岸關係並無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