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台北捷運殺人事件後不久,跟現在差不多的氣氛中,我在臉書寫了一段話,大意是:有些人類行為,終究是犯罪控制跟社會改革都管不了的,就整個社會來說,我們最好聚焦在管得了的事情上。
人們在隨機殺人相關議題上進行言論熱戰,批評政府解決不了問題。即使主張的途徑不同,論者們有個很大的共同點:都覺得這社會正受到隨機殺人的嚴重威脅;這個問題很迫切、很重要;為解決這問題,我們應該做、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本文要指出這是很大的誤會,而且是危險的誤會。我們為了太想「解決問題」,踏出的步伐,可能非但無法通往想去的地方,反而導致災難。
Getting more frequent?
一直以來投入論戰或互罵的可粗分為兩方,相較於「廢死vs.反廢死」、「左派vs.右派」之分,我目前能想到更切題些的,是把兩方稱為「社會改革派」跟「重刑派」。
社改派強調案件的社會因素,認為政府跟大眾應從社會面解決問題的根源,方法是促進社會平等與包容、縮小貧富差距、加強社會安全跟福利等。相對的一方,顧名思義支持重刑,包括死刑,並主張加強監控可能的犯案者及案發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