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〇二一)的東京奧運很特別,這次舉行的是二〇二〇奧運;對台灣代表隊而言也很特別,在這個運動最高殿堂締造了史上最亮麗成績,獲得的獎牌也是史上最多;充分顯示,土地三萬六千平方公里、人口二千三百五十萬的台灣,不但具有優良運動體質,而且近幾年在政府、社會投入資源下確有令人振奮的成果。
可惜的是:由於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政權死抱僵化的「漢賊不兩立」原則,處理國家定位問題一錯再錯,讓台灣國際處境數十年來深陷於極度困厄的窘境,至今在奧運會上仍使用曖昧不明、屈辱的「Chinese Taipei」,無法揚眉吐氣地正名「台灣」,這應該是守著電視觀看台灣選手出賽的台灣人都會同感遺憾吧。
從社群媒體上看到一個有趣現象,那就是:每當台灣選手或其他國家選手贏了中國選手,很多人便感到特別興奮;不管這種情緒是否是對中國霸權崛起與無理霸凌的厭惡反射,或者是強烈企求實現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國家的民族意識,都是深含藴意而值得探討的現象。
台灣這次在多項比賽項目與中國隊對仗中取得勝利,對台灣國人的國族認同和凝聚力,都產生了非常可貴且重要的作用。其實,早在七十三年前,台灣選手就已經技壓中國選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