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那些女孩唱歌】那些瑞氣千條、金光閃爍的流行過往──阿巴合唱團 ABBA

作為一個家喻戶曉的樂團,來自瑞典的ABBA可說是流行文化力量的最佳代言人;這兩男兩女的組合,從1974年歐洲歌唱大賽中贏得第一名開始,在世人面前戀愛結婚、又在音樂生涯頂峰勞燕分飛、在1982年解散樂團。但解散之後,他們每一年平均仍可銷售出200萬張專輯,至今累積已經突破4億張,更有無數電影電視等作品,不斷引用ABBA的作品,以及他們鮮豔誇張的造型,向一個華麗、歡愉的時代致敬。

ABBA - I Still Have Faith In You (2021)

【影像內外】1960年代台日電影合作變奏曲

武漢肺炎肆虐之際,多位日本知名藝人不幸過世,近日是82歲的動作巨星千葉真一。他的演藝生涯當中,以動作片成名,也以此與美國、香港的電影合作,成為國際級演員。其實,千葉真一也與台灣有些淵源,1966年的《カミガセ野郎 真昼の決斗》正是日本與台灣電影的合作,他也親身來台灣拍攝。不過,讓人困惑的是,在網路搜尋這部電影的相關資料時,將會發現兩個中文片名——《白日之銀翼》與《海陸空大對決》,到底那一個片名才正確?

追索片名何者正確之際,也不免讓人聯想到1960年代其他兩部台灣中影與日本合作的電影——《秦始皇》(日本片名為《秦.始皇帝》)與《海灣風雲》(日本片名金門島にかける橋)。這兩部電影堪稱大製作,因而也受到特別的關注。合作為何出現?過程出現什麼狀況?又為何中斷?千葉真一主演的電影在台灣又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這是一個台灣電影史較少被討論的問題。

【鐵份補給】創造夢想與感動的藍色衝擊波

命運多舛的2020東京奧運與東京帕運,在歷經武漢肺炎的嚴重衝擊、大小醜聞等打擊之下,最終還是在2021年順利舉辦,成為百餘年現代奧運歷史當中的驚奇,也展現了日本人總是能在逆境中努力向上的民族性。

在這次的奧運與帕運之中,除了各國選手表現不俗,也有許多感人的事蹟之外,最讓日本人驚艷的,恐怕是擔綱奧運及帕運開幕日飛行表演的航空自衛隊藍色衝擊波飛行表演隊了。

【越南想想】為何南越政權垮台?

原本由美國支持的阿富汗政權,在美軍撤軍後迅速垮台而由塔利班政權取而代之。不少媒體均以1975年當初美軍從西貢(現稱為胡志明市)撤退的情景來比喻這次美軍從阿富汗撤退。台灣國內甚至也有部分親中媒體刻意塑造美軍不可靠、終將拋棄台灣的論調。究竟當初南越政權的淪陷與美軍有直接關係嗎?還是南越政權自己貪汙腐敗、不爭氣?

美國原本與越南毫無利害關係,也不想捲入對越南的戰爭。反倒是法國則處心積慮想要趁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重新將越南納入法國的殖民地。公元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向聯軍宣布投降。由胡志明領導的越盟掌握此機會發動八月革命全國起義。由於八月革命成功,越盟聲勢浩大,故胡志明再度把握機會選擇在聯軍統帥麥克阿瑟發布第一號命令的9月2日同一天宣布越南獨立,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麥克阿瑟發布的第一號命令主要內容是委託蔣介石負責中國、台灣及北緯16度以北的越南這三個區域的日軍投降繳械業務。

【被遺忘的歷史】73年前,台灣選手技壓中國選手

今年(二〇二一)的東京奧運很特別,這次舉行的是二〇二〇奧運;對台灣代表隊而言也很特別,在這個運動最高殿堂締造了史上最亮麗成績,獲得的獎牌也是史上最多;充分顯示,土地三萬六千平方公里、人口二千三百五十萬的台灣,不但具有優良運動體質,而且近幾年在政府、社會投入資源下確有令人振奮的成果。

可惜的是:由於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政權死抱僵化的「漢賊不兩立」原則,處理國家定位問題一錯再錯,讓台灣國際處境數十年來深陷於極度困厄的窘境,至今在奧運會上仍使用曖昧不明、屈辱的「Chinese Taipei」,無法揚眉吐氣地正名「台灣」,這應該是守著電視觀看台灣選手出賽的台灣人都會同感遺憾吧。

從社群媒體上看到一個有趣現象,那就是:每當台灣選手或其他國家選手贏了中國選手,很多人便感到特別興奮;不管這種情緒是否是對中國霸權崛起與無理霸凌的厭惡反射,或者是強烈企求實現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國家的民族意識,都是深含藴意而值得探討的現象。

台灣這次在多項比賽項目與中國隊對仗中取得勝利,對台灣國人的國族認同和凝聚力,都產生了非常可貴且重要的作用。其實,早在七十三年前,台灣選手就已經技壓中國選手了。

【影像內外】從香港電影《空中小姐》裡的〈台灣小調〉談起

近年來,家族故事的出版蔚為盛事。以個人生平為主軸,透過生動的生活史,讓人走入歷史現場,也在字裡行間帶出鮮少被注意的歷史細節。

2015年出版的《五線譜上的許石》與2019年的《西螺大橋:我的父親李應鏜》,兩部作品的作者徐朝欽與李雅容是許石與李應鏜的子女,他們以對父親的紀念寫下傳記,並讓後繼研究者得以就歷史文本進行研究。兩本看似不相干的家族敘事作品,故事主角的作品與成就,恰好與冷戰時期香港明星葛蘭1959年的電影《空中小姐》有所交疊。

《空中小姐》帶來台灣與異國風情

一部香港電影,為何會與台灣產生關聯?

【勵馨想想】當孩子戀愛時——愛與牽絆

好奇,是高牆上的一扇窗。

國二的白白,和同班的男朋友發生了性行為,在與同學言談間,被學校老師知道而被通報,因為對方也未成年,所以雙方若要提告,就有可能進入司法訴訟,而社工則會在此時介入輔導和陪同出庭[1]

前去家訪的我一進門,白白爸媽就急著說:「社工你幫我勸導白白,這個年紀怎麼能談戀愛呢?況且還惹出一堆事,但我們怎麼說、怎麼做,她都聽不進去!」在家長傾倒而出的焦慮與無助背後,他們真正擔心的,其實是擔心孩子在情感交往中可能會受傷,甚至是遭遇危險情人。

但若因家長反對而使情感交往關係轉為地下化,如果孩子受傷了,會敢說出口嗎?

林潔盈

勵馨基金會雲林分事務所社工 

【聽那些女孩唱歌】用靈魂闖蕩地獄的音樂天使──艾美.懷絲

Amy Winehouse - Back To Black

2011年7月23日,艾美.懷絲(Amy Winehouse)被發現在倫敦的住所中死亡,血液中的酒精濃度為酒駕限制的5倍。至今,十年過去了,仍有許多人緬懷她那低沈、充滿磁性的歌聲,也認同她英國近代最重要女歌手之一的地位;短短27年便快速殞落的一生,她的耽溺、她的悲傷、她那華麗如魅的種種,都已經成為一份傳奇。

【勵馨想想】大學生的情感教育初探

探看近年來親密關係暴力中,恐怖情人事件頻傳,事件相關加害人/被害人甚至開始出現高中職學生。《家庭暴力防治法》已於2016年將未同居、但有「親密關係」情侶、伴侶納入《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3-1條,準用保護令聲請及相關保護措施。但是,現今學生對於相關法規、性別暴力防治的自我意識與理解足夠嗎?

過往的校園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多為來自學校輔導老師或心理師等相關處室承辦人邀請,通常為兩小時內的專題演講。主軸多為相關性別平等概念簡介或性別暴力防治知能,或認識性平三法──《性騷擾防治法》、《家庭暴力防治法》、《性別平等教育法》等;進行方式多為搭配簡報的專題演講、性別議題影片播放、案例分享或邀請同學上台演練,例如:身體界限遊戲、伴侶之間的性邀約,像是如何表達意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