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曄

DTA數位媒體總監

【被遺忘的歷史】橫遭蔣經國驚慌扼殺的一次選舉

一九七八年,蔣家王朝父傳子剛登上總統大位不久的蔣經國,在十二月十六日半夜被通知美國確定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消息後,立即下令展開他早就預謀好的非常行動,發佈緊急處分令,將如火如荼進行的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暫停」,這是台灣選舉史上僅有一次將選舉扼殺的例子。

蔣經國的理由是為避免美、中建交消息造成社會動盪。對長期抱著美國大腿、依賴美國撐腰的蔣家王朝政權而言,失去美國的扶持當然有如晴天霹靂,不過,檢視當年諸多情勢發展,這根本不是唯一的主要原因,而是蔣經國精心設計的政治謀略——藉機展開對黨內、黨外的政治整肅。

首先來看看美國與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關係變化。

【影像內外】是流行歌,也是電影的《孤女的願望》

是流行歌,也是電影的《孤女的願望》

研究台灣電影史,猶如歷史偵探,有時徘徊在十字路口,不知如何繼續前行,有時則有意外發現的驚喜。

陳芬蘭就是一個例子。雖然經典名曲《孤女的願望》膾炙人口,但陳芬蘭出道過程的說法卻眾說紛紜,需要爬梳出較為合理的說法。也在查找資料的過程,發現陳芬蘭參與演出的電影《孤女的願望》。有趣的是,這部電影與歌曲的內容截然不同。然而,這部電影的討論度卻與歌曲不成比例,尤其近年來台語電影研究無論質與量都大幅增進,但這部電影幾乎沒有被討論過。

尋找電影《孤女的願望》的過程,就像歌詞裡的孤女一般,前往未知的之境。

眾說紛紜的出道時間

【勵馨想想】人生必修的一堂情感課——親密關係民主化

親密關係暴力事件層出不窮

每當親密暴力事件出現在電視新聞、報章雜誌頭版時,往往讓人感到恐懼,深怕一個不留意,自己就成了新聞上的頭條,看著這些怵目驚心的標題,不禁想起前幾年台大宅王張彥文當街砍殺情人後吻屍的畫面,當時許多人疑惑,到底是什麼樣的扭曲情感能使一個人由愛生恨,喪心病狂的對心愛之人痛下殺手? 因為這起重大案件,許多人開始對暴力事件有更多的關注,當時《家暴法》也因此修法,將「未同居親密伴侶」納入保護範圍。

而日前立法委員遭受男友暴力毆打軟禁的事件震驚社會、引發全台關注,讓「親密關係暴力」這個議題再度受到重視,而其中還潛藏著性私密影像外流的危機。近幾年來,類似的事件層出不窮,無論是過度追求的騷擾、因為被分手或告白不成而產生的報復手段,或是交往中的控制行為,再再地顯示出現代人對於情感經營的困難。

林依虹

勵馨基金會 性別與倡議專員

【戰地眺望】引進光芒:日軍防禦工事的開窗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人注意到台灣在二戰期間的歷史了。無論是想了解那個烽火年代的故事,亦或是尋找傳說中日軍遺留的寶藏,也可能是關注戰爭遺蹟本體遭到破壞的文化資產議題。在大家的印象中,這些當年為了防禦美軍進攻的設施,不外乎是「陰森」、「幽暗」的,這在戰火連綿的年代實屬正常。然而隨著時光演進,後到的使用者也會展開「再利用」工事,讓這些遺蹟的內部產生變化。

本文試著就文獻與田野調查的資料收集,觀察戰後國軍改造日軍防禦工事,這個鮮少被關注的「開窗」小故事。

遁入幽暗深處: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全島要塞化

【聽那些女孩唱歌】老派優雅之必要──佩姬.李

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1920年代,也有「咆哮年代Roaring Twentie」的別稱;此時,美國的泡沫經濟來到顛峰,西方世界女性意識抬頭開始擁有投票權、爵士樂大流行、充滿斑斕奇想的超現實主義、華麗豪奢的裝飾藝術風格盛行,一切是如此光彩奪目、令人心馳神迷。但等在前方的,卻是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這也使得1920年代充滿《大亨小傳》中炫富狂歡派對落幕後,空虛寂寥的悵然落寞。

 

Fever - Peggy Lee

【日晷之南】明治初期新聞中的刀光劍影

前言:在日本封建時代裡,不存在所謂的言論自由,等級和身份極為森嚴,不容平民百姓置喙。因此,民眾對於政府的暴力壓制和命令,只能無奈服從。歷史有其延續性,並且變換各種面貌走進我們的視野。當我們要探討明治初期的知識狀態和言論自由時,有必要了解此前的歷史,進而考察明治初期佐幕與勤王兩派意見相左的各種攻防。

塗鴉與打油詩的妙用

【勵馨想想】從《當男人戀愛時》看陪伴青少年練習愛

《當男人戀愛時》這部電影在上映時座無虛席,隨後Netflix上播出時,再度躍升為排行榜第一名。雖是翻拍自2014年的韓國電影《不標準情人》,在場景及情節經過在地化後,也被認為是接地氣又吸引人的「台式浪漫愛情劇本」;但在「性別意識」逐漸提升的現在,也有人提出劇情中對「恐怖情人」和「性別刻板印象」的過度美化。

吳薇妮

勵馨基金會 台北分事務所 社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