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想想】府城的愛戀與哀愁——文學家葉石濤的故事

台文想想專欄,之後會逐一介紹每個縣市值得推薦的台灣文學家。我們這次從台南出現,未來希望可以環島一圈,帶大家認識各地的文學,結合地方人文特色,提供給大家閱讀旅行時的參考。


「這是個適於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

這是台南出生的文學家葉石濤先生的名言,出自於他的文章〈台南的古街名〉。或許台南人已經對這句話朗朗上口,成為一種驕傲的在地生活宣言。這句話也吸引了許多觀光客前來探訪府城,甚至有些人因為喜歡這種生活的感覺而移居台南。

【戰地眺望】不畏砲火的研究精神:考古學者與戰地

1944年12月31日,這不安的一年的最後一天。來自台北帝國大學與師範學校的兩位學者:金關丈夫、國分直一從北台灣啟程,花了兩天的時間抵達了台東,展開了一趟驚心動魄的考古之旅……[1]

「1月2日下午抵達台東,投宿於櫻旅館,山田警務課長及憲兵隊馬場生知氏的安排下,於緊張的空襲中進行調查計畫。」

「1月3、4日遭遇空襲,在防空壕中等待機會。」

【影像內外】1960年代台語諜戰片裡的特務與007

今年是007系列電影第一集《第七號情報員》上映60週年紀念。1963年於台灣上映之後,同樣也引起轟動。(票房排行榜)007系列電影掀起全球諜戰電影的高潮,台語電影一向有低成本、快速拍攝、緊追人氣題材的特色。007系列電影出現之後,台語電影也出現多部間諜題材電影。
 

【勵馨想想】數位時代下的親子教育解方

數位時代來臨,我們的社會在三十年的時間經歷了大幅度的變革。原本的家用電話變成了手機,厚殼的螢幕變成了薄型液晶,過往的低解析度變成了高畫質,智慧型手機更是在短短十年內崛起,成了人們不可或缺的物件。手機搭配網路幾乎是所向無敵,它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就學就業環境及工作模式,更是影響我們溝通、結交朋友的方式。

美國教育家馬克·普倫斯基(Dr. Marc Prensky)以1980年作為分野,1980年以後出生的是「數位原生」,也就是「數位原住民」。數位原生出生在數位時代,他們從小就接觸電腦及網路,甚至2000年後的孩子們更是在手機的陪伴下成長。

數位原生習慣影像更勝於文字,他們在乎即時性,往往在社群媒體上可以秒讀秒回,因為資訊爆炸所以習慣一心多用,同時處理事情是他們的日常,而這樣的生活在1980年代以前出生的「數位移民」看來,是非常難以理解的。

林郁瑄

勵馨基金會宜蘭分事務所社工督導

【新書推薦】美麗島事件與大鬍子家博回憶錄

陳菊推薦序——家博,台灣感謝你   

人稱「大鬍子」的家博,因緣際會地跟台灣民主運動結下了不解之緣。他這本回憶錄詳盡紀錄了美麗島事件、美麗島大審、以及他差點被捲入其中的林家血案。燈下展讀,四十年前的往事,都回到眼前。

1965年,家博來台攻讀歷史,因為研究台灣政治,認識了許多黨外人士。他跟林義雄一家也很熟,對林家血案當天發生的過程,非常清楚。

1980年2月28日中午,家博從國際學舍打電話到林家,由雙胞胎姐妹亭均和亮均先後接聽,那段對話有警總的監聽紀錄。通話後不久,兩個小女孩和林義雄的媽媽就被殺害了。因為這通電話,國民黨政府誣指家博就是兇手,將他拘禁了三個月。雖然最後查無實據,卻把他列為不受歡迎人物,驅逐出境。一直到台灣民主化、政黨輪替之後,才替家博洗刷了當年的冤屈,還他清白。

回憶這段歷史,家博心裡充滿著悲憤。他說,案發之後有人說是情治單位幹的,他一直不相信情治單位會那麼愚蠢。但後來1981年的陳文成命案,以及1984年的江南命案,讓他改變了想法。他認為,情治單位是林宅血案最可能的涉案者,目的在殺雞儆猴,警告敢跟當局對抗的黨外份子。

家博(J. Bruce Jacobs)

家博(J. Bruce Jacobs, 1943-2019),1943年9月19日,家博出生於美國,他在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在就讀哥倫比亞大學期間,家博於1965-1966年到台灣大學就讀歷史研究所。

1971-1973年間,家博到台灣做博士論文相關的研究,主要的田野調查地點在嘉義鄉村一帶,因此在嘉義有許多好友。1976年起在澳洲墨爾本的La Trobe大學任教。

1970年代,家博因緣際會結識了台灣朝野的政治人物,家博不僅認識國民黨許多政治人物,也和當時的黨外領袖熟識。1980年美麗島大審期間剛好在台灣訪問,林宅血案發生時,國民黨政府將他宣傳為嫌疑犯並加以軟禁,最後將家博驅逐出境,從此成為國民黨政府的黑名單,直到1992年才能夠入境台灣。

1991年起,家博轉至Monash大學任教,直到2014年退休。家博的研究豐碩,特別是對台灣民主政治的研究,他的博士論文主要在探討派系政治、面子和「關係」在台灣地方政治的重要性,他也是第一位以「走路工」來探究派系、買票與選舉關係的學者。

家博熟悉台灣的民主政治發展,並以學術專書《Democratizing Taiwan》具體紀錄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過程。家博長年在國際上為台灣發聲,除了肯定台灣的民主發展之外,也致力捍衛台灣主權。

【被遺忘的歷史】遭刑求卻頑強不悔的楊金海

曾經遭中國國民黨政權以「組織叛亂團體」——《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罪嫌逮捕,一九七六年用十多種嚴酷刑求侍候,搞得遍體麟傷後,再以編造的罪名判處無期徒刑的楊金海,歷經數十年的民主建國運動,二○二一年年尾走完人生路程安息了。

楊金海當年是經營「海聲貿易公司」,曾經擔任高雄縣油品商業同業公會首任理事長、高雄縣商會第九屆常務理事及第十屆理事長,亦曾籌組過國際青年商會的高雄縣分會,任第一屆的會長;是一九六○年代高雄縣的地方風雲人物,但是,因為他不願加入中國國民黨,蔣家王朝極權政權就利用卑劣手段在高雄縣商會第十一屆改選時搶得控制權,楊金海也開始瀟灑地走上了反政府的民主運動之路。

【聽那些女孩唱歌】那條閃爍著七彩寶石光芒的溯流之河──恩雅

霪雨霏霏的初春,不知為何特別容易想起恩雅(Enya)。不知已是多少年前的苦悶中學生涯,斗室中一方書桌、一疊又一疊的講義與自修、昏黃的40W檯燈,便是夜復一夜無法逃脫的牢籠;唯有視若生命至寶的卡帶隨身聽,以及上面附帶的FM收音機,才是慘綠青春期的唯一出口。猶記得這段時光裡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余光先生每天晚上十點左右在警廣的《青春之歌》節目,夜夜幾乎都是懷著虔敬的心情打開收音機收聽;而節目的開場曲,正是恩雅的”Orinoco Flow”。

Enya - Orinoco Flow (Official 4K Music Video)

【數位想想】超商治安事件頻傳 「無人商店」行得通嗎?

疫情期間發生數起超商店員因勸導顧客戴口罩而遭到暴力攻擊的不幸事件,因此曾有提議大夜班加派人手或配發店員辣椒水等解方;然而現實上超商大夜班久已面臨人力不足、招募困難等處境,但若逆向思考,或許此時也值得探究如何運用數位科技的力量,為可能就在不久的未來,無人化商機時代的來臨作準備。

根據2020年IMF、OECD等國際機構的研究報告指出,在疫情導致實體交易通路相對封閉的情況下,對未來商業活動的預測是轉向「三無型態」,也就是「無接觸經濟」、「無人化生產」、「無極限應用」的方向邁進。無人商店的產生,則更早搶搭了無接觸、無人化(服務)的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