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內外】是流行歌,也是電影的《孤女的願望》

友善列印版本

是流行歌,也是電影的《孤女的願望》

研究台灣電影史,猶如歷史偵探,有時徘徊在十字路口,不知如何繼續前行,有時則有意外發現的驚喜。

陳芬蘭就是一個例子。雖然經典名曲《孤女的願望》膾炙人口,但陳芬蘭出道過程的說法卻眾說紛紜,需要爬梳出較為合理的說法。也在查找資料的過程,發現陳芬蘭參與演出的電影《孤女的願望》。有趣的是,這部電影與歌曲的內容截然不同。然而,這部電影的討論度卻與歌曲不成比例,尤其近年來台語電影研究無論質與量都大幅增進,但這部電影幾乎沒有被討論過。

尋找電影《孤女的願望》的過程,就像歌詞裡的孤女一般,前往未知的之境。

眾說紛紜的出道時間

1960年代,台灣社會正從農業向工業轉型,歌曲《孤女的願望》承載了大量離開家鄉到都市工作的人們的心情,也因此成為台語經典歌曲。

這首歌是根據美空雲雀在1958年主演的電影《花笠若眾》當中演唱的歌曲《花笠道中》而來。《花笠若眾》是以江戶時代為背景的任俠電影,電影片名的字面意思是帶著花斗笠的年輕人們。美空雲雀在其中分飾少年少女兩個角色,《花笠道中》演唱之際,是少女對人生迷惘不知何去何從開始的,歌詞的第一句「喂喂,石造的地藏佛啊,這邊是往西的方向嗎」?有趣的是,知名作詞家葉俊麟妙手生花,同樣以問路開場,帶出台灣產業轉型下田庄孤女對都市與人生的不安。

然而,陳芬蘭是那一年唱這首歌的?

維基百科顯示陳芬蘭是1948年出生,8歲灌第一張唱片《孤女的願望》。因為《孤女的願望》的經典名曲,網路上介紹這首歌的人不少,援引維基百科說法的也不少,但8歲是1956年,這首歌的參照版本《花笠若眾》都還沒上映,歌都沒有更何況灌唱片?如何換個角度尋找,葉俊麟是那一年寫創作歌詞的?按2018年台大圖書館舉辦的「寶島歌謠大師葉俊麟文物特展」,網站上的年表顯示1959年創作《孤女的願望》。這個時間點較為合理。然而,至於唱片出版時間,2007年三重市公所出版的《三重唱片業、戲院、影歌星史》一書當中,透過資料蒐集與訪談累積相當可觀的資料。陳芬蘭是台南人,但從小就跟父母在三重長大,關於她的部份,一是1948年1月15日出生,此點說明維基百科出生年部份資料無誤,但也說明8歲灌《孤女的願望》是不可能的。二是《孤女的願望》是1960年由台南亞洲唱片錄製。

較少受到關注的電影《孤女的願望》

從流行歌曲到大銀幕,是1960年代開始台語電影的致勝方程式。與陳芬蘭同是亞洲唱片出身的文夏、洪一峰都是如此。只是陳芬蘭1961年拍電影版《孤女的願望》時不過13歲,而且文夏第一部電影是1962年的《台北之夜》、洪一峰則是1962年的《舊情綿綿》,都比陳芬蘭晚了一年,可見《孤女的願望》在當年的爆發力。

電影版的《孤女的願望》是由張英執導,他是外省人導演,不過,與台灣乃至台語片卻有不解之緣。1948年,在上海國泰電影公司擔任導演的他,從上海來台灣拍攝《阿里山風雲》,未料,上海風雲變色,於是留在台灣。1958年任職中影製作部經理,而後卻因失火遭停職,於是索性往台語電影發展。

附帶一提,他與台語明星白虹有過婚姻,在白虹的《妖姬·特務·梅花鹿:白虹的影海人生》當中,可以看到張英當年在影壇時鮮活的紀錄。張英拍攝《孤女的願望》的前一部作品《虎姑婆》賣座與評價都不錯,根據這部電影的廣告,陳芬蘭也以「天才童歌星」的角色客串演出。至於編劇趙之誠,則是張英的搭檔,記者出身的他寫過舞台劇、廣播劇乃至電影劇本,兩人合作包括此前的《虎姑婆》與日後的《大俠梅花鹿》。

綜合《聯合報》1961年2月26日、6月30日、7月21日與1969年8月3日〈《孤女的願望》〉、〈《孤女的願望》將推出首映〉、〈看《孤女的願望》〉與〈陳芬蘭的故事〉等報導與評論,這部作品是以日治時期為背景。日本少女愛上歌舞團的台灣男歌手,兩人情投意合,並以歌曲《孤女的願望》定情。不料,少女卻被迫嫁給日本軍人。一日,軍人遠行後,兩人暗通款曲,然而,事後為軍人所識破,少女遭毒打,男歌手則被毀容,只有在雜耍團裡充當小丑維生。兩人私通後生下一女,男歌手友人以「狸貓換太子」之計,抱出女兒將之與男歌手相依為命。戰爭爆發後,日本軍人遠赴南洋戰死沙場。已成少婦的女主角因終戰回到日本後,但為了尋找女兒又從日本回台灣。漸漸長大的女兒也在找母親,一路到台北打聽母親音訊,一日,女主角聽到陳芬蘭所飾的小女孩吟唱著《孤女的願望》,認出她就是女兒。此刻,當年的情郎早已不堪歲月折磨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他將小女孩交付給少婦,電影就此落幕。

值得注意的是,台語電影鮮少受到媒體的關注,大約是影壇動態之類的報導當中匆匆帶過。不過,張英的《虎姑婆》或是《孤女的願望》卻都得到《聯合報》記者的專文介紹與評論。張英在進入上海國泰之前,曾以上校軍職在中央軍校執行劇團演出。此外,他任職中影的經歷,在黨政軍壟斷的媒體生態當中,應有一定的人脈。不過,記者的評論文字當中,並非虛應故事,而是有感而發,例如〈《虎姑婆》觀後〉一文當中,記者就提到中國民間故事改編為電影的,多是木蘭從軍、楊貴妃乃至貂蟬等名女人的故事,鮮少帶有鄉土氣息讓人感到親近的,張英的《虎姑婆》就是個佳作。從這個角度來說,張英雖是外省導演,但電影版的《孤女的願望》確實也有種親近的鄉土味。

台灣的美空雲雀

《孤女的願望》走紅之後,陳芬蘭被稱為「台灣的美空雲雀」,之所以有這個稱號,一方面是她日後往日本發展,這個稱號有助日本人定位陳芬蘭。另一方面,這個稱號對台灣觀眾來說,也有意義,因為戰後美空雲雀在台灣也非常紅。

先就兩人出道背景來比較。1937年出生的美空雲雀,自小的演唱才藝就出眾,母親也注意到她的才華,安排一些表演的機會。1949年12歲時是美空雲雀確立全國性知名度的關鍵一年,這一年她演出《悲傷的口笛》(悲しき口笛),並在電影中演唱同名主題歌,這首歌創下當年超級轟動的45張唱片紀錄。美空雲雀確立全國知名度的年紀,與陳芬蘭相差不多,同屬極少見的童星。

至於台灣觀眾對美空雲雀的接受。台灣對日本電影的接受,在戰後初期有相當大的轉變,戰後初期,台灣省長官行政公署為了徹底推動中國化,禁止日本電影上映。不過,進入1950年代之後,隨著「中日和約」的簽訂等,日本電影以配額制的方式輸入台灣。也在此過程中,開始走紅的美空雲雀的部份電影也在台灣上映並大獲人氣。她在台灣上映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悲傷的口笛》,上映時間是1954年2月,比日本晚了5年。

《悲傷的口笛》是兄長找尋妹妹的故事。橫濱相依為命的一對兄妹,有志於音樂的兄長因戰爭受徵兵前去海外戰場,臨行前教導妹妹唱《悲傷的口笛》,妹妹一角正是由美空雲雀所飾演。然而,戰爭結束後,兄長回到橫濱,家早已戰火燒毀,妹妹遍尋不著。原來無依無靠形同孤兒的妹妹,與一群底層工人一起生活,他們照顧她,她則演唱歌曲為大家解悶,這裡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小世界。

而後,她的唱歌才華被注意到,被安排到夜總會演唱。最後,兄長就是在妹妹所演唱的《悲傷的口笛》的音樂聲中認出妹妹。電影的經典鏡頭,就是12歲的美空雲雀在夜總會,穿著燕尾服唱著帶著哀傷感的《悲傷的口笛》。儘管她的裝扮乃至歌曲的內容與12歲的年紀有種違和感,但70年前的日本觀眾就是喜歡這樣的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悲傷的口笛》的電影情節,是不是也讓我們想到電影版的《孤女的願望》,同樣是尋親的孤女,也同樣是透過歌曲找人,也同樣的天才少女明星擔綱演出。總體來說,陳芬蘭出道之初被稱為「台灣的美空雲雀」,並不僅止於出道經歷的相似,也在於戰後台灣對美空雲雀電影與音樂的接受,進而在陳芬蘭身上進行台灣本土化的轉譯。這是1960年代台灣大眾文化的風景之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