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歷史】73年前,台灣選手技壓中國選手

友善列印版本

今年(二〇二一)的東京奧運很特別,這次舉行的是二〇二〇奧運;對台灣代表隊而言也很特別,在這個運動最高殿堂締造了史上最亮麗成績,獲得的獎牌也是史上最多;充分顯示,土地三萬六千平方公里、人口二千三百五十萬的台灣,不但具有優良運動體質,而且近幾年在政府、社會投入資源下確有令人振奮的成果。

可惜的是:由於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政權死抱僵化的「漢賊不兩立」原則,處理國家定位問題一錯再錯,讓台灣國際處境數十年來深陷於極度困厄的窘境,至今在奧運會上仍使用曖昧不明、屈辱的「Chinese Taipei」,無法揚眉吐氣地正名「台灣」,這應該是守著電視觀看台灣選手出賽的台灣人都會同感遺憾吧。

從社群媒體上看到一個有趣現象,那就是:每當台灣選手或其他國家選手贏了中國選手,很多人便感到特別興奮;不管這種情緒是否是對中國霸權崛起與無理霸凌的厭惡反射,或者是強烈企求實現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國家的民族意識,都是深含藴意而值得探討的現象。

台灣這次在多項比賽項目與中國隊對仗中取得勝利,對台灣國人的國族認同和凝聚力,都產生了非常可貴且重要的作用。其實,早在七十三年前,台灣選手就已經技壓中國選手了。

那是一九四八年五月在中國大陸舉行的「第七屆全國運動大會」,在這一場純中國訓練出來的選手,跟以日治時代為基礎培訓出來的台灣選手,非常奇妙且有意思的競技中,台灣選手十分風光地橫掃中國選手,男子團體得分搶得第一名,全體在各個項目總共獲得十四面金牌、七面銀牌、十面銅牌。

當時是中國國民黨政權尚未從中國內戰中敗逃,卻又已竊據台灣,爆發二二八事變屠殺台灣菁英後的隔年,台灣首度也是唯一一次派代表隊去參加所謂的「全國運動大會」。在那次運動大會上,台灣代表隊的水準和精神、紀律,都超越中國而讓中國人感到十分驚豔,而中國選手及中國人民所表現的文化素質則令人不敢恭維。

當時的局勢背景,在中國方面,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國共談判破裂,國民黨軍隔月即開進延安,雙方隨後在西北、東北地區展開激戰,國民政府在同年七月決定實施動員戡亂,接著又先後成立華北剿匪總司令部、東北剿匪總司令部,但國民黨軍仍節節敗退,華北岌岌可危之際,蔣介石國民政府為了轉移政治紛亂及經濟崩頹困境等加速惡化的焦點,決定舉辦延宕了十三年的「第七屆全國運動大會」。

這次運動大會原定一九四七年十月十日在南京舉行,後來延宕八個月的主要原因是:一、國共已經展開武力鬥爭;二、經費不足、條件不够,一堆籌備工作無從著手。可是,蔣介石要求非辦不可,於是,下令成立由他自任名譽會長的籌備委員會,並考慮舊外國租借區上海的外商及中國本地富商巨賈雲集,容易籌募經費,也決定把舉辦地點改變到上海,由上海市長吳國楨擔任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派交遊廣闊、時任體育委員會主任委員的郝更生為總幹事,奉命就算舉債也要全力推動。

在台灣方面的情況更加惡劣,除了前述中國國民黨竊據台灣所帶來的災難之外,整個社會陷入軍事極權的白色恐怖裡,再加上中國國民黨劫收台灣重要資源後繼續展開苛政暴徵,搞得民不聊生,後來中國大陸的經濟財金風暴禍延台灣,生靈塗炭的景況十分悽慘。

「第七屆全國運動大會」舉辦前一年的年底,中國國民黨政權基於同樣為了轉移民怨焦點,決定舉辦第二屆台灣省運動會,並宣稱要從這次運動會選拔參加「第七屆全國運動大會」代表,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七日在台中舉行,全台運動高手雲集,競爭非常激烈,有三項破中國的全國紀錄,廿四項刷新台灣運動大會紀錄。

省運會雖宣稱選拔代表,不過,直到一九四八年二月六日省體育會召開第二次理事會,才決定派出代表隊參加「全國運動大會」,並初步決定代表隊包括:總領隊一人,副總領隊一人,總幹事一人,幹事三人,總教練一人,指導員兼管理員五人,男子田賽七人,女子田賽五人,男子徑賽九人,女子徑賽五人,男子游泳六人,女子游泳四人,男子壘球十五人,女子排球十二人,男子乒乓球五人,女子乒乓球五人,合計八十五人(內職員十二人,運動員七十三人)。到了四月五日,總人數增為一一二人,出發前再增為一三三人,增加最多運動項目的是田徑及棒球,隨即展開集中訓練。

倉促、短暫的集訓告一段落後,選手即紛紛返鄉整頓行裝,於四月二十一、二十二兩日返回台北,廿四日下午一時自台北出發乘車前往基隆,原本預定搭乘當天下午五時啟程的中興輪前往上海,後來延至隔天才出發。代表隊的團長是當時的省教育廳廳長許恪士,他因身體出狀況滯留上海養病,總領隊則由副廳長謝東閔擔任。中興輪在軍樂、鞭炮聲中駛離基隆港,二十七日上午六時靠泊於上海招商局第二碼頭。

台灣代表隊為了要趕上船期,只能提早在大會開幕前一個星期抵達,台灣方面曾拍電報通知抵達日期,結果,所謂「全運籌備會」居然沒有安排食宿;謝東閔去辦理交涉,籌備會方面回答說:「你們為什麼來得這樣早?」當晚台灣隊立卽會商決定,既不能留,則當歸去,消息傳出,籌備會這才擔心鬧成僵局,緊急在深夜向上海軍事敎育區疏通設法張羅,總算在中訓團宿舍中勉強安頓下來。

代表隊出發前,上海新聞界即非常看好台灣隊的實力,中國各界及上海市民也對這個被清國割讓、由日本統治五十年的地方,充滿好奇與憧憬。二戰前,台灣的文明水平與進步就已超越中國,當時有很多台灣人去中國經商,中國人自這些台灣人身上看到很不一樣的氣質;當時也有很多中國人到過台灣,包括戰後來台擔任行政長官的陳儀等,返回中國後無不對台灣讚不絕口。

這次大會共有中國各省市、軍警、海外僑胞及台灣,共有五十四個團隊參加,選手共二千六百七十七人,職員共三百五十九人。各團隊陣容以上海隊最龐大,選手及職員共二百八十人,其他依次為警察隊一百五十人,台灣隊一百三十三人,廣東一百二十八人,空軍一百二十三人。

其中,風頭最健的當然是台灣代表隊,當時的媒體這樣描述:「不僅實力強大,而且精神和紀律都有良好的表現,每天整隊出入會場,從無一人自由行動,不叫囂,不鬧事。參加各項比賽絕對遵從裁判裁決,從無抗辯爭執,這是他們留給七屆全運中所有各單位唯一的啓示。」(《新聞天地》周刊第四十期,一九四七年六月一日)全運會會長、時任國民政府敎育部長朱家驊在閉幕致詞中也也特別稱讚台灣隊:「台灣選手所表現的成績及守紀律精神,令人極度佩服」。

其中一個媒體還意外指出一點:「上海市內歌台舞榭也從未發現過台灣選手的足跡。」中國雖然正值戰後蕭條時期,而且北邊的國共內戰正在開打,可是,上海市依舊歌舞昇平,酒樓、舞廳、夜總會等聲色場所林立,當年的匯中飯店、七重天、滬西的辣斐夜總會,以及虹口的凱福舞廳等等,每天都車水馬龍、座無虛席,很多其他省市的運動員來到十里洋場都不免涉足其間,只有台灣隊嚴守紀律成為難得的例外。

比賽結果,台灣隊除了團體成績男子獲得第一名、女子第四名之外,更在以下的項目奪得金牌:男子百公尺、男子二百公尺、男子四百公尺、男子跳高、男子撐竿跳、男子一千五百公尺異程接力、男子一千六百公尺接力、標槍、男子拳擊輕丙級、男子拳擊輕丁級、男子壘球、男子桌球、女子排球、棒球等,共十四項。

奪得銀牌的七個項目是:男子二百公尺、男子跳高、男子三級跳、男子鉛球、女子八磅鉛球、女子百公尺俯式、男子拳擊中乙級等。奪得銅牌的十個項目是:男子二百公尺、男子跳高、男子高欄、男子中欄、男子跳遠、男子標槍、男子鐵餅、女子桌球、女子鐵餅、男子拳擊輕甲級等。

有幾個項目是台灣健兒表現特別突出的:男子百公尺包辦第一名、第四名、第五名;男子二百公尺包辦第一至第三名,以及第五名;男子四百公尺包辦第一名(破中國全國紀錄)、第三名、第六名;男子跳高包辦第一名至第四名;女子百公尺自由式、女鉛球決賽,台灣隊破中國全國紀錄。另外,在落選賽中,男子網球單打、女子桌球兩項,台灣健兒也都奪得第一名。【註】

大會結束後,台灣隊在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日載譽返回台灣,歷經二二八大屠殺、籠罩在白色恐怖下的台灣人,對於台灣健兒的傑出表現都非常興奮、熱烈歡迎,在官式的歡迎大會上,很多人抑不住齊聲振奮高呼「台灣萬歲!」,似乎要把滿腹的鬱悶全部喊出來,更像在遭到似同似異族群空前欺凌後,得到機會必須把潛意識中的民族情緒宣洩出來似地吶喊。

一九四八年——戰後第三年,中國人把台灣視為佔領地而忙於掠奪之餘,中國國民黨政權對於體育(運動)根本沒有任何關切或貢獻,當年日治時代留下的體育設施都很完備,各級學校都有健身房、游泳池、四百公尺跑道,跑道旁器械運動器具林立,體育師資絕大多數來自日本。至於民間也非常重視體育,日治時期的體育方針與世界體育先進國家採取共同目標,反對選手制度,注重普及體育,對於運動員品格訓練尤為重視。因此,台灣選手在中國競技場上的優異表現與品格文明素質,實在是一點都不意外。

最後,補充介紹中國這次運動大會的概況,管窺一下當年中國人的辦事能力及文明素質,作為本文的結尾。前述提到台灣隊剛抵上海所面臨的窘況,由於籌辦單位規劃草率敷衍,不僅台灣隊如此,其他隊伍的食宿問題尤其嚴重,因而群起抗議、吵嚷不休,籌辦單位臨時抱佛腳奔波解決,搞得焦頭爛額。

這次運動大會是在上海體育場舉行,該體育場號稱是當時遠東最大的比賽場地,可容納十萬觀眾,但因戰前戰後遭到損毀,中國主辦單位因陋就簡將毀損部分拆除,用收費廣告牌加以掩飾,另一部分則搭建臨時看台,可容納總觀眾量降為八萬。開幕第一天,這些臨時看台就全部坍塌。

田徑場的跑道是在開賽前倉促修復完成,由於比賽場地部分拆除,竟缺二百公尺直道;為了防止觀眾湧進會場,跑道外圈也臨時架設柵欄,結果,即使司令台的播音員一再發出警告:「請觀眾注意,肉和石頭碰起來不是好玩的!」(非上海人也許聽不懂意思吧?)可是,這些柵欄仍然被爆場的觀眾擠垮。

比賽場內也不順遂,球類比賽發生好幾起球員打群架事件,各省市選手在賽場彷彿是上戰場,為了細故都可髮指眥裂引起爭執。有幾個省市隊伍臨賽前宣布棄權,原因不明(不知是否與在十里洋場飲樂有關?)。

另外,裁判不滿津貼菲薄,從開賽起就嘈嚷不休,一度串聯揚言要集體「罷工」,主辦單位允諾給予補償卻又未履諾,閉幕後第三天,郝更生辦桌宴請這些裁判,結果,有三桌宴席遭裁判推翻,狼藉不堪,殘滴未留。後來,郝更生在閉幕後添購了一部新汽車,也遭到輿論嚴厲質疑、批評。

當時上海已盛傳五月物價即將飛漲,大會入場券最高票價(國幣)由二十萬升至四十萬,大會運動帽購買的人多,甚至一日漲價三次,從十萬元漲到二十五萬元。比賽最後幾天,有大批群眾要求退票,包圍會場喧聲鼓譟,大會對付的武器是:一、由警察樂隊大事吹擂;二、擴音器播放音樂。但還是壓不倒群眾的怒吼,最後只好動用大批警力以警棍驅離。

大會最後兩天,國共在濟南的戰事一直在激戰,國民黨軍遭共軍包圍,企圖突圍,東北大戰已經一觸即發。當年四月才由第一屆國民大會在擾嚷中選出的第一任正副總統蔣介石、李宗仁,焦心如焚;所謂的「全國運動大會」也在吵吵鬧鬧中結束;才剛成立的立法院,卻展開糾紛不斷的正、副院長選舉。而台灣選手返台後,則遠離這些紛擾,立刻投入準備參加當年十月初即將舉行的第三屆「台灣省運動會」。

【註】台灣隊在各項運動的成績:

●男子田徑
※男子百公尺:第一名徐天德(十一秒一),第四名許通,第五名林秋江
※男子二百公尺:第一名許通(二十三秒四),第二名徐天德,第三名陳郎,第五名陳文炎
※男子四百公尺:第一名陳英郎(五十秒九,破全國紀錄),第三名陳文炎,第六名林宏丁
※男子五千公尺:第四名陳萬生
※男子一萬公尺:第五名陳萬生
※男子高欄:第三名賴有德
※男子中欄:第三名賴有德
※男子四百公尺跳欄:第四名陳萬生
※男子跳高:第一名董飛星(一米八十),第二名張立人,第三名楊丕華,第四名陳木川
※男子跳遠:第三名張星賢,第四名賴有德,第五名張立人
※男子三級跳:第二名張立人,第四名張星賢
※男子撐竿跳:第一名張立郎(三公尺五二)
※男子鉛球:第二名丘名傳(十二公尺三二),第五名鄭景元
※男子標槍:第三名徐天德(四十六公尺五一)第六名謝丙勳
※男子鐵餅:第三名劉敬(破大會紀錄)
※男子一千五百公尺異程接力:冠軍(三分三十四秒六)
※男子一千六百公尺接力:冠軍(三分三十二秒五)
○田徑部分,共獲得總分一五五‧五,團體得分第一名

●女子田徑
※六十公尺:第五名郭美麗
※跳高:第六名邱月嬌(一公尺二七)
※跳遠:第四名張甘妹(四公尺三九)
※八磅鉛球:第二名張瑞妍(十公尺五一,破全國紀錄)
※鐵餅:第三名張瑞妍,第四名顏綉鈺(二十六公尺八三)
※標槍:第一名張瑞妍(二十七公尺六四)
○田徑部分,共獲得總分三十一,團體得分第四名

●游泳
※男子二百公尺俯式:第五名蔡懷忠
※男子一千五百公尺自由式:第六名高鐵雄
※男子二百公尺自由式接力:第五名
※男子八百公尺自由式接力:第五名
※女子五十公尺自由式:第五名顏綉鈺
※女子百公尺自由式:第四名顏綉鈺
※女子百公尺仰式:第二名張雲英,第五名李佳惠,第六名莊彩琴

●球類及拳擊:
※棒球:第一名台灣
※男子拳擊中乙級:第二名台灣林水火
※男子拳擊輕甲級:第三名台灣洪材田
※男子拳擊輕丙級:第一名台灣蕭文定
※男子拳擊輕丁級:第一名台灣陳明標
※男子壘球:第一名台灣
※男子桌球:第一名台灣王友信
※男子網球單打落選賽:第一名台灣高登科
※女子排球:第一名台灣、湖南、上海
※女子桌球:第三名台灣劉玉女
※女子桌球落選賽:第一名台灣邱寶雲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