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份補給】載著夢想駛向未來:雨宮21號蒸汽機關車

提到北海道的蒸汽火車,許多人都知道馳騁在釧路濕原的SL冬之濕原號,然而位於道北的丸瀨布,卻有著一輛軌距僅有762mm的蒸汽小火車在這裡度過晚年,讓未曾經歷過蒸汽火車年代的人們,帶來夢想。

丸瀨布,一個人口僅有兩千人的小村落,卻擁有面積廣達510平方公里的山林,由於林業資源豐富,因此開發森林即為當地最主要的產業。1927年國鐵石北本線通車,北海道廳相中武利川流域龐大的森林資源,打算著手開發,因而開始興建輸送木材的森林鐵道。

1928年包括國鐵丸瀨布站的林鐵側線、儲木場等設施,武利意森林鐵道的主幹線15公里、塔之澤支線7.26公里及上武利支線3.8公里等路線,完工啟用,正式開啟了丸瀨布的森林開發事業。

【日晷之南】責任的界限——西田幾多郎

近幾年來,我由於寫書和閱讀的需要,購入了一批日本近現代哲學家的評傳,不過一時消化不了,只能先通讀自己感興趣的篇章,留下基礎認識,形成問題意識,日後再提出疑點探究下去。在這些哲學家的評傳中,聲譽卓著的《西田幾多郎》,自然是研究(批判)者無法繞開的命題。令人驚奇的是,在諸多支持和反對陣營中,有兩部評價截然不同的論著:《西田幾多郎の姿勢 戦争と知識人》(上田高昭 中央大学出版部2003);《京都學派》(菅原 潤,講談社現代新書2018),為這場爭議中的主角——西田幾多郎展開別具意義的論辯。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說母語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戒嚴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現在的小學生必須學母語,有以母語播出的電視台;不過曾經有段期間,在學校說母語要被罰錢,廣播電視出現母語的比例還受到嚴格的限制。

日本在1931年發動滿州事變後,展開對中國的侵略;同時也逐步加強對殖民地的同化,期許朝鮮、台灣等殖民地人民都能認同日本,成為真正的日本人。1937年進一步強化為皇民化運動,自當年開始禁止報紙使用漢文,公學校取消漢文科;也因「國語家庭」的獎勵制度,加上推動義務教育,能使用日語的台灣人最終高達7、8成。

1945年終戰後接管台灣的國民黨政權,則將如何驅除台灣人的「日本毒素」,列為重要施政目標。除了在台全面推行國語,也立即全面禁絕日文之使用。

為了使國語更為普遍,台灣省教育廳在1956年規定,各級學校及公共場所一律使用國語,並祭出掛狗牌、罰錢、跑操場等處罰,禁止學生在校使用母語。

【聽那些女孩唱歌】驚奇隊長與1990的女力搖滾──Garbage垃圾樂團

被譽為「拯救2019年票房、終結好萊塢10個月寒冬」的漫威工作室第21部電影《驚奇隊長》(Captain Marvel),台灣上映4天票房破億,北美上映2天粗估1.56億美金,為2019年開片票房最高電影,同時連續兩週均連霸全球票房冠軍,證實漫威將最終能拯救地球的「最強超級英雄」設定為女性的這個概念,受到了全人類的肯定和喜愛;而如同之前提過的,片中大量引用1990年代的流行文化意象、油漬搖滾(Grunge)經典歌曲作為配樂,除了呼應女主角生命中重要階段的年代設定,也呼應著1990年代另類音樂崛起的背景下,女性搖滾樂團、暴女樂團、女性主導(female-fronted)的樂團百花齊放的重要事實──在流行音樂中的女性團體再度被物化成一群豐胸美腿、搖曳誘惑的21世紀10年代,那些1990年代的搖滾暴女們,或許樸素不修邊幅只穿著破舊牛仔褲和Tshirt、或許畫著讓自己開心、代表個性的艷麗濃妝,而非追求「好感度」、討好眾人的妝容、卻都是她們面對男性主導的搖滾樂界時,展現自我追求個性的一種方式。也因此,選擇1990年代作為背景,的確也彰顯了《驚奇隊長》啟用女性做為終極超級英雄的象徵意義。

世界第一家現代咖啡館出現在這座城市──土耳其伊斯坦堡,帶你走訪土耳其現存史上最古老的咖啡館Tahmis Kahvesi

還記得剛認識土耳其老公時,我問過一個非常愚蠢的問題:「你們土耳其有咖啡館嗎?」

那時,利用老屋翻新開一家「夢想」中的咖啡館,吸引了許多台灣的年輕創業人士,學習如何煮咖啡和鑽研各種咖啡知識也在年輕人之間蔓延開來,甚至還流行起「文青式」的咖啡館文化。

萬萬沒想到,土耳其不僅有咖啡館,到咖啡館「殺」時間還不是近期才開始流行起來的,是在他的曾祖父、曾曾祖父甚至更早的先人時代就有的日常文化。原來,土耳其伊斯坦堡是世界第一家現代咖啡館的起源地,現在我們所熟悉的咖啡館文化也是在近四百年前由此傳播到歐洲的。

最早的咖啡館文化在此形成,並於百年後傳播至歐洲

世界上最早飲用咖啡的不是土耳其人,第一家賣咖啡的攤販也不在土耳其,但是保留咖啡原始香氣的烹煮方法是由土耳其人發展出來的,而使咖啡館成為具有競爭力的街坊經濟,並形塑出獨特的咖啡館文化,是從1554年於伊斯坦堡開業的那家咖啡館開始的。

【被遺忘的歷史】台灣人成為中國國民黨政權的戰犯(中)

往前閱讀: 【被遺忘的歷史】台灣人成為中國國民黨政權的戰犯(上)


一九四六年是中國國民黨政權清算『台籍戰犯』的高潮期,一整年裡經常可從新聞報導看到『台籍戰犯』被提審的消息,尤以六月間最為密集,遭到判刑的台籍戰犯屈指難數,不過,其中倒有一件無罪判決,是清算過程中相當罕見的案例。

這個案例的主角是基隆人吳新發;他在一九四一年六月充任基隆日本憲兵隊臨時通譯,七月隨日本憲兵前往台北太平町,將張國彥等人以間諜嫌疑逮捕。一九四六年的六月十日,非常幸運地被警總宣判無罪。

特教生的美國交流-融合教育在美國是如何被實踐?

臺灣近年來積極推行融合教育。融合教育即是讓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於普通學校當中接受教育,讓特殊教育學生成為主流學校的構成部分,也使學生獲得均等教育機會跟支持性服務。但近年推行過程卻遇到許多困難,包含普通教育體系不夠彈性,無法滿足特殊教育學生之需求,又或者是特教老師不了解普通班運作,普通教師不了解個別差異和診斷教學的狀況。這些狀況都可能造成特殊教育學生於學校當中遭受到人際壓力及霸凌、排擠之情形。

日前有機會跟隨臺師大特教中心的高教深耕計畫,前往美國德州大學澳斯汀分校,進行為期兩個禮拜的短期交流活動,過程中拜訪了校內的學生會身障與融合部、校內身心障礙學生的行政單位、身障倡議學生聯盟等進行意見交流,過程中發現美國特教生與臺灣特教生有著極大的差異,除了自我意識較為強烈及獨立之外,也發現美國社會給特教者需求的方式與臺灣有很大的不同。

【女人想想】大人給的,不見得是孩子想要╱需要的

我應該永遠都不會忘記這個場景:我在大學通識課上的十九歲同志學生,問我可以陪他聊一聊最近喜歡的人嗎?我們約了晚餐,他時而神采飛揚、時而害羞困惑地說著他喜歡的對象、初戀的期待和疑懼,就像所有曾經和我分享戀情的異性戀學生沒有兩樣。但話題暫歇,我有點感慨地問他:「你小時候,很難有這樣可以開誠布公討論的大人吧?在這一路成長、學會怎麼喜歡別人的過程中,應該覺得很辛苦吧?」

我得到一個意料之外的答案,他猶豫了一下,說:「其實,我曾經是校園性平案件的主角。」

我睜大眼睛看著他,他告訴了我一個「體制的本意是要幫忙,卻深深傷害了當事人」的故事。

【書評書介】《無聲的入侵:中國因素在澳洲》

中國「銳實力」侵入西方國家之前,中共早就把手伸進香港與台灣。中國對國際宣稱,港台屬於它的核心利益。中共在港台的統戰人員,經常毫不遮掩如同進出自己家門。但是,中國對西方國家就相對小心很多。在港台,中國可以使用「同文同種」為掩護,但在西方國家便較難訴諸語言文化親和力。然而,當我們仔細觀察中國在全球投射影響力的作為,不難發現其背後是同一套手法的各種變形,主旋律就是:利誘與脅迫,讓你上鉤之後再予取予求。也就是「以商業模式做統戰」:一個具有高度控制力的數位化極權國家駕馭了商業行為,以之遂行政治目的,它的控制力不僅限於國內,還投射到全球。

《無聲的入侵》中國在澳洲大學裡的「思想工作」

如果相信中國的國家機關在打進世界時,會把思想工作留在家裡,那就是從最根本上誤解了現代中共黨國。中國教育部已經發展了許多方法,影響及控制在澳洲大學所發生的事情,以實現習近平主席把高等教育當作思想戰場的看法。用斯威本科技大學費約翰(John Fitzgerald)教授的話說,中國教育部已經「開始外銷其干涉主義的學術管制風格,這些做法在國內乃是慣常實施」。

習近平在2016 年的一次發言中,強調要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放在高校教育的中心。所有的老師都必須信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變成「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他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神聖使命」。學校及大學,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中心。

在西方有一個傾向,相信這一切是毛思想的八股遺產。但是,習近平可是認真得要命。發表於2016 年的教育部指導方針並不閃爍其詞:「對在課堂傳播違法、有害觀點和言論的,依紀依法嚴肅處理。」什麼是有害觀點?2013 年,在黨的一個通報中,推出了被禁思想的名單,發給了大學校長。「七不講」,包括憲政民主、出版自由及「普世價值」,涵蓋人權及學術自由。2014年的美國國會報告提出了警告:「膽敢不從的少數學者,遭到監控、威脅、騷擾、罰款、毒打、起訴或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