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想想】大人給的,不見得是孩子想要╱需要的

友善列印版本

我應該永遠都不會忘記這個場景:我在大學通識課上的十九歲同志學生,問我可以陪他聊一聊最近喜歡的人嗎?我們約了晚餐,他時而神采飛揚、時而害羞困惑地說著他喜歡的對象、初戀的期待和疑懼,就像所有曾經和我分享戀情的異性戀學生沒有兩樣。但話題暫歇,我有點感慨地問他:「你小時候,很難有這樣可以開誠布公討論的大人吧?在這一路成長、學會怎麼喜歡別人的過程中,應該覺得很辛苦吧?」

我得到一個意料之外的答案,他猶豫了一下,說:「其實,我曾經是校園性平案件的主角。」

我睜大眼睛看著他,他告訴了我一個「體制的本意是要幫忙,卻深深傷害了當事人」的故事。

學生,姑且稱之為W好了,從國小開始就知道自己喜歡的對象是男性,充滿困惑,卻無人可討論,只能嚴守秘密,連自己是不是正常都充滿懷疑。到了國中,這樣的性傾向更明確了。初學會電腦的W找到同志交友網站,每天只想著趕快下課回家,打開電腦和新認識的朋友聊天,網路充滿吸引力,心中充滿秘密的他跟同學更加疏遠了。在網站上,他不曾隱瞞自己是未成年少年,許多成年網友積極約他見面,最後他答應了其中一位的邀約,兩人去看了電影,然後發生關係。

我說:「天啊,你那時候才十四歲!」W說:「不,更糟一點,我還要幾個星期才滿十四歲。」我說:「你們是合意的嗎?」W說:「這該怎麼說呢?我沒有拒絕,但是我很害怕,又有點期待,我想要又不想要,我沒有合意,但是我也沒有不同意,有點像是我還沒有搞清楚事情就這樣發生了。發生之後我有點新奇、有點開心、有點害怕、有很多的疑惑、而且我好希望有一個人跟我分享這個秘密,所以我就告訴了一個當時在學校對我很好、我最信任的老師。」

我說:「老師一定要通報,她24小時之內就要通報的。」W點點頭說:「沒錯,但我那時候不知道,她也沒有告訴我,所以三個小時後,我被叫到輔導室,毫無防備地直接面對怒氣衝天的老爸,全世界我最不想讓他知道這個秘密的人。」

我說:「輔導室應該先幫你跟爸爸說明清楚吧!」W說:「我不知道他們怎麼講的,我爸那時看我的眼光就像要把我殺了,連同性戀都沒聽過的阿嬤跟他一起來,只能在旁邊一直拉著他說好了啦好了啦,我知道我回家就死定了,忐忑了一整天。回到家,晚餐時間我坐上桌,他對我說:『滾開,我不要跟你同桌,不要傳染給我愛滋病。』」

我的眼淚瞬間湧了出來,我說:「爸爸不懂!可是你還這麼小,你要怎麼辦?」W說:「媽媽那時候生重病,我只想瞞住她不要加重她的病情,但是她後來還是知道了。之後我爸對我就是只有鄙夷和冷言冷語,我好幾次都想死,如果不是因為我媽很愛我,我早就已經死了。」

我說:「然後呢?他們有找到對方嗎?」W點點頭。我說:「不管你有沒有同意,就算你同意也沒用,因為你未滿十六歲,法律上就算合意也是妨害性自主,而且連十四歲都不到,刑期會更重。」

他說:「對,所以後來有一年多的時間,我都在上法院。算不清楚去了幾次,到最後,我已經拒絕進入法庭了,就讓我爸和律師自己進去處理,我完全不想管裡面發生什麼事了。」

我說:「他們要你一再陳述?」W點頭。我又問:「他們讓你直接跟對方面對面?」W說:「沒有,但是他們問我的方法,或者他們用法律的方法重新定義我的經驗,讓我原本複雜的感受直接被簡化成性侵和骯髒,我原本珍惜但需要有人解答疑惑的秘密,瞬間變成人生最大的污點和壓力,而且我被迫在那麼多人面前用別人希望的方式揭露自己,所以我不想講了,他們裡面愛怎樣就怎樣,我每次都坐在外面,希望自己不存在這個世界上。」

我問:「最後這個人刑期多少?」W說:「我不知道!這是很大的心結,我根本沒辦法去面對這件事,我有罪惡感,我還是覺得自己害了他。」

我說:「不管怎樣,他都利用了你對性的不了解,這是他無法迴避的責任。」W說:「我知道,但做為一個一起度過了愉快的一天,就算是心存疑惑,但最後被迫要用一種完全歸責對方的方式指控他的人,我覺得我受到整個體制的侮辱,我長大以後當然知道他不應該利用我,但我當時根本不敢去看事情的結局,小時候的我無法不覺得自己害了他。」

我說:「學校呢?老師總該跟你說些什麼吧?那個通報的老師呢?」W說:「她後來完全沒有跟我提起這件事,現在我覺得,可能當時她也不知所措吧,同志議題應該完全違反她的宗教信仰。輔導室有安排輔導老師會談,但我不想跟她說這件事,她就跟我說了一些保護自己的措施,我就全部都回應知道了,後來大概整學期都在聊家裡的事,我會跟她說爸爸對待我的方式,她的反應大概就是『他只是不懂,而且觀念很難改變,但你不要被影響很大』之類,這種無用的建議和安慰。」

W後來的故事,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很勵志吧。他立下要出國工作的志願,每學期超修學分、努力學習各種外語、去當交換學生、找尋各種培養自己能力的機會,他也不只一次告訴我「或許這樣也好?我比一般人看得開很多」,雖然我總會在心裡吐槽他「哪有,失戀時還是很傷心啊」,但其實這一種人人稱讚的積極奮發向上,背後很大一部份的根源來自想要遠離原生家庭的創傷心情。

那家裡怎麼面對他是同志這件事呢?W說,同志議題成為家裡的佛地魔,一個大家都知道,卻永遠都不能直呼其名的存在。他淡淡地說,媽媽到現在還不時流露出期待有個媳婦的渴望呢,我能不拉開距離嗎?

兒少性議題,是一個艱難的問題;如果討論時把答案簡化成「就是可以」或者「就是不行」,都是對孩子長大過程中所需要的「保護」過度簡單化的結果。青春期不管是身體、心理、知識各方面,都有巨大的變化。大人通常想的,是要如何灌輸孩子「正確的觀念」;孩子自己想要的,卻是希望自主地探索這個世界、得到他人的理解與接納。雙方往往有巨大的鴻溝:大人覺得「我有聽你說啊,但你說的沒有道理,世界不是你想的那樣」,孩子卻覺得「你根本沒在聽啊,你的目的就只有要我聽話而已,你有解決我的問題嗎?」

W的遭遇,除了第一次知悉時的震驚與不捨,更多時候,是我拿來自我警惕的事實:有時候,充滿善意、要解決問題、想保護孩子的體制,卻是造成孩子更大傷害的兇手之一。我們要的不是把孩子直接丟到叢林裡跟這個世界的惡意廝殺,而是需要發展出一種彼此理解的方法,更細緻地了解孩子的生存需求與脈絡:不把既存的規則和知識視為理所當然或者忘記孩子正在學習的路途上;然後,孩子可以練習看出這個世界運作的方式、邏輯、規則、甚至風險和惡意;然後,決定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關鍵字: 性別教育性平會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