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環境經濟
林士清
10 月 09,2016
博弈觀光特區並非離島發展的萬靈丹
澎湖即將在10月中旬進行第二次博弈公投,正、反雙方又面臨緊急通動員關頭,博弈觀光特區能否帶動離島建設發展的話題又冉冉升起。台灣迄今舉辦過兩次博弈公投:一次是2009年的澎湖,公投結果被否決,但正反雙方差距不明顯;另一次是2012年的馬祖,公投結果卻是通過了,但博弈建設進度卻非常緩慢。 自古以來,人類嗜賭天性的使然,造就賭博性娛樂事業的發展,博弈產業能否真的解決離島觀光困境?...
全球脈動
Alley Chu
9月 19,2016
【荷事生非】魚兒魚兒天上游:魚菜共生的屋頂農場
荷蘭是著名的農業大國,其透過現代化的溫室栽培技術成為世界主要農產品出口國之一。隨著永續發展的思維逐漸普及,人們也逐漸意識到農產品在運送過程所造成的碳足跡,加上越來越多人有著對於食材新鮮的要求,在荷蘭興起了都市農業的風潮。有的是大樓上的戶外屋頂菜園,有的是平地上的社區共享菜園。而這篇所要介紹的,由瑞士新創UrbanFarmers (註1)所打造的UF002 De Schilde,...
書評書介
張國城
9月 18,2016
【書摘】台灣健檢書:和平協議代表什麼?
書名:台灣健檢書 作者:張國城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16年9月12日 http://www.tipi.com.tw/books.php?pid=655 和平協議代表什麼? 馬英九從2006年以來,即不斷在各種場合提出兩岸簽訂和平協議的議題,且隨著他的執政而趨向落實。他雖然在2016年下台,但這個議題不會因此而消失。...
環境經濟
林慧茹
8 月 25,2016
不得不開源節流的日本長照
日本為亞洲第一個實施長期照護保險制度的國家,實施時間僅次於德國、荷蘭。同時也是世界有名的高齡國家。為因應高齡社會,日本於1989年實行高齡者保健福祉推進10年戰略計畫,通稱「黃金十年計畫」,其目的為統整並建置以市町村單位(相當於臺灣的鄉鎮市)的長期照護相關資源。其後於2000年4月開始,全面實行長期照護保險制度。臺灣則在2007年參考黃金十年計畫提出了長期照顧十年計畫。 2000年開辦當年...
歷史書寫
張智程
8 月 24,2016
【京都想想】新南向政策—誰來紀念身死台灣的印度獨立英雄錢德拉.鮑斯?
「我為印度獨立而死,印度終將永獲自由!」——錢德拉鮑斯,1946.8.18,於台北臨終前 昨天是錢德拉.鮑斯(Chandra Bose)的忌日,71年前日本投降後第三天,這位自由印度政府和印度國民軍的領袖在台北松山機場的一場空難中重傷逝世。 鮑斯和甘地與尼赫魯並列印度獨立建國三傑,三人都出身自英屬殖民地印度貴族家庭,都曾經遠渡殖民母國首都倫敦攻讀法律,...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楊虔豪
8 月 03,2016
【首爾想想】反對教育商業化 v.s. 校長叩警方介入 梨花女大掀風暴
南韓知名學府──梨花女子大學,30日發生警察進入校園並與部分學生及校友發生衝突的事件,引發全國社會關注。 梨大決定將在暑假後的下學期起,新設名為「未來人生大學」的短期學程,開放已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卻還未接受過大學教育的高中畢業生,與30歲以上仍未就職者,為他們量身打造約為兩年的新媒體製作企畫、時尚與健康營養等課程,修畢後即可取得四年制學士學位。 事實上,諸如此類以「終生學習」為目標...
書評書介
郭婷玉
7 月 05,2016
滿洲,近代東亞動盪歷史中的異鄉人(中)
被製作的滿洲國家 「日本這個國家並未舉辦滿洲國的葬禮,就像偷吃東西後,卻又抹乾嘴巴般裝作不知道。這根本是對歷史及理性的背信行為。……滿洲國究竟是什麼?日本人總有一天必須回答這個問題。」 (註五) 從《這才是真實的滿洲史》,我們已經知道近代滿洲歷史並不只是「日本侵略中國跳板」,接著由山室信一《滿洲國的實相與幻象》敘述滿洲國的成立與破滅,...
音樂藝術
陳怡秀
6 月 15,2016
【日本想想】別叫它老古董! 新潮又時尚的日本「浮世繪」
被召喚出來的巨大骷髏拉起簾幕,俯視著扭打成一團的男子,女召喚師手執咒文捲軸,凝視著眼前一觸即發的情勢,宛如是電影中最高潮的一幕,誰勝誰負還未可知,就待下一秒得到解答,但躍動的畫面永遠凍結在這一刻──這是日本浮世繪家歌川國芳的作品「相馬の古内裏」,你懷抱懸念,盼著故事後續,卻在仔細端倪中發現層出不窮的趣味與精緻的細節,比如筆觸、神情、起風時的衣裳皺褶、骷髏的每個關節,就已獲得滿足──...
全球脈動
楊虔豪
6 月 08,2016
【首爾想想】六四週年 那個最後被抽掉的專訪
上週六,是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27週年,台港兩地都舉行弔念活動。在香港,儘管有部分大學學生會領袖發表「平反六四非港人道義責任」、「是否應有完結」的言論,而引發社會激辯,今年在維園舉辦的晚會,仍有超過12萬人參與。 蔡英文總統也在臉書發文,呼籲中國當局賦予人民更多權利,並化解過往歷史傷痛。在台北自由廣場上,也有學生舉行晚會,千人參加追弔死難者。 在大家努力要記住那段殘酷的歷史、...
中國問題
林原
6 月 07,2016
【中國想想】中共的反腐不同於清除腐敗
去年在山西省太原市乘坐計程車時,司機對我痛陳這個「腐敗大省」(近年已有多位副省級幹部落馬)的官員貪腐問題。我半開玩笑說:「習、王真想治理腐敗,派巡視組沒什麼用,讓軍人們拿機槍到政府大院掃射就行了。」他聽後哈哈大笑。我補充一句:「應該沒有冤枉的。」他忽然不笑了,而是沉默起來。 後來我對大陸高校一位法學教師說過類似的話,他沒有笑,而是思考了一下,然後說:「這是清除腐敗,不是反腐。...
‹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