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施逸翔
6 月 06,2014
平反六四,不要哀傷了,組織吧!
三年前(2011)的6月4日,我與妻子赴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參與盛大的六四維園晚會,在香港朋友的告誡之下,為了避開人潮以免無法擠進維園,我們在日落前就抵達晚會廣場,並從容地逛了所有的攤位,包括天安門母親、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華人民主書院等團體攤位。隨著天光漸暗,似乎全香港的市民都慢慢湧入廣場,並整齊肅靜地安坐在地上,等待晚會開始。據說每年的維園晚會內容都很類似,但卻是許多港民每年必定要參加的盛事,...
林濁水
6 月 06,2014
【華山論劍】請公民組合和民進黨共襄憲改工程
3月31日向內政部申請社團成立時,公民組合就把「號召公民支持優秀候選人參與2016年國會選舉」明列在成立宗旨中。5月31日,在全國巡迴舉辦十一場座談後,舉辦了「終極台北場」座談,在會中林峯正說,下階段將進行政策討論,在年底前陸續提出政策主張,並在全台建立組織據點,提出「公民組合」的牛肉,參加2016立委選舉。范雲說「如果政黨不能改革,我們就逐步取代他」。 「他」是誰呢?...
新一
6 月 06,2014
【打狗吹水】「愛國vs. 愛港」:六四在哪見?
中國六四天安門屠殺已屆25週年,香港為悼念此屠殺慘案,由「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香港支聯會)領銜,並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辦宛如行禮如儀的燭光晚會,也宣告邁向25週年。然而,隨著香港本土化運動的開展,高舉著香港城邦自治、抑或以香港本土運動自居的人士,在去年六四的前夕即曾喊出:「支聯會諸君,別了,我們在這裡分手!」的口號,呼籲港人抵制維園晚會,其理據不外乎認為此種打著「愛國愛民,香港精神」...
藍士博
6 月 05,2014
台灣例外?──被夾殺的語文、歷史與文化如何自保
上個世紀我們被迫接受一個不存在的、想像的中國;如今又非得在國民黨、共產黨的協力之下,朝向一個中國的想像共同體。 圖說:蘭嶼達悟族的拼板舟。圖片來源:維基圖庫 因為地緣政治的關係,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形塑一直受到外來因素(殖民者及其他)的影響,從2008年二次政黨輪替開始,國民黨介入語文、歷史與文化的手段愈趨細膩,政策內容卻更復古保守。...
陳宥任
6 月 04,2014
是「國際醫療」還是「營利醫療」?
《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這個會期闖關失敗,無法送出委員會。在這段期間裡,社會出現了許多正反兩面的聲音,尤其在醫療、教育及農業等領域都有重大爭議,國民黨政府避重就輕、瞞天過海的謊言也一一被揭開。 在醫療部份,衛生署(當時尚未改制為衛福部)在去年第一次到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報告時,提出醫美、健檢、及重症三大項目為發展主軸,並強調我國醫療照護品質良好,在器官移植、...
藍弋丰
6 月 04,2014
【能源思考題】(二十二)夏威夷:回不去了
許多人常說美國是電業自由化的國家,其實,雖然美國電力公司民營,但還是受到相當多規範,而且美國各電力公司也處於相對寡占的情況,並非百分之百自由競爭,不過,大體上,每當電力公司向主管機關提交計畫時,原本大多是會照計畫通過,並不會干預民營電力公司的運作。 不過今年4月29日,當夏威夷電力公司向夏威夷的公共電力委員會(Public Utilities Commission,...
Mattel
6 月 02,2014
【週一想想】遠通與遠雄教我們的幾件事(更正版)
遠字輩集團近來真的很熱門,遠東集團的遠通電收ETC不斷出包、不繳罰款,馬政府依然說它沒問題。遠東集團的政商關係良好,所以,馬政府不會強硬向遠通追討罰款,也不會刁難遠通ETC的驗收。 至於遠雄集團最近則是不斷在房地產業創造話題,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更與馬英九、劉政鴻等人同時名列網友票選的2013年十大惡人。趙藤雄在2012年12月說:「台灣沒有居住正義問題,房子一坪250萬不算貴。」...
史努比
6 月 01,2014
【開往台灣的慢船】民主信心正在走回頭路嗎?
自從李登輝的「寧靜革命」以來,台灣和台灣人民就以它的民主自由自豪。時至今日,多數調查都發現,面對不帶善意的崛起中國,台灣人最不願放棄的,就是民主與自由。尤有甚者,這一年來台灣社運學運勃興,我們之中有不少人為台灣的社會政治運動形式和抗爭精神得以「輸出港澳」感到欣慰。 現在這一代的台灣年輕人,特別是在解嚴之後出生的人們,自小在民主自由的土壤上成長,...
林耀盛
6 月 01,2014
難以化約論的人間悲劇
北捷隨機殺人事件發生後,有媒體不斷以煽情方式報導,追蹤兇手學校宿舍、住家和行蹤模擬。甚至,在新聞、談話節目以綜藝方式重現悲劇,如此虛擬真實的方式營造景觀社會,遮蔽真實的超級真實形態,只求刺激收視率卻未盡媒體職責,已然構成法國哲學家布西亞提到的「完美的罪行」圖像。近來,美國《外交政策》期刊也批評台灣媒體濫用新聞自由,將閱聽大眾變成僵屍。 北捷事件加害者的就讀學校、家人和社區在「...
雲暮
6 月 01,2014
何必害怕運動分裂?
《蘋果日報》一篇報導「理念不合 太陽花分裂成5派」,引發議論,首先撰文者似乎相當不瞭解這幾年的台灣公民運動發展,根據網友zaizen的說法,太陽花從來不是一個統合性的組織,而是由20─30個團體組成,早在318以前的各種社會議題(大埔、媒體壟斷、樂生…),就促使這些團體的成立了,而他們不過是在318那天共同佔領立法院。 但不管是318前就存在的NGO或學生組織(黑島青、公投盟、1985...
‹
…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