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害怕運動分裂?

友善列印版本

《蘋果日報》一篇報導「理念不合 太陽花分裂成5派」,引發議論,首先撰文者似乎相當不瞭解這幾年的台灣公民運動發展,根據網友zaizen的說法,太陽花從來不是一個統合性的組織,而是由20─30個團體組成,早在318以前的各種社會議題(大埔、媒體壟斷、樂生…),就促使這些團體的成立了,而他們不過是在318那天共同佔領立法院。

但不管是318前就存在的NGO或學生組織(黑島青、公投盟、1985…),亦或318後出現的公民團體(基進側翼、臺左維新、民主鬥陣、島國前進…),不少民眾似乎很害怕這些「分裂現象」,魏揚認為這是對於「運動的想像」單一化的結果:「運動根本就不是『一』,而本來就存在著無窮盡的多元性、異質性、矛盾、衝突,那硬是要去維護一個『一』的運動想像,不是很奇怪嗎?」

主流民眾認為「分裂即是不團結」,雖說得看團結的定義是什麼,如果定義是「共同對抗」,那這段日子恐怕是台灣最團結的時候,前所未有。至於「分裂」,如果定義是「意見不同」,那台灣不也有兩千三百萬的分裂聲音嗎?不過接下來我所討論的團結或分裂,將會依照主流的定義來論述,也就是中華傳統文化對團結跟分裂的看法:團結就是社會沒有歧見的大同,分裂是在破壞社會和諧。

那麼回到第一段延伸出的說法,所謂「太陽花不存在分裂,因為從未統一過」,但是這樣的看法恰好說明「分裂」在主流意見中是個被醜化的名詞,以至於要避免談分裂。這是不是跟「台獨」普遍被汙名化時,用現狀獨立為由,所以不必再喊獨立的說法很相似?都是一種避而不談,想要維持和諧表象的鴕鳥心態罷了。

何必害怕分裂?如果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思想最燦爛的時代,就是春秋戰國時期,周封建的崩落、天子威信不再、周禮不存、諸侯國崛起,人才競爭下出現的百家爭鳴,這個思想多元、意見分歧而燦爛的時代卻終結於秦朝的大一統,秦朝的獨霸法家加速了秦帝國的滅亡,漢初提倡黃老治術,但並不能強化帝國發展,到了漢武帝之時獨尊儒術,帝國詮釋下的儒、法二家是便於管理臣民的白臉與黑臉,中國此後再也沒有出現一個大鳴大放的時代,後起學者雖有陸九淵、王守仁等人,但仍得依附儒家之下才能發展。

團結的概念跟和諧似乎密不可分,共創和諧社會也是共產黨統治下,中國最常見的標語,數年前被中國禁播的港劇《天與地》有這麼一段似乎在諷刺共產黨的話:「和諧不是一百個人說一樣的話,而是一百個人說一百種不同的話,而他們互相尊重。」

儘管中華文化不斷宣揚天下為公、大同,但中國歷史中的各王朝,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發生過的戰爭與屠殺,一點也不輸給西方世界,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和諧只能是結果,但傳統慣有思維,卻是把和諧當作手段,對於民主社會的常態現象:「競爭、衝突、矛盾、爭執、多元、混亂、不一致、個人看法」這些有利發展獨立思考的行為予以貶意和打壓,顯示民眾仍期望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者作為頭腦,其他人民能夠順心的服從和聽令成為其手腳,這依然是把民主社會想像成大同世界的烏托邦。

要說團結,其實全台灣最團結的就是軍公教群體了,做為國民黨的鐵票倉,數十年來始終如一,而馬英九剩餘的鐵桿支持者們也很團結,但他們除了挺馬以及對中國抱有非理性的期望,這種純屬情感性的支持以外,你看過他們有更深層的論述或探討嗎?

團體分裂未必是負面現象,正因為自主性夠高,你才有可能站在街頭抵抗不公不義,如果每個人都安於當手腳而不分裂,那為什麼不繼續相信政府這個頭腦,大家意見一致就好?而且在參與318行動的人裡面,有多少就是從689支持者中分裂出來的?大方向上的一致,並不代表理由就要一致,以反服貿為例,就有反黑箱、反自由貿易、反中國因素、反政府、反國民黨。

我支持運動之中要有幾個領導者跟決策核心,這有利於組織群眾跟提升行動效率,特別是在參與運動的人數量龐大時,不容易造成混亂跟無方向。但這些不可能是永久性的,社會運動不可能永遠只有一個議題為軸心,議題隨時在改變,政府製造的麻煩也不會只有服貿一個。

一個團體擁有的人數越多,亦不代表力量越大,反而要負起的責任更多,個人更需謹言慎行,因為他的一舉一動就決定了那個組織給社會的觀感,就像太陽花後期演變為一個講究秩序與清潔,迎合主流期待的模範樣板,反而不利社會運動的時常衝擊體制。在立院越久,越無事可做、越消磨意志,退場是一個合理的出路,退場後團體的增生,亦減少媒體過度聚焦的現象及對弱勢團體的忽略,活動也不再局限於台北,公民的壓力也減少了。

諷刺的是,當太陽花們離開立法院,走向遍地開花,把運動擴大,不再限於那個小框架之中,民眾卻念念不忘的把他們拖回立法院裡!

作者